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典品读】贫而乐,富而好礼


子贡曰:“贫而无谄①(chǎn),富而无骄②,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③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④。’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⑤往而知来者也。”


主旨

贫或富都应该乐于读书与修道。


注释

①“谄”是以卑下的言语和态度去奉承别人。②“骄”指心态傲慢。③“诗”指《诗经》。④“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诗经·卫风·淇奥》篇。意思是精益求精的精神。⑤“诸”是“之于”的意思。



今译

子贡说:“贫困而不谄媚,富有而不傲慢,这种人怎么样?”孔子说:“是可以了,但不如贫困而乐道,富有而好礼的人。”

子贡说:“《诗经》上说:‘像治理骨角一样,像治理玉石一样,不断切磋,不断琢磨。’就是这个意思吗?”孔子说:“赐呀,现在可以跟你谈《诗经》了!告诉你一些话,你便能悟出其他的道理来。”







一般人没有钱的时候,比较听话,表现出谄媚的样子。愈有钱就愈不听话,表示自己有办法。孔子的学生子贡自身十分富有,他提出这样的问题:“贫困时不谄媚,富有时不傲慢,怎么样?”可见他心里认为这样的人,已经了不起了。

没想到孔子提出更高的标准,指出“贫困时能够安贫乐道,富有时能够富而好礼”,才是品德高尚的人士。

子贡不愧是孔子的学生,不像一般人那样,对孔子的话产生恼羞成怒的负面反应,死不认错地对自己的看法提出辩解,弄得以后大家都不愿意和他谈话。

他顺着孔子的教诲,指出赞同孔子的高见。

孔子果然对子贡的态度表示赞赏,说:“赐(子贡的字)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并且指出子贡具有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十分难得。

从这段语录,我们可以学到沟通的要领。特别是下对上的谦恭而不奉迎、拍马,上对下的爱护与教导。合情合理,而又气氛愉快。









(一)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自己所尊奉的祖师爷。子贡后来成为雕刻业的祖师爷,因为孔子死时,子贡正好在外地经商。他赶回曲阜守墓三年,之后弟子们各奔东西,只有子贡再守三年,终日为孔子的墓培土除草,并且回想孔子的教诲。他在清扫墓园时,利用木头雕刻了孔子的坐像。孔子的弟子清明扫墓时,纷纷向子贡请教雕刻的手艺,后来发展成为雕刻这一行。可见尊师、孝亲,经常有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二)子贡是带职修业的学生,一面经商,一面学习。由于社会经验丰富,见识也多,更加容易举一反三。对于孔子的教诲,也更能够深刻体会。所以半工半读,如果能够格外用心,效果往往反而更好。

(三)贫困时常常表现对富有的向往,对富人阿谀、谄佞。而富有的人,也免不了骄傲自大。即使改变这样的态度,仍然不如孔子所描述的“贫而乐道,富而好礼”。一般人要修己,看来需要一步一步要求,不断提升自己才好。

建议

积极培养“举一反三”的习惯,促使自己灵活地吸收和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



中国式管理


王道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国式管理企业服务中心

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为企业固本培元

主要产品有王道课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什么意思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此简单的几个字,以前竟一直读不懂
穷要开心,富要好礼,赚钱再多,也要有安贫乐道的心
《论语》笔记:孔子如何引导和教育自己的学生?
论语经典读解(25)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