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一模块作业
第1题(10分)
DVD光盘资源在课前有什么作用?
1、提供丰富的素材,理念拓宽了,对课的分析更加深入了。
2、备课指导;学习教师(DVD中)各种教学技术;模仿DVD中教师组织的各种教学活动;自己动手制作DVD中教师所用的教具。
3、DVD光盘在课前应是教师各课时的指导,教师从中汲取有效的资源,不一定整盘照搬,另外教师适应学习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基本素质(发音,文字书写)。
4、对教师在课前提供了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学到技术,学到方法做各种各样的教具,为教学提供前提。教师充分利用现代DVD与常规传统媒体结合,优化学习效果。
5、为教师的本科提供了优质资源。教师学着模仿,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帮组教师理解教学内容。
6、有助于教师对教材的钻研,创新教学设计,安排教学环节。
DVD光盘资源在课上有什么作用?
DVD光盘资源在课上是辅助教学的工具,可以帮助教师创设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直观的感知教学内容。弥补了教师的自身某些缺陷,提高了教学效果。  使用资源导入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借鉴名师的课堂组织模式。内容更科学、准确。最大限度借鉴优质资源,弥补教师的某些不足。激发学生的竞争激情。辅助教学的工具,创设学习情景,能够开展与对方的虚拟竞争学习。可以利用光盘支持学生的学习。
1、从学生角度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和空间,对于西部地区的学生他们的所见所闻很少,可以通过各种DVD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老师角度,利用教师讲授课堂内容,同时利于教师扬长避短,利用光盘的有点进行授课。
2、创设情景,教学有趣。支持学习,丰富感知。提供学伴学习积极性。优化信息互动,提高了学习效果。
3、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直观的感知教学内容。弥补了教师的自身某些缺陷,提高了教学效果。
4、使用资源导入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借鉴名师的课堂组织模式。内容更科学、准确。
5、最大限度借鉴优质资源,弥补教师的某些不足。激发学生的竞争激情。
6、辅助教学的工具,创设学习情景,能够开展与对方的虚拟竞争学习。
DVD光盘资源在课后有什么作用?
通过教学使教师有了许多课后心得,从而学到了新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技术,使其用到自己的课堂上,设计有效的教学设计方案。
DVD光盘资源是在教育技术的思想与技术指导下完成的一种教育技术应用制品,你能总结一下它的作用吗?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的今天,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极大挑战,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和观摩,发现光盘教学有很多的好处:
1、使用光盘教学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光盘中的动画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光盘里有音乐、图片等,形式丰富多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课堂学习,学生能很快进入学习情境,学习兴趣特别高。
2、使用光盘教学便于点燃学生的激情。
光盘教学中,电视中的同学们大胆的表述、富有联想的发言以及和老师的平等对话等等,无疑对我们的学生有着榜样作用。对学生的性格和人格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光盘教学,可以点燃学生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使用光盘教学便于学生模仿和练习。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光盘的示范作用。我们可以让光盘教学替代我们的教师讲授,发挥光盘的示范功能。我认为光盘教学是一个动感课堂,这个动感是普通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不能体现的,我们的教学内容,不光是教师的口头传授,它可以用动感的音乐来表现声音,通过动感的画面来展现情境,学生可以直观、形象地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
4、光盘教学便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人们常说,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疏漏的时候,有时我们会因为一个小小的意外干扰,有时会因为一天的心情不好,有时因为我们自身的知识欠缺,往往在课堂中疏漏一些必要的内容,这时,我们利用光盘,就算让学生看一遍也有收获。更何况光盘中的知识都是精益求精的结果,学生看了当然有用。如果能充分利用光盘,老师学生都会有所收获。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通过教学使用实践,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掌握的知识面更广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了,教学光盘好处真正多!
第2题(10分)
分析教学案例之二,技术在这堂课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你对“教育技术能做什么”,有何感想?你所任教的班级中,存在哪些最困扰你的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用技术去解决呢?
技术在这堂课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教学案例之二”给我们展示了胡老师的数学精彩教学案例:在教学过程中,重点锻炼了学生对面积的计算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装修预算的能力,还加强了学生对三维空间的认识,提高了学生利用网络对信息进行鉴别、筛选的能力,读后不禁让人心生佩服。在这堂课中,胡老师从问题出发,设计了以解决生活中装修设计问题为基础的数学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教育理念。胡老师的教育技术运用恰到好处,技术在这堂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你对“教育技术能做什么”有何感想?
