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屏读札记:岂曰无课,与子同钉


和善育人

(2020年3月1-31日)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各级各类学校将依次开学,我们的生活正在逐步恢复,渐入正轨。但过去并不等于遗忘,要对疫情防控中的家庭教育进行深入审视,期待以更理性的家庭教育促进家庭和谐,亲子进步,社会发展。

在各家“神兽”即将归山之际,我将“停课不停学”期间围绕“与子同钉”这个主题阅读串成了如下一组读书笔记,助力各位家长反思和总结“非常假期”的家庭教育,扬长避短,为又将到来的暑假“神兽”居家学习管理做好准备。

因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没有注明文章出处,仅供学习分享,感谢原创者的付出。、

非常假期 非常感受

去年三月,娃去学校,阿姨来扫地,我在喝下午茶。今年三月,家务是我,陪娃是我,“钉钉”还是我。

寒假路慢慢,有钉钉,不孤单。

网课打卡响钉钉,千呼万唤娃不起。天长地久不开学,此恨绵绵无绝期。

自从娃上网课以后,我已经进化成为千手观音了。没有什么我干不了的,也没有什么是我愿意干的。

现代社会的最大问题不是父母不会学校那点知识,而是父母在网课上根本镇不住自己的娃,只能送出去找别人教。

风在吼,娃在叫,老娘在咆哮。疫情期间,中年妇女可能得脑梗,可能搭支架,可能碎了后槽牙,但是不会得肺炎,因为她们的肺,是在天天吼叫中得到锻炼。

每天一吼锻炼肺,效果不错还实惠。每次辅导娃作业时,我经常希望外面飞驰而过的救护车是来救我的,我不是新冠病,而是心冠病。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一个超长寒假,我已修炼成身兼生活管理员、网管员、打印员、监考员、课程辅导员、体育教练员等数职于一身的超人。

并不是学生上网课才走神,而是上什么课都会走神的学生在家上网课。

我想象的网课,应该是:娃在那边忙忙碌碌,我在这边看看手机玩玩电脑。而现在却是:娃在那边看看手机玩玩电脑,我在这边忙忙碌碌。

“神兽”再不归山,妈妈怕是就要归西。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老公不给力,孩子不听话,宅家办公指令不断,生活一地鸡毛。钉钉、企鹅、微信,一会儿这个群,一会儿那个网,老妈已经变成不停旋转的陀螺。

别人家的孩子是永远不会让我失望的,我家楼上的钢琴小王子最近进步飞快,疫情期间他已经拿下三首曲子了,我现在一张口,哼出来的全都是他的钢琴考级曲。

现在才发现,学校是最可爱的地方,麻烦这场疫情快点过去,孩子们尽快开学,成不成才不要紧,主要家长想好好活着。是的,好好活着,已经成为中国家长的奢侈品。

网课下的中国家长已经只剩下一口气。能不能缓过来,就看学校啥时开学。每天一早醒来,我的灵魂三问:啥时开学?啥时开学?啥时开学?但开学的通知迟迟没有下来,所以我们家长只能继续陪着孩子将网课进行到底。

超长假期,家长经历着最严峻的陪娃挑战。在相对封闭狭小的环境下,高密度、高频率地相处相伴,一家人的生活作息很难保持规律,一日三餐快要榨干家长的脑细胞,孩子的玩具、图书、各种零碎儿好像怎么都收拾不完……最让人头疼的还要陪玩、陪读、陪吃、陪睡、陪看电视,甚至陪玩手机……家长纷纷感慨自己完全被家务和孩子淹没了。

抗疫期间,举国上下过着宅家隔离或半隔离的生活。家长本来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好好与孩子相处,享受亲子共处的美好时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段加强版的特殊假期带给亲子间的美好感受逐步减少,有的家庭甚至还出现了严重亲子冲突。不少家长希望孩子赶紧开学,孩子也盼望早点儿逃离。

上网课的时候,爸妈一点也不比孩子轻松。以前的娱乐活动取消了,电视不能看了,要玩手机必须得找个耳机戴上,且不能在孩子眼前晃悠。老爸还好点,老妈必须负责每天全家的饮食,还要打扫家里的卫生,就连进房间都要轻声慢步。每天孩子什么时候签到,什么时候打卡,作业什么时候提交都要了解得一清二楚,老妈真正成了陪读的书童和生活保姆。

非常假期 非常建议

此次疫情给了家长平时求之不得的大块时间陪伴孩子,这种社会重大事件中很多东西是无法通过教科书直接教给孩子的,家长可以借此机会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职能,从生活习惯的形成、自我管理能力的锻炼、感恩与责任感的教育、信息筛选能力的培养、生命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等各方面挖掘相关素材,从而收获一个更懂事、更成熟、更有责任和担当的孩子。

未来已来,“家庭教育”不应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潮头”一起退去,应该对非常假期的家庭教育进行重新审视,因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言行至关重要。

学习型家庭,是一家人“居家生长”的最好状态!

