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司深度」欣旺达:锂电模组龙头企业,3C电子新能源车驱动发展

一、公司概况

欣旺达于1997年在深圳创立,是第一家以”锂电池模组整体研发、制造及销售”的上市企业,目前是国内锂能源领域设计能力最强、配套能力最完善、产品系列最多的锂离子电池模组制造商之一,是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

欣旺达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模组研发制造业务,锂离子电池产业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可穿戴设备、储能、能源互联网、动力工具、电动自行车等领域。欣旺达产品还涵盖锂离子电芯、电源管理系统、精密结构件等。

公司从1997年成立至今,已走过20个年头。从早期手机电池PACK做起,先后切入全球知名消费电子企业供应链,经过长期研发和客户的积累,竞争力和产业链地位持续提升。随后基于电池领域的研发及客户优势,公司开始横向拓展笔记本电池pack、动力电池pack业务,纵向延伸至消费电芯及动力电池业务。如今形成了覆盖动力电池电芯及PACK、3C消费类电芯及PACK全覆盖的企业。

长期的厚积薄发与钻营创新为公司在行业内积攒了大量客户。截止当前,公司客户覆盖全球,消费电子客户包括A 客户、HOV、小米等全球著名厂商,动力电池也得到吉利、雷诺、小鹏、云度等传统车企及互联网造车新势力车企的广泛认可。

二、营收情况

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03.38亿元,同比增长44.81%;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7.01亿元,同比增长28.99%。公司近年业绩呈现稳健高速增长态势,2014-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速33.15%,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21.21%。在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态势下,欣旺达精耕细作,积极配合国际国内客户需求,市场份额逐步攀升,客户认可度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实现了公司收入、净利润的稳定增长。

三、业务情况

从公司产品结构看,欣旺达主要产品和业务包括消费电子电池模组、动力电池业务、手机结构件、智能硬件、储能系统与智能制造等。公司主营业务为锂电池模组,近些年在主营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实现对动力电池、智能硬件(无人机、VR)、储能系统、智能制造等业务布局,拓展公司业务范围,构筑综合竞争优势,实现主营业务的突破,推动公司持续成长。

消费电子的电池模组是欣旺达占比虽高的业务的业务。欣旺达是国内最早从事锂离子电池模组生产的企业之一。2017年欣旺达超过德赛电池,成为全球最大的数码电池封装厂。10年以来,受益于智能手机销量增长及份额的提升,公司消费电子电池业务持续保持增长,手机电池业务收入从2009年底2.66亿增长到2018年的128.64亿,增长近50倍。2019年,公司为3亿多支手机提供电池模组封装,占全球20%+份额。其中A客户、华为、OPPO、Vivo、小米等全球领先企业,公司均是主流供应商之列。未来随着公司优质客户全球份额占比的提升,手机模组业务有望保持稳中有升。

由于公司在手机电池封装市场已经取得较高份额,近年来开始发力笔记本电池市场。笔记本电池市场规模约500亿,2018年公司笔记本电池收入20.6亿,约占全球4%份额,具备较大成长空间。目前公司已经切入A客户、微软等客户笔记本电池供应链,未来将依托电池封装技术和客户优势,持续扩大在笔记本电池的客户群体和市场份额,有望复制公司在手机电池的成功路径。

从电动自行车至新能源汽车,从锂电PACK到电芯,公司动力电池业务高速增长。公司从2008年开始进行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研发,2011年上市募集资金投入动力电池PACK产线,依托公司在消费类锂电池模组领域的技术优势,以及在BMS研发上的竞争优势,首先在电动自行车市场取得快速突破,成为小牛科技、爱玛、沪龙、美尔顿等众多优质企业的供应商。公司随后逐步拓展至新能源汽车电池PACK,2015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批量供货,开始与五菱汽车、五洲龙、北汽福田、东风汽车、广州汽车、吉利汽车、欧辉客车等展开合作。公司通过电池模组及PACK与车企建立较好合作关系,并向上布局动力电池电芯。2018年公司汽车及动力电池类业务收入达到9.88亿元,2009至2018年复合增长62%,预计今年动力电池业务将高速增长。

