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远古神话中传承的基因密码

 


另一个旅居德国的好友认为是中国文字还在,于是精神就在。这个有点唯物质论了。因为文字只是表达思想的符号。没有思想,文字就失去了意义。


用心理学家弗洛依德(奥地利)以及荣格(瑞士)的理论,一个人类群体(可以理解为民族)不经刻意模仿或者被督促,群体内的多数人能够“本能”地做出基本一至的集体行为,被称为“集体潜意识”。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对社会存在的不同认知,也都有对自己所承认的“公德”、“公序”、“良俗”的恪守与维护。而这些恪守与维护并不是因为有法律的禁止、规定的限制或者其他人(族)的约束。这种行为是从潜意识里朴素地不假思索就能“自动”完成的。


这种多数人都能不假思索做出的“集体潜意识”,就形成了人类不同族群的“集体人格”或者说是“民族特征”。


中华民族就是这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生产力发展程度,不同的生产关系下,每到一个关键时间节点,大多数人就会“潜意识地”、“不自觉地”、“不假思索地”共同完成基本相同的选择。


这是为什么?


我们在分析人类社会形成的早期特征时,会发现不同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图腾,以及来自于口口相传(早于文字)的神话与传说。有些民族甚至会根据这些传说著作有气势宏大的“史诗”(后来有了文字,人们才发掘整理出来,成为文化的瑰宝并成为一个民族的标识)。而且无论东西方,这种神话都是人对自然的早期认识,这中间包括人对自己的认识,对宇宙的认识,对人类社会的认识,而且在认识过程中建立了各自不同的评价体系。这种神话远远早于宗教,甚至可以说是各种宗教的起源。


要想厘清中华文化的根脉,就要上溯到远古的时候,有多古?要比现代中国还承传着的儒家、道家学说更早的时候,甚至比尧舜禹的时候还要早。那是什么时候呢?就是天塌地陷,宇宙初成的时候,就是人类刚刚从树上下来不久,还茹毛饮血的时候。


那时候都留下了什么神话传说呢?


那时候有女娲补天,有精卫填海,有夸父追日,有后羿射日,有愚公移山……。当然,这些神话后来也被中华民族转化成文字了。

 

不要小看了这些神话,她们表面上只是一个个荒诞不经的故事,到了现代科学时代,甚至会被讥讽为“怪力乱神”似的胡说八道。但你稍加分析,都会发现,在中华民族一次次大动荡,大冲击甚至大战乱中,这些神话都起到了定海神针一样的作用。这些神话所传扬的精神密码,就是历数千年不变的中华民族的基因。


现在几乎没有什么有学问的人去研究这些神话。我们对这些神话的接受也不是在学校,大多是在很小的时候听不识字的老爷爷老奶奶讲给我们听的。但奇怪的是,听完以后没人考试也没人督促,虽然具体细节记不清楚了,但都不会完全忘记。


为什么?


这就是因为,她们虽然只是以神话的形式出现,但传承的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精神。


就把中国有完整文字记述的历史梳理一下,品味一下吧。


春秋战国,诸候割据,每个小国都有个皇帝。皇帝是什么?就是主宰生民的太阳啊。不说早期,就是到了战国七雄时候,也相当于天上有七个太阳。怎么办?古老的神话故事后羿射日就提醒了,以前天上真有十个太阳,他们各行其政,生民涂炭呀。没办法,我们民族就出了个大英雄后羿,把多余的太阳全给射下来了。现在又是这样,怎么办?于是一个叫赢政的小子,就扮演了后羿的角色,力征六国,把多余的太阳都干掉了。他就叫始皇帝。


再后来,西北的天塌了,大量匈奴异族入侵,扰得中原百姓民不聊生。就是所谓的天塌西北,地倾东南。怎么办?古老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就提醒了,以前天也塌了,人民没法安居。没办法的时候,我们民族就出了个大英雄女娲,她炼成五色石把天给补上了。现在又是这样,怎么办?于是一个叫刘彻的小子,就扮演了女娲的角色,把塌了的天给补上了。他就是汉武帝。


再后来,再后来,再后来……。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个灭顶之灾来临的时刻,竟然都有类似这些神话人物的出现,并且带领着黎民百姓转危为安。


陈霸先的统一南朝,冉敏的杀胡令,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宋太祖的黄袍加身,朱元璋的统一,孙中山的北伐,以至于后来中国共产党的建国伟业,哪一个不是秉承了这些神话所启迪的?


“精卫填海”、“夸父追日”----那是明知不可为而必为的勇气与决绝。


“女娲补天”、“愚公移山”----那是改造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担当与责任。


……,……。


我以为要写清楚文明的基因传承,是一个很大的专业课题,我非学者,只能随便想想。


但我坚信,当毛泽东带领红军点燃井岗山的星星之火时,一定有“愚公移山”的信念;当红军北上抗日,建立民族统一战线时,一定有“女娲补天”的舍我其谁的担当;当面对十八国联军在朝鲜的挑衅毅然出兵,一定有着“刑天舞干器”的不屈;当面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烂摊子而继晷焚膏、昃食宵衣的时候,一定有着“夸父追日”的情怀……。而无数先烈,用臂膀托起炸药包,用胸膛堵向机枪口,不都是“精卫填海”似的牺牲精神么!

 

这些就是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用西方心理学的说法,就是“集体的潜意识”,用现代时髦的说法,就是“民族精神”。这些貌似不相干的一个个神话或寓言,构成了中华文化中最基本的符号,撑起了中华文化这座大厦的主体框架。


如果说,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一根平衡的杆,而那些穿越亘古时空,并不依赖考古学和历史学的证据而存在的神话,就是这根杆支点。忽略这个支点,杠杆就无处着力,莫衷一是,左右自难。

 

所以我认为,中华文明一直历数千年而不断不绝,就是因为在我们的基因中有着中华民族远古神话这个顽强的遗传基因。而这些基因可以通过文字传播,但不一定能植入DNA的链接。所以我认为有朋友说的关键在文字,是错误地把工具当成了产品。没有要表达的思想,文字就是一个符号,虽然中国汉字是表意的,但所承载的意太过局促有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枯萎的神话|600字优秀作文
以敬畏之心,解读中华创世神话
伏羲何以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一场寻根问源的集体跋涉
散文诗|农志坚:远古的传说
农耕民族和文明的进化史探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