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000多年前,黄帝和歧伯的生命科学观:精辟解密人类早衰和得病的根本原因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对后世中医学理论的奠定有深远的影响。它成书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在东汉至隋唐时期仍继续修订和补充,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今天我们就来简要概括下上古修道之人的四大标准,或许能为广大乐道的朋友们提供修道方向上的一些方向上的启示。

素问· 上古天真论》欣赏

(一)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子不过尽八八,女子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岁,能有子乎?

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上文大意概括起来包括男女生命各个阶段的不同“荣枯”状态;解答了人为何早衰的根本原因;并指出修身养性、摒弃不良贪念、执着对于生命存续的重要意义等。全文通过深入浅出的问答形式呈现,给人以深刻的修身养性的灵魂启迪。

0 1

为何半百而衰?

从前的黄帝,生下来就很聪明,年龄很小时就善于言谈,幼年时对周围事物领会得很快,长大之后,既敦厚又勤勉,及至成年之时,登上了天子之位。但黄帝好谦虚问道,于是,他向歧伯问道:

“我听说上古时期的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动作不显衰老迟钝;现在的人,年龄刚至半百,动作就已经衰弱无力了,这是由于时代不同所造成的呢,还是因为现在的人们不会养生所造成的呢?”

0 2

不贪不纵,洁身自好

歧伯回答说:“上古时期的人,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而加以适应,调和养生的办法,使之达到正确的标准。饮食节制,作息规律,既不妄事操劳,又避免过度的房事,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才离世。”

“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把酒当水浆,滥饮无度,使反常的生活成为习惯,醉酒行房,因恣情纵欲,而使阴精竭绝,因满足嗜好而使真气耗散,不知谨慎地保持精气的充满,不善于统驭精神,而专求心志的一时之快,沉溺于人生在世时的快乐,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所以到年过半百就衰老了。”

“古代深懂养生之道的人在教导普通人的时候,总要讲到对虚邪贼风等致病因素,应及时避开,心要清净安闲,摒弃杂念妄想,以使真气顺畅,精神守持与内,这样,疾病就无从发生。因此,人们就可以心志安闲,少有欲望,情绪安定而没有焦虑,形体劳作而不使疲倦,真气因而调顺,各人都能随其所欲而满足自己的愿望。”

0 3

朴实无华,排除诱惑

“人们无论吃什麽食物都觉得甘美,随便穿什麽衣服也都感到满意,大家喜爱自己的风俗习尚,愉快地生活,社会地位无论高低,都不相倾慕,所以这些人称得上朴实无华。因而任何不正当的都嗜欲都不会引起他们注目,任何淫乱邪僻的事物也都不能惑乱他们的心志。无论愚笨的,聪明的,能力大的还是能力小的,都不因外界事物的变化而动心焦虑,所以符合养生之道。”

“他们之所以能够年龄超过百岁而动作不显得衰老,正是由于领会和掌握了修身养性的方法而身体不被内外邪气干扰危害所致。”

0 4

早期 道家生命观

黄帝问道:“人年纪老的时候,不能生育子女,是由于精力衰竭了呢,还是受自然规律的限定呢?”

歧伯说:“女子到了七岁,肾气盛旺了起来,乳齿更换,头发开始茂盛;十四岁时,天癸产生,任脉通畅,太冲脉旺盛,月经按时来潮,具备了生育子女的能力;二十一岁时,肾气充满,真牙生出,牙齿就长全了;二十八岁时,筋骨强健有力,头发的生长达到最茂盛的阶段,此时身体最为强壮;三十五岁时,阳明经脉气血渐衰弱,面部开始憔悴,头发也开始脱落;四十二岁时,三阳经脉气血衰弱,面部憔悴无华,头发开始变白;四十九岁时,任脉气血虚弱,太冲脉的气血也衰少了,天葵枯竭,月经断绝,所以形体衰老,失去了生育能力 。”

“而男子到了八岁,肾气充实起来,头发开始茂盛,乳齿也更换了;十六岁时,肾气旺盛,天癸产生,精气满溢而能外泻,两性交合,就能生育子女;二十四岁时,肾气充满,筋骨强健有力,真牙生长,牙齿长全;三十二岁时,筋骨丰隆盛实,肌肉亦丰满健壮;四十岁时,肾气衰退,头发开始脱落,牙齿开始枯槁;四十八岁时,上部阳气逐渐衰竭,面部憔悴无华,头发和两鬓花白;五十六岁时,肝气衰弱,筋的活动不能灵活自如;六十四岁时,天癸枯竭,精气少,肾脏衰,牙齿头发脱落,形体衰疲 。”

“肾主水,接受其他各脏腑的精气而加以贮藏,所以五脏的精气充盛,肾脏的精气才能盈满溢泻。而当五脏功能都以衰退,筋骨懈惰无力,天癸以竭。所以发鬓都变白,身体沉重,步伐不稳,也不能生育子女了。”

0 5

生命中的小概率

黄帝问:“有的人年纪已老,仍能生育,是什麽道理呢?”

歧伯答:“这是他天赋的精力超过常人,气血经脉保持畅通,肾气有余的缘故。这种人随有生育能力,但男子一般不超过六十四岁,女子一般不超过四十九岁,精气变枯竭了。”

黄帝问:“掌握养生之道的人,年龄都可以达到一百岁左右,还能生育吗?”

歧伯说:“掌握养生之道的人,能防止衰老而保全形体,虽然年高,也能生育子女。”

后记:

◎当今社会很多人都在学养生,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改变自己的心性和思维是养生的核心。

◎我们自己有很多宝贵的传统道文化,需要我们去寻找、挖掘、研究、整理和弘扬,而不是总是觉得站在跑步机上或是吃几颗西式便捷“药剂”就能得到养生的真谛。

◎中国人的平均年龄大约70多岁,其中很多人活到了80-90多岁。即便如此,很多人步入老年之后其生活质量往往很差,甚至是身心长期处于痛苦的状态,故养生不应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也不是单纯依靠物质维持的养生。 (待续)

①岐伯,中国传说时期最富有声望的医学家,《帝王世纪》:"(黄帝)又使岐伯尝味百草。典医疗疾,今经方、本草、之书咸出焉"。宋代医学校勘学家,林亿等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表》中强调:"求民之瘼。恤民之隐者,上主之深仁,在昔黄帝之御极也……乃与岐伯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垂法以福万世,於是雷公之伦,授业传之,而《内经》作矣"视今传《素问》基本上乃黄帝问,岐伯答,以阐述医学理论,显示了岐伯氏高深的医学修养。中国医学素称"岐黄",或谓"岐黄之术",岐伯当属首要地位。

参考文献:

《黄帝内经∙ 素问· 上古天真论》部分

配图: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原文及白话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无名真人翻译)
《黄帝内经》素问篇 上古天真论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
上卷 素问篇 上古天真论 原文+译文
一千零一夜,探寻黄帝内经中的养生之道00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