四、笔记本Pack有望复制手机成功路径

纵观3C 锂电池发展历史,从上世纪70 年代到上世纪末,锂电池保持高速发展,平均每6 年有一次创新。然而进入本世纪,消费类锂离子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和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几无重大创新,虽然电池技术有较大进步,也有很多微创新,但从来没有过类似触摸屏或者显示屏等零部件行业那样的颠覆性技术创新。锂电池领域创新缺乏,成为消费类电子产品发展的瓶颈。由于锂电池发展工艺缓慢,技术难关难以攻克等问题,越来越无法满足消费类电子产品多媒体化、大屏化对电池容量的需求。电池技术发展减缓与电池的技术复杂性以及电池的重要性有关,目前尚没有哪种新式的电池可能替代锂离子电池,在这个阶段,电池行业的技术创新应该是渐进式的,而不是跨越式变革。在手机对电量需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增加电池容量是必然趋势。以苹果为例,2018年发布手机的平均电池容量比14年增长约三分之一。

消费电子的电池模组是欣旺达占比虽高的业务的业务。欣旺达是国内最早从事锂离子电池模组生产的企业之一。2017年欣旺达超过德赛电池,成为全球最大的数码电池封装厂,2018年公司智能手机Pack业务收入达128.64亿。为A客户、华为、OPPO、Vivo、小米等全球领先企业提供消费电子电池模组封装。公司作为全球消费电子电池Pack龙头企业,未来受益5G带动手机销量增长及电芯创新带来的价值量提升具有高度确定性。同时,由于全球优质手机品牌占公司消费电子电池封装绝大部分收入比例,随着智能手机品牌集中度的提升,公司在全球手机中的份额也将随客户品牌在终端份额的增加而增加。

作为3C 锂电池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电池市场也具有巨大市场空间。从全球出货量上看,笔记本电脑与平板电脑都已经过了“野蛮生长”的年代,根据TrendForce 数据,2017年,笔记本电脑出货量的为1.56亿台,平板电脑约1.63亿台。

传统笔记本多使用18650电池,这种电池是圆柱形的(直径18mm,长度65mm),内部有液体,由于其大电流的特性,还用于数码相机和电动汽车。然而随着笔记本电脑的轻薄化,绝大多数厂商放弃使用18650电池而转而使用聚合物锂电池。锂聚合物电池(Li-polymer,又称高分子锂电池)是指使用铝塑包装膜作为外包装的锂离子电池。这种包装膜由三层构成,分别是PP层、Al层与尼龙层,由于PP与尼龙是聚合物,所以这种电芯被称为聚合物电池。

公司在笔记本领域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台湾的新普、顺达;韩国松下、三星SDI、LG Chem;德赛、飞毛腿、比亚迪。其中台湾企业份额较高。与台湾企业相比,公司竞争优势明显,对下游客户有快速响应优势,盈利能力显著高于新普、顺达,笔记本业务增长也明显高于另外两家(新普、顺达处于停滞甚至下滑状态)。

从渠道上看,公司在手机锂电池原有的渠道优势使其能在产品发生变动时能够快速反应,更容易切入高端笔电客户。目前公司已经针对不同型号笔记本电脑开发多款专有产品,全面切入苹果、联想、华为、微软、戴尔、联想等公司。结合公司战略重心转移,我们认为笔电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3-5 年消费类电池领域重要的业绩增长点。

五、由数码电池PACK向电芯扩张

相比于涉及大量学科和对工艺技术要求极高的动力电池,消费电池的模组技术比较成熟,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消费电池PACK类似其他电子封装行业,都具有竞争激烈、毛利率低、下游厂商要求高的特点。

欣旺达基于在手机电池PACK深耕多年的经验,积极向上游消费电芯扩张。2014年,公司收购东莞锂威51%股份,向上游延伸至消费电子电芯市场。2018年7月,欣旺达以现金72,520万元收购郎洪平所持有的东莞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49%的股权,东莞锂威将成为欣旺达的全资子公司。

东莞锂威致力于锂离子电池电芯研发、制造和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科技绿色能源企业,是国内领先的锂离子电芯解决方案及产品供应商。东莞锂威生产的锂离子电芯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无人飞机、医疗设备、移动电源、数码相机、便携式录像机、电动工具等各种消费类电子产品。东莞锂威建有现代化全新厂房3万多平方米,配备有万级无尘车间及年产能3600万只以上的全新电芯产线,引进了大量行业领先的尖端化高精密检测设备和生产设备,拥有完善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此前,欣旺达拥有石龙仔工业园、光明工业园、欣旺达新能源产业基地等多个产业基地,其中石龙仔工业园、光明工业园已经全部投入使用,消费类锂电池模组生产线持续满负荷运转,生产能力难以满足未来客户的需求和公司的长远发展。东莞锂威子公司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位于惠州博罗县欣旺达工业园4、5、6栋厂房,投资金额30亿元,规划产能150万/天,一期已投产。