1、教育技术能创设情境、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扬长避短,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化腐朽为神奇,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服务。
2、可提高课堂效率,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理念,丰富学习方法。
3、教师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使本来由于条件限制的课变得生动直观,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和气氛。
4、教育技术的不可替代性。教育技术有它的优越性,但是绝不可能替代教师;教育技术应用在教师本身不能达到的或者其他媒体不能达到的,达到了。
5、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改善了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缩小了城乡教育的差距,促进了教育的公平。
你所任教的班级中,存在哪些最困扰你的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用技术去解决呢?
在我所教的班级中,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由于近年来农民进城打工人数增多,多数农村孩子跟随爷爷奶奶在家读书,在农村隔代人教育孩子有一定的局限性,家长对这些孩子管理不到位,知识面不是很宽,教学起来有一定难度。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多备学生,多搜集相关资料,结合教学需要推荐给学生,或在教学结束后多拓展一些相关知识,这样能相对缓解这个问题。
第3题(10分)
两个案例他们在哪些方面是相似的 在哪些方面是不同的?
这两个案例他们都运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视频教学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并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把教育技术资源和学科教学整合起来,都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使课堂更加生动形象,激发学习兴趣,优化了课堂教学,突出教学效果。
不同之处:案例1-1使用的是DVD光盘,该技术适合欠发达地区,操作简单不需要很多技术就可以使用,可是DVD内容死板,不能随时改变。案例1-2使用的是课件,该技术适合网络发达的地区,课件可以按教学需要及时调整和改变,具有动态性。
第4题(10分)
概括:一、意识与态度;二、知识与技能;三、应用与创新;四、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
一、意识与态度
1、重要性的认识 :
(1)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2)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3)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2、应用意识 :
1)在教学中应用、管理教育技术的意识。(2)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3)运用、支持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4)关注新技术发展并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意识。(5)密切关注新技术的价值并不断挖掘其教育应用潜力的意识。(6)研究与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识。(7)利用技术不断优化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的意识。(8)积极辅助与支持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9)不断尝试应用新技术并探索其应用潜力的意识。
3、评价与反思:
(1)促进对教学资源的利用,对技术开发、支持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2)促进对教学过程、教学资源管理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3)对教学效果与效率、教学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4)对技术及应用方案进行选择和评价的意识。
4、终身学习:(1)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完善自身素质结构、提高业务水平、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意识与态度。(2)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以实现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管理能力与个人素质不断提高的意识与态度。
二、知识与技能
1、基本知识:(1)了解教育技术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范畴。(2)了解基本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3)了解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4)理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及基本内容。(5)掌握绩效技术、知识管理和课程开发的基本知识。(6)掌握现代教学媒体特别是计算机与网络通信的原理与应用。
2、基本技能:(1)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2)掌握常见教学媒体设计与开发的技术、选择与开发的方法、维护与管理的方法。(3)了解、掌握教学系统设计与开发的方法。(4)掌握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5)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6)掌握课程规划、设计、开发、实施与评价的方法。(7)掌握学习资源维护与管理的方法。
三、应用与创新
1、决策与规划:(1)制定并实施教育技术应用计划以及应用技术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条例与法规。(2)能够根据地区特点和实际教育状况,宏观调配学习资源,规划和设计教育系统。(3)能够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和统计数据辅助决策过程。
2、设计与开发:(1)参与本单位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的整体规划与设计。 (2)设计与开发本单位的信息化学习环境。(3)收集、整理已有学习资源并设计与开发符合教学需要的学习资源。
3、教学设计与实施:(1)正确地描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并能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2)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3)能为学生提供各种运用技术进行实践的机会,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4)能应用技术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4、教学支持、应用与管理:(1)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2)在教学中对教学资源、学习活动、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 (3)为教学人员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管理人员的管理和评估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4)对学习资源与学习环境的使用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维护。
5、组织与运用:(1)保证教育技术应用计划的贯彻和执行。(2)促进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创建。(3)支持信息化的教学活动。(4)能运用技术辅助教学组织和教学实施。
6、合作与交流:(1)与学生就学习进行交流。(2)与家长就学生情况及学生发展与成长进行交流。(3)与教师就教学工作、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交流。(4)与同事在教学和科研、管理工作方面广泛开展合作与交流。 (5)与教育管理人员就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沟通。(6)与技术人员在教学资源的设计、选择与开发、学习支持与服务等方面进行合作与交流。(7)与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就教育技术的应用进行交流与合作。
