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愁温饱到跳广场舞的变迁

《从愁温饱到跳广场舞的变迁

作者丨张彬

这些日子人们到处在议改革开放40年,到处在传颂改革开放40年。40年不易,40年让人有了更多的回味。

我是农民的儿子,出生在农村,在农村长大。对于这40年,农村的变化,就像在昨天发生的事一样,历历在目。我家乡的变化,完全可以印证这40年的发展历程。

我是吃着信江河水长大的,信江河的儿子。那里有我美丽的家乡,还有那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我们村很大,600余户,3000余人口,全村一个村委会,8个村小组。据不完全统计,全村姓氏达50余姓以上,多姓氏杂住,村民们和谐共处。

我们村没有什么资源,人多田少山少。就连烧的柴火都非常成问题。小时候,一到夏天,我们村的草坪就聚满了锄草的人。把这些草锄回去晒干,就是我们日常做饭用的主要燃料。上小学的时候,放学回家要做的也是锄草。现在大都使用煤气或是电器,锄草生火20年前就基本消失得无影无踪。

人多、田少,但旱地较多,所以粮食问题就成了大问题。加上哪会儿自然灾害较多,粮食生产受影响就更大。靠天吃饭的农民,每天辛苦的劳作,还真不容易预测到天灾的来临。有时一年到头辛苦下来,颗粒无收那都不是假话。自然灾害的影响,也就使我们村基本上都是来自国家救济,每年都要靠着救济维系着生存。

旱地里能种些旱作物,如棉花、花生、红薯、萝卜、荞麦、粟、油菜之类的东西。解决些自给,补充粮食。现在大家吃的油都是特制的,很香。小时候,我们家榨的棉籽油,吃得喉咙很热,能偷偷的倒些在饭中,都觉得挺香、挺好吃。现在棉籽油可能没人会吃,就算送给人家,人家连看都不会看。

我们村产得最多的就是萝卜。由于土质原因,加上种子优良,生产的萝卜个大、水份充足,除了配以补足粮食不足充饥外,晒些萝卜条家用,更多的还是卖出去,补贴补贴家里。到了萝卜收获的季节,一辆辆大卡车到我们村上收购萝卜。由于田间道路不便于卡车行驶,卡车只能停在圩堤上。大人们拔萝卜,削掉叶子,小孩就把叶子捡成堆。然后大人将一担近200斤的萝卜挑上圩堤,卖给哪些收购的人。一斤萝卜的价最多不会超过2分,那是年份最好的时候才可以卖到的价,一般都是0.5分居多。一亩田再好的萝卜,也卖不到几个钱。可无论如何,卖了总还是能有几个收入。剩下的叶子,有些晒干做腌菜,有些就用来喂猪。

我从村里去当兵的时候,村里那么大,还没有一栋像样的楼房,青一色的破瓦房。条件好点的可能有砖块或石料砌成的墙,条件差的有些是土筑的墙,还有的就是用些枝条夹起来。村里还有不少的茅草房。

村里有台拖拉机,专门给村里犁田,有时候给大队搞运输。算是最养眼的交通工具。因此,村里只要来卡车,偶尔有些小吉普车来,对我们哪些小孩来说,简直就像是看到了稀世的东西。跟着车子跑,围着车子转,充满了好奇。谁家要是有个自行车,都觉得是特别好的。

全村找不到几台电视,只是条件相当不错的人家才会有,也只有14寸黑白电视机。看武打片基本上是挤得水泄不通,那可能就是当时最开心的事。

家家基本上都种田,每天路上、田地里到处都能看到忙碌的人。为了生活,就连很多小孩也不得不下田干活。

牛是最重要的耕作工具。每个小队都有统一的牛栏,一到雨天,牛栏内外有些连脚都下不了,又脏又臭。

村内道路都是些小路,全村也没有一条硬化的路面。平时倒也没事,下起雨来,就成了灾害。

有些体力和头脑的成年男子,就是靠卖缸之类的东西赚些钱。那是相当辛苦的活,挑着200来斤重的缸可能要走上大半天,甚至一整天,卖得出还行,卖不出还要挑回来,第二天再挑出去卖。因为此,只要一提起卖缸的人,十有八九就能想到是我们村的。

哪些年里,全村人都在挣扎着生活,都在为温饱愁碎了心。

40年后的今天。我已经不在村里生活好些年,父母离世后就少有回家。但每次回去,给我都是不一样的感觉。

一栋栋美丽的小楼房取代了破旧的瓦房,再也见不到茅草屋,就连矮小的瓦房也差不多快要消失。别说没人锄草,煤球都没有多少人烧,用气、用电已成了普遍。数字电视、电脑,还有家电也是农家常有的东西。智能手机,每家每户至少都是好几部。村内路面全部硬化,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

村里农田差不多全部流转,剩余劳力大都外出务工,现在田坂上基本上看不到干农活的人。富裕的村民买了自己的小车,有技术的农民带回技术,在村内办起自家小作坊。很多年轻人在外面做生意、办工厂,业务有些还做到了国外。每到春节,路上一辆比一辆高级的轿车,足以证明富裕后的乡亲们,已经在享受着富裕的幸福。

华灯初上,村里已是灯光通明,空闲地的广场舞音乐早已响起。吃过饭的村民三五成群,愉快的跳起了广场舞。

40年巨变,我看到了我们村庄的发展。我们村庄的发展,同时又见证着历史进程。这不是神话,但又被这些农民在好时代里,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成了神话般的生活。经常站在村头,目视着梦境般变化的村庄,我很自豪。

2018年12月19日

原 创 首 发

❀作者简介

★★张彬,网名,我悦我行,男,江西余干人,自由撰稿人,中国自然资源报社特约记者,发表新闻稿件百余篇,业余写作文学作品。


来源:我悦我行(微信号:zbklsh6688)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不妥,敬请告之)

本期编辑:张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代散文|回不去的故乡
博兴陈户张官:一个小村的变迁
山西有—悬崖绝壁上的村庄!全村仅有七户人家!堪称世外桃源!05
贵州从江: 友团村开展活动庆新春
发展农家乐成为经济新业态
河东小程子河村绽放幸福“四德”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