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复旦教授直言:越是“狠心”的父母 越能培养出自律的孩子

自律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应该养成。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得越来越自律.

但往往事与愿违,孩子经常会出现拖延、打乱计划、不能坚持等问题,让家长感到很无奈,有的家长忍不住会跟孩子发火,强制性让孩子去完成计划和任务。

孩子的不自律是有原因的,很多家长认为是因为孩子自身懒惰、不上进,其实并不是这么简单!

当然,孩子自身的问题也是能反应出来的,但是家长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比如大家反思一下:你给孩子制定的学习计划和任务合理吗?你在监督孩子执行的过程中有没有打扰到孩子?孩子表现出害怕失败之后你是怎么做的?……

复旦大学的教育学教授在这个问题上做了详细的分析:

他认为孩子不自律,除了自身的原因,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方式方法也很关键.

如果孩子不能自觉完成学习计划和任务,或者对于某个好习惯的养成不能坚持,家长应该认真找到深层原因,然后“对症下药”,而不是把原因全部归结到孩子的身上。

当然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需要对孩子有严格的要求,这就需要父母“狠心”一点,不要孩子一闹脾气就心软。

复旦教授总结了4个孩子不自律可能的原因,针对这4个可能的原因,复旦教授也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各位家长能够找到原因,并且“狠心”去解决,不要纵容孩子.

1

孩子讨厌粗暴的委派任务,产生抵触情绪。

央视主持人董卿给人的印象一直都是沉稳大气,理论上她应该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但是她也曾经相当的“不自律”过。

她说父亲是个非常严厉的人,在她小的时候,无论冬夏,都是天还没亮,就让她去家附近的中学跑1000米。

董卿则觉得自己一个人在跑道上跑步显得特别傻,所以就经常会耍小聪明.下楼后找个门洞躲着,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再装作气喘吁吁地跑回家,蒙骗父亲说:“累死我了,可算跑完了!”

很多时候我们给孩子们制定计划、委派任务,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

但是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让孩子感觉自己是被威胁、被强迫、被控制着做这些事情的,孩子们很可能就会用“非暴力不合作”的蒙混战术,来进行他们自己的消极抵抗。

解决方法:

教育孩子,最忌讳的就是简单粗暴。一定不能让孩子感觉到家里所有的“规”,都是为他一个人“定”的。

所以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可以多跟孩子沟通,给孩子更多的选择权、参与感和仪式感,引领着孩子入门。

我一个朋友家的例子就很典型。他们家孩子小时候特别不喜欢坐车里的安全座椅,每次扣安全带都是一番搏斗。

直到有一天朋友的老公对孩子说,爸爸任命你做咱们家的“安全天使大人”,每个人的安全带都由你来监督检查,不合格的人你有权利处罚他。

之后孩子每次坐车第一句话就是提醒所有人扣安全带,自己更是抢着第一个扣。

他们家孩子被“套路”当过“刷牙天使大人”、“阅读天使大人”、“节约食物天使大人”很多官职,孩子到现在,生活方面的自律能力都比同龄人要好。

所以我们制定规则的时候,可以试试尽量的照顾孩子的情绪和感受。

比如想让孩子练钢琴,可以许诺孩子让她穿漂亮的表演礼服练习;

想让孩子早起跑步,可以让孩子自己想一种有创意的叫醒方式;

想让孩子阅读,可以允许孩子自己选一套喜欢的图书做礼物……

孩子会更倾向于听从喜欢他们、尊重他们的人。充分跟孩子沟通,是解决孩子抵触情绪最好的方式。

2

孩子信心不足,害怕失败,有畏难情绪。

这一点相对来说有点复杂,有些情况是因为目标定得太宽泛,比如学好英语,好好听课这些,孩子不知道怎么去执行。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孩子不愿意脱离自己内心的舒适区,惧怕新环境和改变。

顾城有一首诗叫做《避免》,很好的诠释了这个逻辑:

你说你不爱种花 

因为害怕看见花一片片的凋落 

所以为了避免一切的结束 

你拒绝了所有的开始

孩子会担心自己做了也做不好,为了避免最后的失败,所以孩子们选择逃避。这样即使真的失败了,还有一个心理安慰是:

“我挺聪明的,就是没好好做,我要是好好做了,一定能……”

解决方法:

任何一种习惯的养成,最初一段时间都是最困难的。不能完全靠孩子的自律,还必须配合父母的帮忙。

以我朋友圈里的那位妈妈为例,她跟孩子一起定的计划是:

每天写一篇日记、每天背诵一首唐诗、每天阅读1个小时。

孩子语文底子本身不是太好,所以他不容易自律,并不是自己本身没有决心,可能只是真的觉得难,大脑自然而然的对改变的一种反抗。

比较可行的是循序渐进的来 ,稍微降低一下对孩子的要求。

比如每天一篇日记孩子写不出来,可以允许孩子每周有两天时间坐在书桌前,写任何自己想说的话。无论写什么,只要写够10分钟就可以。

每天阅读1小时的专注度不够,可以允许孩子先每天读20分钟的书。

这个阶段只要孩子先迈出了双脚,有了进步和改变,就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就值得鼓励。