超长寒假拼的是爹妈,网课上老师对学生的控制力远不如在学校,难以做到时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及时给予提醒。这时候,家长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如果监督不到位,甚至和孩子一起合起伙来欺骗老师,孩子成绩必将落下。

家庭将成孩子全人教育最主要的场所。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传统的集中制、规模化、大一统、整齐划一的学习方式终将被颠覆。在网络平台、慕课技术、翻转学习等技术的强有力支持下,泛在学习成为趋势,在家学习势必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可供选择的基本方式之一。

人工智能时代,家长如何履行责任可能直接决定了学生成长的“空间”。

平时孩子都在学校,很多行为家长发现不了,现在每天厮守在一起,往往会把问题放大,这是亲子发生冲突重要原因之一。

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关系随着假期的拉长逐渐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往往是因为孩子在家上网课,家里没有老师,家长就承担了监督的职责,之前老师和学生间的矛盾,也变成了家长和孩子间的矛盾。

并不是所有家长都把网课当成是一种负担,相反,很多家庭反倒把网课当成了家长和孩子间沟通的桥梁,家长通过在假期中帮助孩子学习,让孩子看到父母'厉害’的一面,在更深入的相知相助后,孩子和家长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

在家中上课,对每个孩子和家庭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如果家长有足够的毅力和自省能力,以身作则,多探索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就会收获孩子的成长,反之则会出现“鸡飞狗跳”的场面。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陪伴,是父母花时间和孩子一起生活。围绕疫情期间学生上网课出现的亲子矛盾,根本问题不在于网课。学生和家长发生冲突,暴露的是家庭教育的长期缺失,以及对孩子自主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所以,如何在假期上好这一堂亲子教育课,这才是家长最应思考的问题。

作为家长,我们能做的,就是引导孩子正面看待网课,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到更多的东西,除了保证孩子的学习时间,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也是改善亲子关系的一个重要措施。

网课并不是洪水猛兽,在家长的正确引导下,我们肯定可以跟孩子共同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光。

家长管理孩子网课类型:

监管型:如监工一样,全流程、全时段对孩子无死角全覆盖监控、监管、督查,孩子没有一点自主、自由。

包办型:资料下载、网络调试、视频切换,时刻关注钉钉、微信、QQ群信息、打卡,孩子一点不操心,一切有家长代劳

唠叨型:“看你上课的样子,一点也不在状态”“只知道玩,作业做完了吗?”这些话挂在嘴上,一天说无数遍,让孩子感到厌烦。

二次讲解型:怕孩子听不好,学不会,自己先听一遍,然后再给孩子从头到尾再重复一遍,孩子觉得反正家长还要讲,网课听不听关系不大,效率低。

撒手型:孩子学不学,作业做不做,不管不问,大撒手。

协同学习型:与孩子一同观看时政新闻,平等交流对疫情看法,与孩子一道参加活动、游戏,开展亲子共读。

榜样型:家长在家作息、学习、读书、为人处事做孩子楷模,家长天天向上,孩子一定好好学习。

疫情期间,孩子和家长在家里相处时间很多,营造好的陪伴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免出现鸡飞狗跳的场面。

家长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多一些包容和理解,要学会让自己的情绪从合适的管道释放。

由于受疫情的影响,大人有时候也会出现焦虑、紧张等不适,家长也需要舒缓心情,这时候可以听听音乐、看看书,尽量不把负能量、坏心情传给孩子。

孩子居家学习期间,家长要顺其自然,多看优点,多发现特质。一来比较全面客观评价孩子,二来家长心里比较平和,就不那么较劲了。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成长和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放在更大的时空中去看,很多问题其实根本不是问题。

▲孩子居家学习,家长尽量做到三多三少

多商量少命令  比如提醒孩子该做作业了,可以这样说:到时间了,你是不是该做作业了?而不要直来直去地说:别看电视了,快去做作业!这样,孩子就会感觉你很尊重他,愿意听你的话。

多引导少训斥  其实,家长越是尊重孩子,孩子就会越尊重你,越注意修正自己的言行,将更加赢得别人的尊重。当然,具体情况还得具体对待,对于孩子的坏品行、坏习惯等,家长不必要委婉,但也不可采用训斥的方式,而是要既平等又严肃地与他谈话,指出其危害性,要求其改正,并订出一些惩罚措施。

多了解少窥探  孩子在家时间多了,有的家长开始打探孩子的“隐私”,很多孩子都特别反感家长偷听自己打电话等。实际上,家长应和孩子交朋友、多聊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尊重和信任,就会把父母当成倾诉对象,而不是保密对象。

孩子居家学习考验老师也考验每个家庭。和老师一起携手,才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段停课不停学的特殊日子。

面对这次疫情,每个人都活得不容易,害怕、恐惧、焦虑、紧张、烦躁……各种情绪袭来。虽然身为父母,并不表示这些人就因此脱离了现实,成为超人。他们不仅要面对自身的情绪,还要照顾家中的“神兽”,希望自己能够扮演好照顾者的角色,这将无形加重了自身的心理压力。

