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美二十四节气,让你一次看个够

 晟道文化资讯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首《二十四节气歌》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妇孺皆知,二十四节气的影响可见一斑

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世界“非遗”名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创的传统历法,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不可多得的瑰宝,上至风雨雷电,下至芸芸众生,包罗万象

节气·起源

始于春秋,确立于秦汉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国劳动人民通过对太阳、天象的不断观察,创造出了节气这种独特的历法,并一直沿用至今

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确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

先秦时期,人们知道了表示冷热和四季的几个主要节气:夏至、冬至、春分、秋分。于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

二十四节气在讲述气象变化的同时,也在讲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更是在讲述人类生存的基本法则

春季

春雨惊春清谷天

立春

乍暖还寒时,万物始复苏

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代表春天开始

在全国大多数地方,立春仅仅是春天的前奏,春天的序幕还没有真正地拉开

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

雨水

冰雪融化,降水增多

雨水时节,气温回升,降雨开始,雨量渐增,故取名为雨水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春雨中,草木开始抽出嫩芽,但此时还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景象

惊蛰

春雷乍动,蛰虫惊而出走

“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春雷过后,春耕开始,江南的小麦开始拔节,油菜开始见花

春分

草长莺飞,柳暗花明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分是平分的意思,表示昼夜平分。春分之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

春分时节,我国多数地区已经进入明媚的春天,辽阔的大地上,杨柳青青、小麦拔节、油菜花香

清明

气清景明,清洁明净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时节,天气晴朗,草木繁茂,天气明澈清朗,万物欣欣向荣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谷雨

雨生百谷,谷物茁壮成长

谷雨时节,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够茁壮成长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画上句号,气温不断攀升

夏季

夏满芒夏暑相连

立夏

夏季开始,万物疯狂生长

春天,是生的季节,夏季,是长的季节

夏,是“大”的意思,每年到此时,春天播种的农作物都长大了,所以叫“立夏”

小荷才立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满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

小满时节,麦类等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因此称小满

小满节气,除东北和青藏高原外,我国各地平均气温都达到22℃以上,夏熟作物自南而北相继成熟

芒种

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

芒种中的“芒”指的是有芒作物,如谷、黍等,“种”则指播种

“芒种”的涵义是这个时节最适宜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芒种一到,长江流域“栽秧割麦两头忙”,华北地区“收麦种豆不让晌”,是一年中最忙的季节

夏至

夏天来临

夏至这天,白昼达最长,日影最短,因此把这一天称作“夏至”。夏至以后,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

夏至,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开始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小暑

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暑,表示炎热,小暑为小热,但未到最热

小暑是相对大暑而言的,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

大暑

大暑伏天,雨热同季

大暑时节,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农作物生长最快,在此期间,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犹如一个大火炉

大暑期间,既炎热至极,又要防洪。此时,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抗旱排涝防台风的任务很重

秋季

秋处露秋寒霜降

立秋

禾熟立秋,兑现春天的承诺

立秋,代表秋季的开始,炎热的夏季即将结束

稻谷褪去绿衣,变得金黄,谷粒变得饱满,草木开始结果,进入收获的季节

处暑

处暑出伏,秋凉来袭

“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表示炎热的暑天即将结束

处暑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白露

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天气渐转凉,夜晚水汽凝结,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故名白露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进入白露,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

秋分

昼夜平分,碧空万里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平分秋季,所以称秋分

秋分后,我国开始昼短夜长,同时,我国南方真正进入秋季

寒露

露水已寒,将要结冰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白露时出现的露水,到了寒露,快要凝结成霜了

寒露时节,中国南北大地上,景观差异最大、色彩最绚丽。北方不少地方已是银装素裹,南方大地层林尽染,火红的柿子挂在枝头

霜降

天气渐冷,冷霜初降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已经凝结成霜

霜降杀百草,被严霜打过的植物,耷拉着叶子,一点生机也没有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冬季

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冬

蛰虫伏藏,万物冬眠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意思是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归避寒冷,冬季开始

小雪

气温下降,小雪轻盈

到了小雪节气,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地寒未甚”,下雪的次数少,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

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和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大雪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

“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大雪,表示仲冬时节正式开始

大雪前后,黄河流域一点渐有积雪,北方却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冬至

冬至大似年,家家吃汤圆

冬至以后,气温持续下降,进入数九寒冬,寒冷的冬天开始

冬至日,是白天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白天逐渐变长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小寒

人到小寒衣满身

到了小寒,预防严寒。小寒比大寒更冷,小寒节气正处于“三九”寒天,是一年中气候最冷的时段

进入小寒,年味渐浓,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等,陆续为春节作准备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大寒

岁末大寒,孕育又一个轮回

大寒,从字面理解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

在我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

交了大寒就是雪,明年又是丰收年

在自然的变换中

享受春夏秋冬

人们在时间的交替中生活

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

芒种播种,秋分收获

寒露添衣,冬至思归

二十四节气文化

早已沁入中华民族心中

不论你在地球上的任何国度

只要是中华儿女

二十四节气相随而至

了解二十四节气

传承中华古典文化

服务百姓日常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你认识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
农历二十四节气相关介绍
今日惊蜇,万物满血复活(4组)
03-惊蛰节气
二十四节气丨惊蛰
【文化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你知道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