只要孩子能够信心满满的执行计划大概1周左右,孩子就不会再觉得特别畏难,可以平稳度过这个阶段。

3

孩子注意力被分散掉,没有合适坚持的环境。


自律的要素之一就是专注力,一个孩子如果做事情经常被打断,他就很容易被各种事情所吸引,到最后该做的事情,都没有做好。

我就见过一个孩子,原本在好好的写作业,但孩子奶奶在一旁看着也许是心疼,一会儿帮孩子扇扇风,一会给孩子递上盘水果,一会又纠正孩子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奶奶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在不断的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同理的,如果学习环境过于嘈杂、书桌书房摆放物品过于花哨、一次性给孩子的任务过多,经常被各种事情打断,都可能造成孩子专注力的降低,自律也就更无从谈起了。

解决方法:

在这个部分,主要是靠父母对孩子的学习环境做出一个整体的安排,尽量让孩子的计划在执行的时候,可以安静的不被打扰的进行。

如果实在做不到不被打断和打扰呢,可以跟孩子一起制定一个打断后,补偿的规则。

孩子刚刚从反抗的阶段到了一个稍稍适应的阶段,是最需要她“狠一点”,最需要把“不稳定”的习惯,稳定下来的时候。

多数孩子在执行计划的过程时,度过了畏难情绪、反抗情绪鼎盛的前7天左右,都可能会在这个容易被打扰的不稳定期栽跟头.

不妨试着把孩子日记时间、阅读时间、和背诗时间都固定下来,到了这个时间,就做这个事情,绝不动摇。

推动孩子把这件事变成一个习惯,其实也就是需要20天左右,再以后孩子自己就慢慢知道要找时间来做了。

4

孩子害怕成功之后,会有更多的要求和麻烦


有个孩子曾经偷偷跟我说,自己其实是故意磨蹭的。

我问他为什么,他回答:

“如果我这个做完了,我妈又要安排让我干别的。还不如就这样呢。大不了被她唠叨几句呗。”

是的,有时候当孩子做完数学,我们会希望他读会儿英语,当孩子读完英语,我们又盼着他能练会书法;当孩子考了第十,我们会希望他考前五、前三……

这也是一种不小的压力,孩子觉得自己达不到一直的要求时,也会自制力变差,开始应付了事。

解决方法:

一件事情持续久了,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会产生一种倦怠的情绪。而孩子在父母的压力下,做完这个还有做那个,变得对自己放松要求、不自律也在情理之中。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式,可以考虑调整一下原本的计划。

比如孩子不想写日记了,可以写写读书笔记甚至尝试一下写诗歌;孩子觉得看书枯燥了,可以考虑给孩子多换几种类型的书籍。

科普书、小说、故事书,都可以作为阅读的素材。不一定非要读一种类型。

让计划更有趣味性,而不是更有压力,能很好的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另外父母还可以通过一些奖惩模式,帮助孩子在自律之外,有一个辅助的“他律”。

类似于孩子写日记、背诗词很用心,那么父母可以很认真的表扬他,也可以找一些有趣奖励送给他。让孩子尝到自律的甜头。

而当孩子写日记、背诗词都应付了事的时候,父母跟孩子一起制定一个惩戒规则。类似于取消看动画片的时间、不能去公园玩儿等等,强制性的推孩子一把。

乔布斯有句话说:“自由从何而来?从自信来,而自信则是从自律来!先学会克制自己,用严格的日程表控制生活,才能在这种自律中不断磨练出自信。”

我们希望孩子有自由,就一定要让孩子有自律。我们希望孩子有自律,就一定要从生活中抓得多一些。

从帮孩子坚持一个计划,到帮孩子养成一种习惯,都是需要父母日积月累的“狠心”与坚定。

而一旦孩子在父母的培养下,拥有了自律的能力,他就能掌握自己度过每一天、每一年、每一个人生阶段的方式,那将会是我们送给孩子的,最为宝贵的财富。

动动手指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不自律,懒散怎么办?复旦教授:优秀的孩子都是“逼”出来的
复旦教授:优秀的孩子都是管出来的!管住孩子这6点,想不成才都难
复旦教授直言不讳:教育孩子你越吼越差劲!这样做比吼10句都管用
复旦教授忠告:坚决不能再对孩子让步了!该揍的时候就得揍!句句戳心,推荐家长好好看看!
复旦教授:不打不骂不罚是培养不出优秀孩子的!每位家长都该看看
复旦教授钱文忠:不要对孩子让步,该揍的时候就得揍!发人深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