如果你的心情舒畅,和孩子们在一起时,他们会更喜欢你,你们之间更容易找到那种在一起的感觉。如果你心情不好,还要勉强去陪伴孩子时,就会因为心不在焉,失去和孩子此时此刻的链接。照顾好自己的情绪,是陪伴孩子的前提。

家庭生活要满足家人的各种需要。大人有大人的生活,孩子有孩子的生活,老人有老人的生活,合理的家庭生活要适合每个人,而不只是满足个别人。

网课时家长职责:孩子学什么、怎么学,是一个科学问题,家长要优先听从学校安排,孩子像平时上课一样按部就班地跟着学习即可。家长的任务就是提供条件、监督配合、反映情况等。

灾难面前,父母不要蒙住孩子的眼睛,而要准确地说明事实真相。网络时代信息满天飞,真伪难辨,需要父母不断提高媒介素养,引导孩子选择专业机构发布的真实准确的信息。

父母在孩子面前不宜怨天尤人,不宜悲观失望,而应该告诉孩子,只要有科学的态度和齐心协力的行动,疫情是可防可治的,一切都会好起来。

长时间居家需要丰富多彩的生活,父母要用心发掘居家生活的无穷奥妙,把被动宅家的生活安排成一段美好而受益的时光。

困境同时也是进行家庭教育的契机,家长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给孩子做好以下几种教育: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教育、自主管理能力的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感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生态环境教育、信息筛选能力教育、生命教育等。

▲孩子“居家学习”有5个关键点需要家长注意:消除假期综合征,把生活节奏调整到上学模式; 在家里布置出一个教室感觉的空间,营造学习的物理氛围;每日时间表、每周课程表,让孩子居家生活有时间节拍;手机使用要全家约法三章,大人孩子一起执行;一边学好功课,一边学做家务。

新冠肺炎防疫期间,家长不仅要关注培养孩子的各种让人烦心的技术性问题,更要超越性地反思那些也许不曾被意识到,但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深远意义的发展性问题。

长久以来,不少家长把孩子的学习看成学校的专属职责,家庭只负责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而疫情防控期间的居家学习,让越来越多的家长清晰地看到,学校和家庭都是孩子完整成长链的一环,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需要家校环环相扣的系统努力

家校合作要立足于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彼此教育弱势。家长需要组织好家庭生活,让孩子多参与实际生活,增加生活体验,为孩子在学校的理性知识学习打下经验的基础。家长还要注重孩子生活和学习好习惯的养成,以保证学校的教育效果能在家庭中得到延续。

▲非常假期,家长也要自我成长,越过能力鸿沟。应该说,几乎没有家长是完全准备好了才生养孩子的,几乎所有家长抚养孩子的能力都是在挑战困难中得到锻炼的。面临孩子的成长挑战,家长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需要学会控制情绪,需要学习教育方法,需要协调工作与陪伴孩子的时间。尤其在被动宅家的疫情期间,管理孩子的生活,带动孩子参与学习,培养孩子好习惯等,都是不小的挑战。家长先要从心态上不回避这个成长课题,行动上积极与教师合作、和孩子沟通,全家人携手协作,一定能带动孩子更好地成长。

停课不停学的网上在线教学现状,是学校教育应对特殊时期的一种非常态措施,迫切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要想孩子在家上网课有效果,需要兼具以下四个方面要素:孩子的自律性、课堂的吸引力、老师的责任心、家长的监督力。

孩子在家上网课,家长需要注意:进行心态调整,快速进入状态;制定鼓励政策,防止孩子拖延;帮娃建立信心,缓解学习压力;教娃拆解任务,克服恐惧心理;让娃承担后果,养成负责心态;谨防孩子近视,讲究方法方式。

真正的教育是从家庭开始的。这次灾难让父母在短时间内,实现了教育权力上的王者归来,利用好与孩子在一起的这段时光,组织好亲子共读、亲子游戏、亲子交流,是实现孩子弯道超车、亲子共同进步难得时机。

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永远不会有孩子的发展。

抗疫即将结束,“变革”刚刚起步。在一段时间内疫情打破了家庭教育的舒适区,迫使学校从教育中淡出,而家庭教育从幕后走到台前,让学生成长更多地变成监护人和学生自己的事情。虽然疫情期间家庭教育为主导的责任体系是无奈之下的应对举措,但已经留下了未来教育的基因。

居家学习的挑战,正是家校合作的突破口。抗疫期间,学校迅速组织教师在线教学,最大限度地保证停课不停学,在有限的条件下维护学生利益最大化。病毒肆虐和防疫压力激发了教育人的创新潜能,教师化身主播,墙壁成了黑板;家长成了助教,调试设备、打印、拍照、上传。家校合作是突破孩子居家学习一切屏障的锐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疫情居家21天,13岁女孩一个举动击败父母,揭露万千家庭的隐痛......
孩子住校的家长 要注意了!#家庭教育 #父母必读 #教育 #小学 #亲子教育
​【家教】疫情之下,这段难得的亲子时光如何度过|曾琴琴
怎样处理好亲子关系?——幸福家庭建设系列直播课之五
每天早教:让陪伴成为一种习惯,让育儿变成一种享受!
防控疫情家庭教育温馨提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