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清史丨建文帝失去皇位的另一个视角:越努力,败亡越快

说起建文帝的遭遇,很多人往往受文艺影视的影响,把建文帝理解成白莲花,并且认为朱棣一开始就图谋不轨。但其实,在真正的历史上,建文帝并不厚道反倒十分歹毒,而朱棣虽然经过长达数年的靖难之役推翻了建文朝廷,但是就此认为朱棣一开始就想造反的,也是不正确的。

后世的人提起明朝历史,经常这样形容明朝的崇祯帝,他们认为崇祯帝属于典型的越努力、死的越快的明朝皇帝。但其实个人觉得,把这个评价送给建文帝倒是最为合适。

1、朱元璋的遗产

明朝洪武三十一年,西元1398年,明朝洪武帝朱元璋驾崩,皇位由皇太孙朱允炆继承,这便是建文帝。

此时的朱元璋留给建文帝的基本盘,在历朝历代都算是很不错的:在朝廷内部,可能篡位的元老都被朱元璋清洗干净,这意味着权臣的出现基本上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同时,明朝的京城在长江之南的南京,而且在明朝和胡人的交界,朱元璋册封了一系列的藩王。这些藩王的存在意义有两点:第一是充当明朝和胡人的缓冲区,这样可以为朝廷省下很多行政资源;第二则是可以在朝廷出现危机的时候,充当朝廷的外援,即便是朝廷发生了类似高平陵之变的危机,藩王们也可以通过群殴模式,让权臣粉身碎骨。

当然,朝廷的综合实力可以碾压任何一个单一的藩王,除非藩王们组团和朝廷对抗,否则单一造反的藩王,可以轻易被朝廷击破。

朱元璋的这一番设计十分完美。因此建文帝(明惠帝)登基以后,理论上可以对标另一个历史上的惠帝:汉惠帝,做一个太平天子。

但是,朱允炆偏偏又打算努力一番。

2、朱棣的盘算

建文帝登基第一年,就开始对明朝的藩王们大举屠刀,而且杀戮藩王们所使用的罪名,大致也和莫须有差不多。本来建文帝作为新登基的皇帝,该做的事情是给自己树立威望,同时稳定局势,仿佛当年的汉文帝刚登基的时候,稳住满朝元老一样。

起初确实有几个朱元璋的儿子、大明朝的藩王被建文帝迫害致死。对于当时的朱棣来说,起来造反,与其说是反抗、推翻建文帝,还不如说是横竖都是一死,何不轰轰烈烈?当时朱棣手里的综合实力,单就军力来说,就只相当于建文帝的十分之一,因此起来和建文帝兵戎相见的话,不出意外的话,胜算几乎为0.

更何况,和建文帝交战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其他藩王们的态度。如果藩王们趁机讨好建文帝,对朱棣发动进攻,那么,朱棣胜利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所以但凡不是建文帝把人逼得太急,朱棣都不会有造反的行动:毕竟,对于朱棣来说,藩王的荣华富贵程度仅次于皇帝,造反成功了,对自己的富贵来说影响有限,但如果一旦败了,那可就惨了。而且,像朱棣面对的局势能成功的,在当时的历史上,也是史无前例的。

所以说朱棣造反之初,其实就是考虑横竖都是一死,不能死得太窝囊。

3、建文帝的结局

前文说过,不出意外的话,朱棣输定了。但是,意外偏偏发生了。

一方面建文帝下令活捉朱棣。后世认为建文帝是妇人之仁,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毕竟建文帝杀戮其他明朝藩王的时候都没有手软,怎么可能弹压一个朱棣就突然善心大发了?因此个人觉得,建文帝是托大了:即建文帝觉得自己既然胜券在握,那么,自己完全可以树立个仁慈的现象,所以下令活捉朱棣。

而因为建文帝的照顾,加上朱棣的好运,所以朱棣得以多次死里求生,并且在和建文帝长期较量的过程中,摸清楚了建文朝廷军事方面的一些漏洞,于是出其不意,一举推翻了建文朝廷。

建文帝在位第四年,朱棣大军攻入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而建文帝在被推翻的那一刻,估计会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

其实,但凡建文帝不去那么折腾,也未必会有这样的下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棣为什么会成功?
明成祖朱棣如果不谋反,结局会怎么样?是否可以善终
建文帝到底是烧死还是逃亡?我来帮你解开这个历史之谜
朱棣篡位登基后,发现朱允炆的一道密旨,看后说了一句话:妇人之仁
历史上曾被诛灭十族的方孝孺
如果建文帝不自焚,就在龙椅上坐着,朱棣入宫后敢杀他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