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家孩子》与家庭教育

旦增尼玛 - 永生不忘.mp3 来自内蒙古集宁新世纪中学 02:25

9月26日晚,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点献礼剧目——40级电视连续剧《国家孩子》在中央电视台八套首播。草原母亲和无疆大爱感动了无数观众,该剧自首播之日起就蝉联收视榜首。

10月15日,全剧在荡气回肠的旋律与意犹未尽的闪回中剧终。关于本剧,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国家孩子》导演巴特尔说,“这是一场拯救生命”的迁徙,这是段可歌可泣的传奇。这次“拯救生命”的迁徙,体现了家国情怀和民族担当,谱写了一曲相依相存的赞歌。该剧出品人、制片人、剧中徐世铎的扮演者刘晓峰说,这部戏与所有观众一起回顾“国家孩子”这段历史,是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也是一部家国命运的史诗。

而在我一个教育工作者眼中,看到的是《国家孩子》中家庭教育对个人成长乃至命运的影响。正如剧中国家孩子谢若水的母亲满都拉校长所言,“这些孩子来的时候是一样的,到了不同的家庭,这些孩子们就不一样了”。剧中强势、有主见、有正义感、不苟且、不妥协的满都拉校长这句话应该说是说对了一半。当年从上海及江南来内蒙古的这3000多名孤儿来自不同的家庭,遗传基因是不同的,这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不同。而更重要的是这些孤儿们6岁前的生存环境对他们一生人格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儿童人格形成的关键期是在六岁以前,这一科学判断来自于奥地利教育家、心理学家阿德勒,他在《儿童的人格教育》中明确指出,一个人在四五岁时,生活风格就大体上定型了,阿德勒提出过四种主要的生活风格,支配——统治型、索取型、回避型、对社会有益型等。

剧中的国家孩子阿藤花来草原时已超过六岁,我们无法知晓她过去的原生家庭情况以及在上海儿童福利院的生活境遇,但她个人的生活风格已经基本形成,从小会察言观色的黄小仙基本属于支配——统治型。她追求优越的倾向过于强烈,甚至不惜利用或伤害别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她在宝力格旗向阳红公社保育院中就在冷静观察,谁成为自己的领养人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于是她向保育员乌兰额吉学会了第一句蒙语,“我是您的女儿”。因此当她意识到公社书记苏书记是当时人群中最有身份、地位、权威的人时,她毅然扑进了苏书记的怀抱,成为苏书记的养女。在苏书记相对优裕的家庭环境中,黄小仙虽然已改名阿藤花、但她毅然很少顾及别人的情感与利益。从拂逆父亲心意,拒绝送通嘎拉嘎书包开始,到撕碎通嘎拉嘎奖状,在要强、狭隘、虚荣中结束了学习生涯。

而剧中苏书记虽然嫉恶如仇、公平正义、但对做为国家孩子的养女在成长中表现出的自私与狭隘,没有严厉批评、校正,而是以宽容、包容待之,于是才造就了民兵连中那个专横、跋扈、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民兵连女排长阿藤花。而只有在父亲落难时才表现出寄人篱下的无奈、无助,唯有在此时也才展现出一些人性的光辉,虽未对身陷囹圄的父亲落井下石、反戈一击,但依然为一点牛肉和大米委曲求全。而当遇到求学的机会,悍然以爱情为筹码逼迫同为国家孩子的朝鲁、通嘎拉嘎让出上学名额,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当父亲官复原职之后,阿藤花毅然放弃患难中的爱情,一头扎进权贵家庭的怀抱,攀上了所谓的高枝,而这也奠定了她在剧中的悲剧命运。通过婚姻赢得工作的她毫不珍惜工作,工作成为她的消遣,而昔日的爱情则成为她乏味家庭生活的调味品。因此,既不精心经营自己家庭,又不积极投身工作的她遭遇婚变几乎成为冥冥之中注定的命运。经历婚变、下岗的她选择了保险行业,开启了她的又一段投机人生,于是才演出了私吞回扣后的振振有词,为了推销保险时的不择手段。而利用朝鲁的善良,超出自己经济能力,为自己的女儿铺就了出国留学之路,即便在剧终之时,当面对别人梦寐以求而不得的上海家人、亲人时,她的表现与过去几十年趋利避害、自私浅薄如出一辙,不能带给她利益的亲情在她眼中一文不值。综观阿藤花的一生,阿藤花的原生家庭与幼时的成长环境对阿藤花的人格形成发挥了巨大影响,而在此后养父家庭中的骄惯与包容则更让她沿着自己幼时形成的“生活风格”收获了命运悲剧。剧终时虽然安排了她与朝鲁的结合,这与她在剧终前亲情回归、人性苏醒相关,这也给观众一个温暖的安慰。但这样的命运在现实生活中恐怕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身为国家孩子的阿藤花确实得到了草原人民无私的爱与关心,苏书记、乌兰额吉等都用草原般的胸怀给予她无尽的爱,但却都无法改变她的人生轨迹。