东莞锂威主要为欣旺达封装业务提供消费电芯,消费电芯占封装成本的50%-60%,因此提高封装业务消费电芯自给率的有助于提升封装的毛利和净利水平。2018年,公司消费电子封装业务收入149.24亿,毛利22.33亿,扣除锂威电芯部分影响后毛利约20亿,因此公司纯pack业务毛利率约13.4%。产业链调研得知,电芯成本约占Pack业务成本的55%,经测算,假如公司消费电芯自给率提升至50%,Pack业务毛利可提升至18.16%。

六、动力电池业务厚积薄发

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爆发,双积分制托底,孕育巨大成长空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过去五年在政策刺激和电池成本持续降低的背景下取得了高速成长,根据中汽协数据,2018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27万辆和125.6万辆,分别同比增长59.9%和61.7%。2019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1.7万辆,同比增长49.6%,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56.3万辆,同比增长58.7%,新能源商用车销量5.4万辆,同比下滑6.6%。今年起双积分制开始实施,7月9日,工信部发布《双积分》修订案的征求意见稿,将2021年~2023年新能源积分比例逐年上调至18%,预计未来五年新能源汽车尤其乘用车需求仍将持续爆发。

三元电池装机占比大幅提升,2019上半年达71%,高端三元动力电池供应仍偏紧。受益于新能源乘用车占比的提升,今年上半年我国三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21.2GWh,占比达71%,较2018年54%的占比提升了17%。磷酸铁锂电池装机8.06GWh,占比27%,由于新能源客车需求下滑,磷酸铁锂电池较2018年38%的占比下降了11%。纯电动乘用车主要为三元电池,今年上半年占比达94%,插电混动乘用车几乎100%选用三元电池。虽然我国动力电池整体产能过剩,但高端三元动力电池供应仍然偏紧。

动力电池前两强宁德时代和比亚迪遥遥领先,但第二梯队格局仍未清晰。根据高工锂电统计,2019年上半年装机总电量排名前十动力电池企业合计约26.43GWh,占整体的88.7%,较2018增加5.7%,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其中,宁德时代装机电量达13.71GWh排名第一,市占率46%;比亚迪装机电量7.38GWh,市占率24.8%。不过第二梯队的行业格局仍未形成,从2018年到2019年上半年,第3到10名之间在电池装机量上差距不大。目前国内动力电池下游新能源汽车的格局仍在经历激烈厮杀,而由于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极高,整车厂也有动力培育新的第二供应商,对于有望进入行业第二梯队的动力电池企业来说,当前正是进入头部车企的最佳时机。

从产能结构来看,头部动力电池企业正加快投产三元电池。2018年,国内动力电池TOP2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动力电池产能分别为31GWh和21GWh,按照目前的产能规划,预计2019年两者将达到45.9GWh和26GWh。第二梯队动力电池企业也都作了较为积极的产能扩张规划,并不断推进一线整车企业的定点工作,具有技术和成本优势的企业将有望抢占先机。

欣旺达在消费电池领域持续发展有着深厚的产业积累,且增速和盈利能力领先同行。公司作为国内第一批从事锂离子电池模组生产的企业,在消费锂电领域已有较深积累,由于消费类锂电和动力电池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和研发等多个环节有较强协同效应,为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发展奠定了较强的基础。而且,公司在消费锂电领域的发展速度领先同行,对比欣旺达和其在消费类电池领域主要对手德赛电池,可看出欣旺达过去十年内锂电业务收入增速显著领先于德赛电池,且双方的毛利率差距逐渐扩大。欣旺达具有优秀的锂电池模组整体开发与制造能力,我们认为在动力电池领域其有希望复制在消费类电池领域的成功。

欣旺达研发投入达到10亿元以上,具有行业领先的研发团队。欣旺达高度重视研发投入,2018年其研发投入金额达10.6亿元,增长64%。欣旺达拥有一批长期从事锂离子电池模组设计开发的高管和业务骨干,截止2018年底公司研发人员数量达5276人,占员工总数比例为25.52%,无论从研发员工总数还是比例都领先同行。公司的研发团队对锂离子电池模组行业的市场变化趋势、技术进步、公司生产能力、上游原材料性能及下游需求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将为公司电池业务发展持续保持竞争优势。