7、科研、评估与发展:(1)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2)针对学科教学中教育技术应用的效果进行研究。(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习业务知识,发展自身的业务能力。(4)使用多种方法对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教育技术应用效果进行评价。(5)运用技术辅助对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评价。(6)采取多种措施推动技术体系的不断改进,支持技术的周期性更新。(7)充分利用技术手段为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8)充分运用技术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并为教师提供教育技术培训的机会。(9)对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的开发与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发展建议。(10)对自身的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并反省自身的技术服务和业务水平。(11)参与本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效果的评估工作,并提出发展建议。(12)参与制定本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方案并实施。
四、社会责任
1、公平利用努力使不同性别、不同经济状况的学生在学习资源的利用上享有均等的机会。
2、公平利用能够通过有效的统筹安排、管理制度上保障所有的教师和学生均能利用学习资源得到良好发展。
3、有效应用努力使不同背景、不同性格和能力的学生均能利用学习资源得到良好发展。
4、健康使用促进学生正确地使用学习资源,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5、 规范行为能向学生示范并传授与技术利用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和伦理道德观念。
6、有效应用:(1)促进学习资源的应用潜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2)促进技术应用达到预期效果。(3)断加强信息资源的管理。(4)能不断提高教育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7、安全使用:(1)确保技术环境的安全性。(2)提高技术应用的安全性。(3)努力提高技术应用环境的信息安全。(4)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安全、可靠的技术服务。
8、规范行为:(1)加强信息道德的宣传与教育、技术环境下信息资源的规范管理。(2)规范技术应用的行为方式、行为与言论。(3)具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并能够以实际行动维护这种知识产权。
第5题(10分)
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小组合作,请提出几条建议。
一、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我们的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和培植才能逐步形成,要使学生在小组中逐步感受到在集体中生活和学习的愉悦,正确的客观地看待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产生集体的荣誉感。
二、要对合作学习的方法予以必要的指导。指导学生使学生意识到,在别人的启发下,自己思维的灵感更易得以暴发,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得更好,思考得更深入,这样的合作意义才大。
三、合作学习要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是相互孤立的,常常是被综合运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抓住契机,恰当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抓住以下契机,适时组织合作学习,才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当学生人人都想参与的时候,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当学生急需要与人沟通的时候,可以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当须要协作完成的时候,及时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当学生遇到困难需要及时帮助时,安排小组合作活动。
五、要通过适时的评价促进小组发展。对小组合作成效的反馈,要立足于发展的原则,使学生明白,自己小组的活动,好在哪儿,应继续发扬,还有那些不足,要努力克服和改进,要使评价成为学生更好地合作学习的动力。要通过运用一些活泼的、易于被学生接受的形式,展示评价的结果。
第6题(10分)
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实施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对于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大力推动的新课程改革和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也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青少年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此应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应用教育技术正是改变教与学方式的有效途径;另外,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还是新课改成功实施的必要条件,而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模式与方法(即如何在各学科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整合)则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内容。所以实施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使广大中小学教师尽快提高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需求。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核心则是要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使农村和贫困地区的青少年也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而应用教育技术正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效手段。
开展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能够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角色发生重要转变,对实现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优化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等起到引领的作用。
第7题(10分)
请你提供三个你认为有价值的网站网址
1、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
2、12999数学网:http://www.12999.com/
3、初中语文:http://www.pep.com.cn/czyw/
笔记1
活动1 感受教育技术。
包含的活动:
1、感受教育技术。
2、认识培训项目。
3、创建学习团队。
4、管理个人资料。
第1步 观摩教学案例之一:案例1-1马老师巧用DVD
笔记2:
在针对“模式一”进行教学方案总结时,按照对DVD资源的使用方式,将教学分为:全程依托式、分段依托式、组合分段式和多种资源组合分段式等四种教学方式。针对每种教学方式我们都从:适用条件、资源特点与使用、教学模式、教学要素和教学案例等五个维度进行描述。
笔记3:
使用DVD光盘资源后,课堂教学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教学结构发生了变化,学生由被动变得主动。DVD光盘通过直观、形象的呈现方式,以声、形、图、文刺激学生的感官,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再现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DVD光盘资源在课前有什么作用?
