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三毛的一个噩梦
关于三毛的一个噩梦 (2008-08-09 15:13:13)

 (博主建议配乐)

    

    1991年1月3日,我至今记得那个难忘的夜晚。

    我还在读大学,依在宿舍的床上,灯很暗,有种特别的迷离感。

    头昏昏沉沉的,恍惚间,觉得自己面前出现了一片广袤的沙漠。亮黄色,太阳晒得沙丘似青烟蒸腾。

    我独自一人走着,不知为什么,我心里非常的难过,许多话哽在喉咙,无从谈起,喘不过气来。远处沙中有个模糊女人的身影,朦胧飘来。

    她好像发现了我,转身,向我慢慢走来。

    我紧张极了,期待地等。

    近了,我甚至看到她嘴角的笑。

    就在即将到我面前的时候,她的身影突然消逝不见。

    我惊醒了,一身的汗。

    1月4日上午打开收音机,新闻说:“凌晨,台湾作家三毛在荣民总医院以丝袜自缢身亡,享年48岁。”

 

 

  三毛的遗像,笑颜如花

当年,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大陆读者,都经由这张照片,与三毛第一次照面

 

    三毛说:“我是一个浪子,我喜欢这个花花世界”。我和她一样。

    行走是浪子的主题,三毛的一生仿佛都在行进中:重庆、南京、台北、西班牙、德国、美国、非洲撒哈拉、加纳利群岛……

 

 

   然而三毛是一个优雅的浪子

行走中的身影,永远是女性的、浪漫的

 

    多少年过去了,多少人和事从我们面前忽忽掠过,只有三毛在我心里的样子一点没变,永远是那么宽松的样子:吉普赛衣裙,深色浓重的眼线,黑发分成两把垂落的麻花辫,靠窗坐着,阳光照亮了她的浅笑。

    三毛,别样的女子,别样的精神,别样的人生,别样的诀别。她绝对不是一个美女,却有一把爽朗的生命时光,潇洒得让男人都汗颜。

    在台湾,我寻找三毛的踪迹,希望能够苦等到浪子的归来。

 

    少年三毛住在老厝,她瘦弱、执拗、叛逆、不合群。她喜欢独自到坟地玩泥巴,看宰杀牲畜惨烈场面。这种感觉让我不由想起在墓地吟诗的唐代“鬼才”李贺。

 

 

乖巧的打扮,掩不住眼中一点挑战似的光

 

    林安泰古厝,是台北市现存古厝中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古厝为仿明清单层二进四合院建筑,前埕有月眉池,我在池前广场徘徊,铺设压船舱用的红普石旁,好象听到三毛当年开怀的笑声,从燕尾式屋脊远望,天空一角,切换着少女三毛初萌的情愫。我想,《雨季不再来》里的那些生涩的故事,应该就是在老厝孕育的吧。

 

 

    后来的故事众所周知。青年三毛在女作家陈若曦的鼓励下,成为文化大学的选读生。

    文化大学坐落在阳明山,海拔460米,云山环抱,居高临下,因而被戏称为全台的最“高”学府。每年三至四月,阳明山的花季到了,三毛也有了自己纯真的初恋。山林环绕中,她苦苦追逐着心灵深处的爱恋。校舍红墙、绿瓦、古色古香,经年不散的云雾,宛如水墨。

 

   三毛的“淑女假象”

 

    不过,这里却是三毛的伤心之地,她等不到初恋的结果,曾经自杀过。

 

    中年三毛喜欢去海边,荷西去世后,童话般的爱情破灭了,沙仑海滩可助疗伤。

 

 

   三毛与荷西,遥远的撒哈拉小屋

    那个年代最没有争议的爱情标本

 

    台北西北20公里处的淡水,以大学、海滨、海鲜和日落闻名,曾受欧风洗礼。北海岸有三毛的二手海边小屋,30平方米大小,一扇窗面海,装饰是原木的颜色,古朴破墙而来。屋内卓别林的海报,书柜里的皇冠杂志,还保留着伊人的味道。

       只怕,沉静的环境,反而越发刺激滚烫的女人心灵。三毛曾说,那首轰动一时的《橄榄树》,并没有完全保留她创作时的初衷。那么,天空飞翔的小鸟、山间轻流的小溪,也许,都不是流浪远方的真正原因吧。

 

 

淡水海边小屋,这里的一切都还是三毛居住时的样子

 

    少年的我,课堂偷看琼瑶的小说,却将三毛的妙句抄在日记本上。那时的我,迷恋一帘幽梦的纯情,梦想与爱人走遍万水千山。 

    三毛为我们带来了东方和西方、现代与传统、心灵与世界的碰撞和交融,多少故事在行走中产生,多少爱情在行走中错过。可以当之无愧地说,三毛,是我们一代人的青春导师。

    三毛美艳异常。那是一个美丽中泼洒着粗粝的女人,一个浪漫到无可救药的女人,一个把爱当生命的女人,而仿佛为了让这美丽变成绝唱,三毛竟没能如愿找到厮守一生的爱情。年少的我是不会明白的 —— 三毛的爱实在太浓烈了,那是一种为爱倾注全部生命的追求,尘世中的男人,怕是没有几人能招架得住。

    三毛,一生情痴,遗恨几许?

 

    三毛去世后,我没有再做那个奇怪的梦,直到我也成了一个漂泊世界的旅行者。

    在一次穿越新疆鄯善库姆塔格沙漠的时候,看绿洲与黄沙相伴,飞鸟伴驼铃起舞,大漠孤烟中,猛一回眸,我依稀又看到远方有个瘦弱却坚定的身影,她这次没有回头,向前一直走着。我没有了痛苦心酸的感觉,浑身是一种想在天地间轻盈飞舞的冲动,仿佛又听到《橄榄树》的旋律在天际鸣响。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这个梦意味着什么。只知道后来,我的生活变得如此辗转而丰盈,那个梦和其它的梦完全不同,没有通常旁观一个故事发生的客观感觉,全是主观的镜头。

    可能在漂泊的感受上,我和三毛是相通的吧?

 

    让我们记住下面的文字:

    三毛,原名陈懋平,1943年3月26日出生於重庆。1962年在《现代文学》发表第一篇作品《惑》。出版散文集《结婚记》、《雨季不再来》、《稻草人手记》、《撒哈拉的故事》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撒哈拉的故事
书单|这本书告诉你,怎么把苦难的生活过的有诗意
點燈【撒哈拉之星-作家三毛的故事】
三毛:看得不顺眼的话,千万富翁也不嫁
北非的撒哈拉沙漠
三毛最打动人心的20句经典语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