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杂谈丨历史巧合:“汉唐宋明”王朝其实都存在“二世而亡”的特点

 其实判断一个王朝是否延续下去,可以参照不同的参照物。如果按照法理传承角度来看的话,其实,汉唐宋明这四个王朝,都存在“二世而亡”的特点。只不过,这种“二世而亡”具备隐秘性,因此很少有人意识到。

1、汉朝的二世而亡

《史记》的《本纪》部分中,有一章叫做《高后本纪》。所谓高后,指的是吕后。因为刘邦去世后,被尊为“太祖高皇帝”,因此和高皇帝对应,吕后自然就是高皇后。

不过,《本纪》往往只记载三种情况。

第一是天子的情况。比如《高帝本纪》,就是记载刘邦生平的。

第二是天子家族的情况。比如《秦本纪》,就记载了秦始皇祖先的情况。

第三是共主的情况。比如《项羽本纪》。虽然项羽不是天子,但毕竟项羽事实上是天下共主,所以也被收录到《本纪》中。

而吕后之所以被收录到《本纪》里面,自然而然是因为吕后也是事实上的共主。但是事实上,《高后本纪》的八年时间里,西汉有前少帝和后少帝两个皇帝存在。之所以司马迁没法承认这两个皇帝的尊号,是因为事实上,刘邦建立的西汉,在法理上,已经不存在了。

按照宗法制,西汉的传承应该是刘邦——汉惠帝——汉前少帝——汉后少帝。之后则是后少帝的后人继位。

但是吕后去世后,西汉的功臣集团联合诸侯王铲除了吕家,并谋害了后少帝,紧接着,拥立了本来不该做皇帝的刘恒为皇帝(即汉文帝)。

汉文帝的登基,名义上依旧延续汉朝统治,但事实上,汉文帝是新版汉朝的开国皇帝。毕竟,正统正脉的汉朝已经不存在了。

事实上,功臣集团拥立汉文帝,本也打算让汉文帝当个傀儡天子,哪料到汉文帝天赋异禀,居然重新夺回权限。不过,即便如此,西汉的传承世袭还是遭到人为扭转。

因此从法理角度来说,刘邦的西汉,传了二世就遭到了推翻。

2、李世民的新大唐

虽然唐朝名义上存在了289年。但是事实上,李渊的大唐和李世民的大唐,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大唐。

从西周开始,宗法制就是历朝历代的金科玉律。甚至古人还认为“废长立幼是取祸之道”。因此尽管李世民才干很强,但毕竟不是嫡长子,因此,按照宗法制,按照规矩,李世民是不能当皇帝的。除非李建成暴毙,李世民成为事实上的嫡长子,李世民才能考虑继位。

事实上李渊也意识到:如果不能早点打压李世民,怕是将来有一天会祸起萧墙。不过,李渊的打压,迫使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在这一事件中,李渊的正牌继承人李建成被杀。之后没多久,在李世民的胁迫下,李渊也被迫逊位给李世民。

换句话说,李世民的皇位并非是正常渠道取得,李世民也并非正统继承人。因此从法理角度来看,李渊的大唐,从李世民登基那一刻,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不过,毕竟太宗皇帝是一代英主。因此,后世对李世民的行为也是保持肯定的。

3、北宋的尴尬

和唐朝类似,北宋其实也没能混到第二代,就出现了世系变迁。

话说西元976年的一个夜晚,赵匡胤莫名其妙去世。第二天一早,赵光义利用满朝大臣猝不及防的机会,出现在龙椅上,而后宣布自己赵匡胤已经去世,自己是新的天子。随后没几天,赵光义就颁布新年号——要知道,一般来说,都是新皇帝继位第二年才推行新年号,但是赵光义没有等到新年,就使用新的年号,力求抹掉赵匡胤的影响力。

赵光义的登基过程十分玄幻,所以后世的人认为,必然是赵光义谋害了赵匡胤,并借此篡位成为皇帝。

自古以来,父死子继的优先级高于兄终弟及。而赵光义的皇位来历不明。所以,从法理角度来说,赵匡胤去世后,赵匡胤的宋朝就已经不复存在、没能延续下去。

4、明朝

明朝 典型的“二世而亡”的朝代。不过,明朝和汉朝、唐朝、宋朝的不同之处在于,明朝的情况,完全是建文帝一手折腾出来的。

朱元璋在世的时候,为明朝设计了一系列对于天子来说,堪称完美的制度:包括放置地方官割据、防止宦官干政以及权臣出现。并且,考虑到北元(蒙古)对明朝的侵扰,朱元璋时代的明朝,把京城设立在长江以南,同时在边塞分封一系列诸侯王。

建文帝登基后,对诸侯王采取了迫害的态度。各种莫须有的名义,让诸侯王人人自危。最终,燕王朱棣造反,推翻了建文朝廷。

虽然朱棣称帝后,坚持说自己是朱元璋的继承人。但是从法理来说,正统的传承,是朱元璋——朱标——朱允炆这一系。朱标没能称帝就去世了,因此,朱元璋——朱允炆——朱文圭(朱允炆的太子,嫡长子)才是正统的传承。

但是这个正统传承被朱棣打断。这也导致了正统的明朝,出现了二世而亡的局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汉唐宋明四朝,看太宗皇帝在一朝历史上对抗外患中的重要作用
秦三世王嬴婴(1)
大秦赋:赵高逼杀胡亥,阴谋称帝,子婴先发制人,禅让刘邦
汉高祖还是汉高帝?漫谈汉唐间的庙号、尊号和谥号
不削藩,朱棣还会反吗?
随笔:戏说赵匡胤 刘邦 李世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