1、提供丰富的素材,理念拓宽了,对课的分析更加深入了。
2、备课指导;学习教师(DVD中)各种教学技术;模仿DVD中教师组织的各种教学活动;自己动手制作DVD中教师所用的教具。
3、DVD光盘在课前应是教师各课时的指导,教师从中汲取有效的资源,不一定整盘照搬,另外教师适应学习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基本素质(发音,文字书写)。
4、对教师在课前提供了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学到技术,学到方法做各种各样的教具,为教学提供前提。教师充分利用现代DVD与常规传统媒体结合,优化学习效果。
5、为教师的本科提供了优质资源。教师学着模仿,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帮组教师理解教学内容。
6、有助于教师对教材的钻研,创新教学设计,安排教学环节。
DVD光盘资源在课上有什么作用?
DVD光盘资源在课上是辅助教学的工具,可以帮助教师创设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直观的感知教学内容。弥补了教师的自身某些缺陷,提高了教学效果。  使用资源导入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借鉴名师的课堂组织模式。内容更科学、准确。最大限度借鉴优质资源,弥补教师的某些不足。激发学生的竞争激情。辅助教学的工具,创设学习情景,能够开展与对方的虚拟竞争学习。可以利用光盘支持学生的学习。
1、从学生角度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和空间,对于西部地区的学生他们的所见所闻很少,可以通过各种DVD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老师角度,利用教师讲授课堂内容,同时利于教师扬长避短,利用光盘的有点进行授课。
2、创设情景,教学有趣。支持学习,丰富感知。提供学伴学习积极性。优化信息互动,提高了学习效果。
3、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直观的感知教学内容。弥补了教师的自身某些缺陷,提高了教学效果。
4、使用资源导入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借鉴名师的课堂组织模式。内容更科学、准确。
5、最大限度借鉴优质资源,弥补教师的某些不足。激发学生的竞争激情。
6、辅助教学的工具,创设学习情景,能够开展与对方的虚拟竞争学习。
DVD光盘资源在课后有什么作用?
通过教学使教师有了许多课后心得,从而学到了新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技术,使其用到自己的课堂上,设计有效的教学设计方案。
DVD光盘资源是在教育技术的思想与技术指导下完成的一种教育技术应用制品,你能总结一下它的作用吗?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的今天,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极大挑战,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和观摩,发现光盘教学有很多的好处:
1、使用光盘教学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光盘中的动画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光盘里有音乐、图片等,形式丰富多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课堂学习,学生能很快进入学习情境,学习兴趣特别高。
2、使用光盘教学便于点燃学生的激情。
光盘教学中,电视中的同学们大胆的表述、富有联想的发言以及和老师的平等对话等等,无疑对我们的学生有着榜样作用。对学生的性格和人格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光盘教学,可以点燃学生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使用光盘教学便于学生模仿和练习。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光盘的示范作用。我们可以让光盘教学替代我们的教师讲授,发挥光盘的示范功能。我认为光盘教学是一个动感课堂,这个动感是普通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不能体现的,我们的教学内容,不光是教师的口头传授,它可以用动感的音乐来表现声音,通过动感的画面来展现情境,学生可以直观、形象地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
4、光盘教学便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人们常说,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疏漏的时候,有时我们会因为一个小小的意外干扰,有时会因为一天的心情不好,有时因为我们自身的知识欠缺,往往在课堂中疏漏一些必要的内容,这时,我们利用光盘,就算让学生看一遍也有收获。更何况光盘中的知识都是精益求精的结果,学生看了当然有用。如果能充分利用光盘,老师学生都会有所收获。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通过教学使用实践,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掌握的知识面更广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了,教学光盘好处真的很多!
你对“教育技术能做什么”有何感想?