与阿藤花坎坷的命运相比,另一个国家女孩通嘎拉嘎因为生活在善良的乌兰额吉家中,命运则大不相同。原型即为伟大草原母亲都贵玛的乌兰其其格用她的大爱为通嘎拉嘎搭起了遮风避雨的家,甚至因为通嘎拉嘎而终身未孕。通嘎拉嘎在善良母亲的呵护、示范、影响下,通嘎拉嘎亦生性善良,总能为他人着想。虽然在恋爱上屡屡受挫,但终究善良无敌,最终收获了幸福的婚姻与家庭。

通嘎拉嘎成为命运的幸运儿毫不偶然。她年幼时虽经历家庭不幸、父母故去,甚至因 遭受打击而失语,但她有爱她如生命的仗义兄长,有视如己出的大爱额吉,有虽善专营但依然爱她如父的养父,生活在爱的氛围中,通嘎是幸福的。因此她的社会情感细腻而幸福,温情似水,因此命运才如此眷顾、青睐于她,她亦是剧中四位国家孩子中最幸福、幸运的孩子。

而剧中的谢若水是幸运的,但亦是不幸的,幸运的是身体孱弱的他得到了有大爱之心、怜悯之心的谢根杨及满都拉夫妇的收养,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不幸的是他遭遇了个性及控制欲极强的母亲满都拉,满都拉校长虽然是一位好校长、好老师,但她并非真正称职的妈妈,满都拉校长的强势造就了谢若水内心的懦弱。谢若水四年大学断绝联系的决绝与面对母亲始终坚决反对时的犹豫铸就了他令人惋惜的命运,他顾全了母亲的心愿与意见,而收获了无趣乏味的婚姻。虽然到剧终时,这段无爱的婚姻因责任而有了转机,但那绝不是爱,而是责任。没有爱情、没有子嗣的婚姻对双方均是伤害。满都拉校长在剧终前才给了儿子真正选择的自由,而儿子已经年近退休。满都拉校长对同样孩子进了不同家庭而有不同命运的慨叹,多半是对自己家庭教育成功的欣慰,而她却并不深刻了解儿子内心的伤痛与挣扎。谢若水的命运就在与母亲满都拉的遭遇中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命运轨迹。在剧终时与生身父母相见,已过知天命之年的谢若水终于为自己的命运做了回决定,但人生已不能重来,回望谢若水的一生命运,也是让人一声叹息。

剧中个性倔强、生性顽劣的朝鲁一生中始终坚持自己的生活风格,一以贯之。特别是他阴差阳错成为草原哈图大叔的养子后,哈图大叔的刚烈、鲁莽、仗义甚至有点粗暴对朝鲁的个性影响很大。正如哈图大叔所言,似乎朝鲁生来就是送来草原给他当儿子的,父子俩脾性相投,也因此造就了朝鲁的侠义之风与古道热肠,而这也正是成就他事业与人生的原因所在。有担当、有个性、有闯劲、公道、正直、正派的他凭着自己的一身肝胆闯出一片天地,而最终能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成为弄潮儿,也确实是性格决定命运的结果。

总之,四位国家孩子在剧中命运迥异,与各自的原生家庭、成长环境以及养父母家庭关系极大。正如编剧柳桦所言,他所关注与着眼的正是命运,他着力在剧中探索、塑造并回答人物的命运的发生、发展。剧中主人公的命运发展,涵盖了从人民公社、文革到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个人命运与时代激荡,可以说该剧“用人物命运折射出日渐繁荣、生机勃勃的国家命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家孩子》:看哭了、每集都会流泪……催泪成为这部剧的标签
近年经典的6部家庭电视剧,你看过哪一部呢?
株洲新凤凰高中校长徐琛: 俯下身来与孩子平等、真诚地交流——原生家庭(2/4)
他越爱这个女人,就越恨“张艺兴”,报复就越疯狂......
烂片女王、带资进组,被骂了15年的景甜,靠这部剧翻了身
湖南卫视热播剧,小司藤、瓦房再度同剧,共同演绎少儿时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