进入吉利和雷诺供应商体系,快速突破国内外主流车企。欣旺达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快速突破,多款配套车型进入推广目录。公司早在2015年就和五菱、北汽福田、东风、广汽、吉利等车企展开合作,近两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车企快速突破。2018年公司为东风、云度新能源、东风柳汽、小鹏等车企配套的十多款车型都进入推荐目录,大部分车型续航里程都在250公里以上,配套的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平均值也在140wh/kg以上。目前公司的量产的电芯能量密度达到215wh/kg,电池PACK能量密度已达到162wh/kg行业领先,符合2019年新的补贴政策,预计今年公司新能源汽车客户和配套车型仍将持续快速突破。

欣旺达进入吉利供应链体系,突破国内主流车企,今年动力电池将快速放量。欣旺达和吉利的合作由来已久,目前公司的动力电池已进入吉利帝豪的供应体系。吉利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国内居前,根据乘联会统计,吉利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5.4万辆,排名国内第5,其中帝豪EV这一车型销量达3.14万辆。2019年8月,吉利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4969辆排名达到第4,有极大的增长潜力。欣旺达进入吉利标志着国内主流车企的认可,与其它车企如广汽、长城等的合作也在积极推进,预计今年起公司动力电池将大幅放量增长。

七、储能业务与智能硬件有望发展

欣旺达积极发展储能业务。在电网储能领域:欣旺达的国家智能电网重大专项“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示范”项目(973项目)项目已全面进入工程建设阶段。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10MW级锂电池储能系统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已经完成6MW项目接入。此外,欣旺达还与广州供电局开展工业园区4MWh多元用户互动的配用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在南沙开展微网储能示范项目, 与山西省电力公司开展了风光储充微电网的项目应用,完成并交付了南极微网项目。在家庭储能方面:欣旺达在欧洲、澳洲、东南亚和非洲等重点市场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分销渠道,并完善了大客户合作开发模式。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方面,欣旺达参与了国家重大专项“梯次利用动力电池规模化工程应用关键技术”,在梯次利用电池的寿命、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方面展开研究。

欣旺达以向客户提供消费类锂电池为契机,加强与生态链企业的合作,满足客户的一站式采购需求,增强客户粘性,进一步深入展开全产业链客户的多领域合作,公司扫地机器人、电子笔、智能出行、个人护理和智能音箱等新兴业务全面开展。公司智能硬件业务收入2018年实现30.62亿,较2017年增长了307.63%。以无线充电的移动电源为例,欣旺达已开发出含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移动电源,并批量销售。公司全资子公司普瑞赛斯是世界无线充电联盟(WPC)世界无线充电联盟国内仅有的两家Qi认证认可实验室之一,同时也是WPC全球授权的14家测试中心之一,能够独立完成对无线充电产品的QI认证。2016在WPC全球Qi认证业务排名第一。

2018年11月28日,小米在AIoT开发者大会宣小米的消费级IoT平台已经连接了超过1亿台设备(不包括笔记本和手机)累计唤醒次数80亿次,月活跃用户超过3400万。深度切入小米智能硬件产业链的欣旺达有望迎来智能硬件业绩拉升。

智能硬件外包:ODM/EMS将是智能硬件的重要生产方式三星、OPPO、MOTO、LG等大厂的自有工厂因无法完全满足其产能需求,与ODM及EMS供应商的合作扩大,带动了行业ODM/EMS出货量的整体增长。其中,2018全年智能手机ODM出货量超过3.5亿部,占全球市场出货量24%。传统手机厂商对IoT的投入和布局有利于巩固自身硬件、内容及服务生态圈,赢得未来发展的先机,并提高用户对品牌的粘性。与市场需求相对应,传统ODM/IDH/EMS制造厂商们的产品品类也更加多元,开始从智能手机向IoT领域加速拓展。

欣旺达在主营业务上就积极布局智能制造,为提高智能硬件的制造提供条件。欣旺达合理规划生产管理模式,提供数字化工厂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建设了全自动高柔性自动化装配生产线、自动检测线、MES系统、大数据采集及分析系统等,打造领先的柔性化、智能化的制造能力和优秀的品质保障能力,为欣旺达迅速切入智能硬件市场提供了可能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欣旺达如何谋划动力电池发展蓝图---第一梯队蚕食70%以上份额
循规蹈矩二十年 欣旺达“疯狂”了一次
【高鑫检测冠名】欣旺达全面切入动力电池市场
动力板块再传捷报:欣旺达联手吉利配套生产HEV动力电池
挖掘锂电池行业热点
欣旺达:锂威迅速放量,动力电池开启新的成长曲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