1、教育技术能创设情境、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扬长避短,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化腐朽为神奇,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服务。
2、可提高课堂效率,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理念,丰富学习方法。
3、教师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使本来由于条件限制的课变得生动直观,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和气氛。
4、教育技术的不可替代性。教育技术有它的优越性,但是绝不可能替代教师;教育技术应用在教师本身不能达到的或者其他媒体不能达到的,达到了。
5、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改善了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缩小了城乡教育的差距,促进了教育的公平。
笔记4
案例 1-2 网络教室中的数学探究 (上海市普陀区沪太新村第一小学四年级胡澜 )
在案例 1-2中,胡老师在自己的教学中注重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本节课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胡老师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她不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硬塞”给学生,而是用一个个活生生的问题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发展数学思维。在教学中,胡老师以现实生活中的数与形为研究对象,让学生在抽象、推理、应用的往复循环中逐步发展数学能力,让他们明白数学不是公式符号,而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我为新家来设计”这节课中,学生根据教师展示的三维房型图,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计算各间房的面积大小;同时对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房间进行设计。学生的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讨论,且口头表达能力较强。最后,胡老师对这节课进行总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们会用数学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笔记5
技术在这堂课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教学案例之二”给我们展示了胡老师的数学精彩教学案例:在教学过程中,重点锻炼了学生对面积的计算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装修预算的能力,还加强了学生对三维空间的认识,提高了学生利用网络对信息进行鉴别、筛选的能力,读后不禁让人心生佩服。在这堂课中,胡老师从问题出发,设计了以解决生活中装修设计问题为基础的数学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教育理念。胡老师的教育技术运用恰到好处,技术在这堂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你对“教育技术能做什么”有何感想?
1、教育技术能创设情境、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扬长避短,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化腐朽为神奇,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服务。
2、可提高课堂效率,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理念,丰富学习方法。
3、教师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使本来由于条件限制的课变得生动直观,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和气氛。
4、教育技术的不可替代性。教育技术有它的优越性,但是绝不可能替代教师;教育技术应用在教师本身不能达到的或者其他媒体不能达到的,达到了。
5、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改善了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缩小了城乡教育的差距,促进了教育的公平。
你所任教的班级中,存在哪些最困扰你的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用技术去解决呢?
在我所教的班级中,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由于近年来农民进城打工人数增多,多数农村孩子跟随爷爷奶奶在家读书,在农村隔代人教育孩子有一定的局限性,家长对这些孩子管理不到位,知识面不是很宽,教学起来有一定难度。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多备学生,多搜集相关资料,结合教学需要推荐给学生,或在教学结束后多拓展一些相关知识,这样能相对缓解这个问题。
笔记6
两个案例他们在哪些方面是相似的 在哪些方面是不同的?
这两个案例他们都运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视频教学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并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把教育技术资源和学科教学整合起来,都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使课堂更加生动形象,激发学习兴趣,优化了课堂教学,突出教学效果。
不同之处:案例1-1使用的是DVD光盘,该技术适合欠发达地区,操作简单不需要很多技术就可以使用,可是DVD内容死板,不能随时改变。案例1-2使用的是课件,该技术适合网络发达的地区,课件可以按教学需要及时调整和改变,具有动态性。
你能理解为什么我们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接受教育技术培训吗?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核心则是要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使农村和贫困地区的青少年也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而应用教育技术正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效手段。概括说来为以下三点:
一是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建设。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是要保证“如何教”的能力要求真正落到实处--使每一位中小学教师都具有“如何教”的专业技能。达不到这一要求,不具备必要的教育技术能力,即使你有大学毕业文凭,也没有资格当老师。由此可见,这一轮涉及上千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将对我国教师专业能力建设起何等重要的作用。
二是推动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青少年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此应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应用教育技术正是改变教与学方式的有效途径;另外,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还是新课改成功实施的必要条件,而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模式与方法则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内容。所以实施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使广大中小学教师尽快提高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也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需求。
三是确保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取得成效。为了让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真正取得成效,使农村和贫困地区的青少年也能享受到良好教育,不仅要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更要尽快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使他们掌握“如何教”的专业技能。而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正是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措施。
笔记7
拓展学习:教育技术还能做什么?
