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最美”的一首诗:回还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

从古至今,所有的古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来分类的。四字一句的叫四言古诗,五字一句叫五言古诗,七字一句叫七言古诗。

再往下,四言、五言、七言古诗又有绝句或律诗之分,比如七言绝句、五言律诗等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古诗基调。

不过就在今天,小编偶然间发现了一种非常有趣的古诗基调,那就是“回文体”。北宋朝诗坛上有名的吃货苏轼就曾用这种基调写过一首回文诗。

《题金山寺》

潮随暗浪雪山顶,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山径小,巷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晚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所谓的“回文诗(回文体)”,指的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即

“能够回还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

宋神宗熙宁初年,苏轼上书了批评新法的文章,却遭到了变法派的攻讦,于是自请外放,被任命为杭州通判。在赶赴杭州时经过镇江金山寺,于是一首名为《题金山寺》的回文七律跃然纸上。

《“寺山金提”》

轻鸥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晚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巷,小径山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顶山雪浪暗随潮。

如果说,苏轼的《金山寺提》是由低而高、由近而远地描绘金山寺所处的环境和黄昏景色的话,那么倒过来之后的“寺山金提”则是由远而近、由高而低地描绘金山寺所处的环境和黄昏景色。

在这首诗中,苏轼所用文字语言并没有很复杂,如果强行翻译的话,韵味也会显得十分干瘪。而且苏轼的这首诗,单纯的只是将他自己看到的金山寺附近所有景象全都描绘出来,里面有山有水,有云有桥,还有扁舟和渔火,并非是因为政治上的事而借景抒情,因此我们只单独品它的景色就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新作·隶书·《苏轼·题金山寺》
《题金山寺回文体·苏轼》原文与赏析
苏轼最高级的一首诗,顺读倒读都是绝唱,难怪会成为千古名作
苏轼最神奇的一首诗,顺着读是天亮了,倒着读是天黑了
回环诗,正读倒读皆成章句,老祖宗太有才了!
【图文】回环诗,正读倒读皆成章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