利用个性化课件生成系统实现因材施教。
让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就要首先做到‘三化’:教学策略的个性化、教学活动序列的多样化和对学生分类的科学化。简单说来,就是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进行分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使不同类型的学生享有完全不同的学习指导、不同的学习活动和不同的学习资源。”
运用“个性化课件生成系统”这个软件就能实现个性化学习。个性化课件生成系统是一种计算机人工智能学习支持软件。利用这种软件,在人工智能技术和知识工程及教育技术的支持下,系统可以自动收集学生的多种学习特征数据、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数据等,然后系统依据所收集的学习特征数据、行为数据和媒体偏好数据等进行分类,并使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享受到不同的个别化和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笔记8
活动二:认识培训项目: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四个部分。
一、意识与态度
1、重要性的认识 :
(1)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2)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3)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2、应用意识 :
1)在教学中应用、管理教育技术的意识。(2)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3)运用、支持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4)关注新技术发展并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意识。(5)密切关注新技术的价值并不断挖掘其教育应用潜力的意识。(6)研究与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识。(7)利用技术不断优化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的意识。(8)积极辅助与支持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9)不断尝试应用新技术并探索其应用潜力的意识。
3、评价与反思:
(1)促进对教学资源的利用,对技术开发、支持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2)促进对教学过程、教学资源管理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3)对教学效果与效率、教学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4)对技术及应用方案进行选择和评价的意识。
4、终身学习:(1)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完善自身素质结构、提高业务水平、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意识与态度。(2)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以实现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管理能力与个人素质不断提高的意识与态度。
二、知识与技能
1、基本知识:(1)了解教育技术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范畴。(2)了解基本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3)了解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4)理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及基本内容。(5)掌握绩效技术、知识管理和课程开发的基本知识。(6)掌握现代教学媒体特别是计算机与网络通信的原理与应用。
2、基本技能:(1)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2)掌握常见教学媒体设计与开发的技术、选择与开发的方法、维护与管理的方法。(3)了解、掌握教学系统设计与开发的方法。(4)掌握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5)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6)掌握课程规划、设计、开发、实施与评价的方法。(7)掌握学习资源维护与管理的方法。
三、应用与创新
1、决策与规划:(1)制定并实施教育技术应用计划以及应用技术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条例与法规。(2)能够根据地区特点和实际教育状况,宏观调配学习资源,规划和设计教育系统。(3)能够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和统计数据辅助决策过程。
2、设计与开发:(1)参与本单位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的整体规划与设计。 (2)设计与开发本单位的信息化学习环境。(3)收集、整理已有学习资源并设计与开发符合教学需要的学习资源。
3、教学设计与实施:(1)正确地描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并能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2)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3)能为学生提供各种运用技术进行实践的机会,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4)能应用技术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4、教学支持、应用与管理:(1)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2)在教学中对教学资源、学习活动、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 (3)为教学人员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管理人员的管理和评估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4)对学习资源与学习环境的使用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维护。
5、组织与运用:(1)保证教育技术应用计划的贯彻和执行。(2)促进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创建。(3)支持信息化的教学活动。(4)能运用技术辅助教学组织和教学实施。
6、合作与交流:(1)与学生就学习进行交流。(2)与家长就学生情况及学生发展与成长进行交流。(3)与教师就教学工作、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交流。(4)与同事在教学和科研、管理工作方面广泛开展合作与交流。 (5)与教育管理人员就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沟通。(6)与技术人员在教学资源的设计、选择与开发、学习支持与服务等方面进行合作与交流。(7)与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就教育技术的应用进行交流与合作。
7、科研、评估与发展:(1)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2)针对学科教学中教育技术应用的效果进行研究。(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习业务知识,发展自身的业务能力。(4)使用多种方法对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教育技术应用效果进行评价。(5)运用技术辅助对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评价。(6)采取多种措施推动技术体系的不断改进,支持技术的周期性更新。(7)充分利用技术手段为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8)充分运用技术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并为教师提供教育技术培训的机会。(9)对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的开发与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发展建议。(10)对自身的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并反省自身的技术服务和业务水平。(11)参与本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效果的评估工作,并提出发展建议。(12)参与制定本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方案并实施。
四、社会责任
1、公平利用努力使不同性别、不同经济状况的学生在学习资源的利用上享有均等的机会。
2、公平利用能够通过有效的统筹安排、管理制度上保障所有的教师和学生均能利用学习资源得到良好发展。
3、有效应用努力使不同背景、不同性格和能力的学生均能利用学习资源得到良好发展。
4、健康使用促进学生正确地使用学习资源,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5、 规范行为能向学生示范并传授与技术利用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和伦理道德观念。
6、有效应用:(1)促进学习资源的应用潜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2)促进技术应用达到预期效果。(3)断加强信息资源的管理。(4)能不断提高教育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7、安全使用:(1)确保技术环境的安全性。(2)提高技术应用的安全性。(3)努力提高技术应用环境的信息安全。(4)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安全、可靠的技术服务。
8、规范行为:(1)加强信息道德的宣传与教育、技术环境下信息资源的规范管理。(2)规范技术应用的行为方式、行为与言论。(3)具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并能够以实际行动维护这种知识产权。
活动二:认识培训项目:了解培训课程的内容
1、模块一:培训准备
2、模块二:初识教育技术
3、模块三:教学媒体与资源利用
4、模块四:授导型教学的设计
5、模块五:探究型学习的设计
6、模块六:教学实施计划设计
7、模块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探讨
8、模块八:成果整理与展示
笔记9
活动2 认识培训项目---第2步 认识支持网站与配套光盘
本光盘的功能有:
1、提供相应的拓展学习资料,包括一些主题的详细介绍、资源的链接地址等。这些资料与教程中的内容相关,如果你想深入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其中选择。你可以点击相应的模块下“拓展学习”中的资源链接查看相关内容。
2、提供学习活动所必须的支持材料,包括表格原型、教案模板、评价量规等。你可以点击相应的模块下“作业材料”文件夹查看相关内容。
3、提供活动进行所需的必要工具。你可以点击相应的模块下“软件工具”文件夹获取。
4、提供一些必要的参考资料。你可以点击相应的模块下“参考资料”中的资源链接查看相关内容。
5、其他相关资料,比如教学案例的视频,网站的范例等,你可以根据各模块下的说明获取相应的内容。
6、各模块的练习参考答案。
笔记10
活动二:认识培训项目:第3步 明确预期的学习成果
在这一环节中,我初步了解了培训后作品集中包括的主要成果,为后面的学习及自查建立基础。
在我们完成了第一模块的学习以后,获得的学习成果如下表所示。
模块
名称
活动
收获或代表性成果
模 块 1
培训准备
活动 1 感受教育技术
案例分析记录表、案例比较图
活动 2 认识培训项目
本次培训的初步成果框架
活动 3创建学习团队
个人信息表、小组通讯录
活动 4管理个人资料
学习作品文件夹、网络资源收藏夹
笔记12
活动4 管理个人资料
第一步:建立个人学习作品文件夹。
1、教学设计
2、教学设施
3、教学笔记
4、教学资源
第二步:建立个人网络资源收藏夹。
1、齐齐哈尔市教育在线培训网:http://218.8.129.152:8080/123456/index.action
2、学习中心:http://218.8.129.152:8080/123456/studentman.action
3、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
4、12999数学网:http://www.12999.com/
5、初中语文:http://www.pep.com.cn/czyw/
很多网站无需记住网址,只要记住网站名称即可。
笔记11
活动3 创建学习团队---第1、2、3步
表1-4 个人信息表
个人信息表
学员编号:tl230224197210210855
姓名:臧雨川
来自学校:泰来县江桥蒙古族镇中心学校
学科:语文
年级:七年级
通讯地址:泰来县江桥蒙古族镇中心学校
电子邮件:654073037@qq.com
个人寄语: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表1-5 小组通讯录
小组通讯录
小组编号:001
小组名称:百度文库组
小组长:臧雨川
成员联系方式:
姓名
学校
学科
年级
电子邮件
MSN/QQ
臧雨川
江桥中心学校
语文
七年
654073037@qq.com
654073037
李宝建
江桥中心学校
专业课
高三
Lbj8103406@163.com
赵岩辉
江桥中心学校
化学
八年级
Zhyh11111@sohu.com
张洋
江桥中心学校
音乐
七、八
Zhangyang666999@126.com
王岩
江桥中心学校
计算机
六、七
Wsy8789528@126.com
小组格言: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小学教育技术培训第一模块作业及答案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应用基本要求(试行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思考
普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光盘应用工作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浅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