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首届“图书杯”征文〗‖ 蔡永秀‖  读书伴我一路成长

作者简介

       蔡永秀,女,1990年毕业于山西长治市卫生学校,后进修于长治医学院本科,现供职于山西省平定县中医院妇产科,中师职称,爱好文学,在多家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并多次获奖

征文作品

读书伴我一路成长

蔡永秀

     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当你打开这部大书时,你会懂得什么是青春、爱情、友谊,明白何为理想、信念、人生,认识生活的真谛,人生的价值作为人类文明积累的书籍又何尝不是照亮人生漫漫长路的一盏明灯呢?它让你游历世界,认识社会,理解历史心衰,揭开自然帐幕,可以说,书就是科学的总结,智慧的源泉,生活的指南,给人以开启百科知识的万能钥匙。我所走过的人生道路都是和书相依为命的,是书在我失落彷徨的时候给我以理想信念希望,我正是在曲折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的。

      我小的时候,体弱多病,且性格内向,不喜欢和邻近的小朋友玩,常常一个人呆在家里面对墙壁发愣。家里人担心我会闷出病来,就给我买了几本小人书,有 《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等通俗易懂的故事书,我好像久饿的人得到了食物,如饥似渴地读着我为孔明的智慧神明而折服,为武松的忠勇侠义而惊叹,为孙悟空的斗志冲天而神往,只有六岁的我渐渐迷上了这个充满神奇的图书世界。不久,我就开始上学了,活泼有趣的学校生活对我的爱好没有太大的影响,我甚至更入迷了,我从家里带上小人书到学校让同学们看,有时候正看到好看时,上课铃响了,我坐在座位上,心不在焉,忍不住把书放在课桌下偷看,不料被老师发现,书被没收人被打,有时告给家长,再吃一顿训面条,好在对课外书的偏好增加了对语文的兴趣我的语文成绩一直很好,作文常常被当做范文,有一篇作文还上了报,这都是得益于好读书。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书的渴求也更炽烈了,可惜囊中羞涩只好望书兴叹了,感谢当时新华书店的售货员,他见我是个爱读书的孩子,就允许我可以在书店里白看书 (当时的书店不是开架售书,看哪本售货员给你取哪本)。读书开拓了我的视野,陶冶了情操,坚定了信念,书逐渐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成了我最好的,甚至是唯一的伴侣。

     中学以后,我对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不再满足于那种红火热闹的通俗故事,我开始接触各种名著,古典的,现代的,外国的,中国的,特别喜欢富有哲理性,饱含沧桑感的文史书籍当然读课外书不能影响了我的学习,我的功课还是挺不错的。我对书有一种神秘的崇敬感,无论是课本还是课外读物,我都十分珍惜,倍加爱护,又包书皮,又加书套,惟恐弄脏磨损。每当发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总想据为己有。为此,把攒下的零花钱都花在了买书上。为了读书,还做了几件引人发笑的傻事。记得有一年的中秋节期间,一位同学从外边买回一本小说,是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当时正在风行侠义小说,我们大家都想看,可是这个同学比较小气,不借给大伙儿看,我十分焦急,以致彻夜难眠,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我把家里过中秋节给分下的三个月饼给了那位同学,换他的书来看,总算达到了目的,别的同学还很羡慕我。高中时,我又迷上了武侠小说 (特别是金庸的),可惜当时正式出版的还很少,出现了一种一回一小本的盗印本,我搞到一套《射雕英雄传》,一回一本,共四十本,故事引人入胜,我很快就读完了,我的几位好朋友读了觉得不过瘾,都想自己也拥有一本,我就大方一次,把书借给他们,各自分工,进行抄写,垫上复写纸,每本抄一遍可分成四本,然后再装订成册,一人一本,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书还没抄完,出版社就已正式出版了,我们几个感到失望,扫兴得很,但这并不能减弱我对书的嗜好,关键时刻,这种偏好还甚至影响了我的人生道路。

     高考时,我本来考中的是外语系,但是我却改成了中文系,还是因为我喜好文史,愿能多读。几年后,我参加了工作,挣上了工资,有了属于我自己的钱,我这个人,一不吸烟,二不喝酒,严格地讲,没有什么癖好,就只是对于书籍,有那么一点感情,工作之余逛书店,看书,买书,成了一种嗜好,甚至有些上瘾,本地书店店小且书少,有些书不易买到,我就利用出差到外地的机会,多跑几个书店,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省委党校学习期间,功课不紧,常有余暇,我几乎是天天到附近的书店里读书,到休息日就进市里到各类书店去淘书,无奈一介穷书生,哪有多余的闲钱买书呢?我只好节衣缩食,用节省下来的钱买打折书、旧书,两年的时间确实搜集到不少好书。有了家口以后,生活的担子重了,需要钱的地方多了,加之书价不断上涨,用以买书的钱是减少了,但是我对书的兴趣是有增无减,只是喜好有些变化,我更喜欢那种文字典雅隽永,寄寓人生感慨的抒情之作,那些揭示人生苦难,抗议社会不公的不平之作,能买起,我就买,买不起,就借着看,对书的种种呆气引来了家人的不理解,邻里朋友的笑话,但我个人以为,我之爱书,与别人喜抽烟喝酒是一样的,别人花在烟酒上的费用比我用于买书的费用要多得多,这仅仅是一个人的爱好不同而已。

     因为爱看书我也喜欢读报,上高中时我省吃俭用攒下几元钱订了一份 《语文学习报》,对我提高作文水平起了很好的作用,参加工作后,常常给报社投一些豆腐块,一次,《山西工人报》刊用了我的一篇微型小说《老同志》,给我寄来了十元钱稿费,尽管数目微少,但是我欣喜若狂,感受到了收获的快乐,增强了我的自信心,我投稿更加频繁,也不时有些豆腐块在报上发表,为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情趣。

     对书的嗜好,还激发了我对篆刻艺术的兴趣。我觉得一本好书,再配以一方古色古香的篆字藏书章,更加增色不少,我就开始学起了篆刻,为此买了专门的书籍、刻刀、印石等工具进行练习,几年下来,还有所收获,我自己刻了三方印石老明藏书”“晋明之书”“甘居室作为藏书章,手捧印有自己制作的朱红色篆字藏书章的精美图书,那种兴奋愉悦的感觉着实难以言表。

     宋诗人尤袤曾说书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的确,在我四十多年的人生旅途中,书籍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伴随着我,不仅点燃了我的生命,也照亮了我周围的生活世界,使我看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不断加深了我对世界与人生、历史与社会以及对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在我苦闷彷徨的时候,书还帮助我选择了人生光明路。几年前,家中发生大的变故,我带着年仅七岁的儿子生活,有一段时间,我意志消沉,痛苦难受,有一天,无意中看到一本《贝多芬传》,贝多芬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忍辱负重逆境愈坚的意志深深地打动了我。贝多芬遭受那么多的不幸,尚且能创作出许多名垂千史的世界名曲,我经受了小小的一点打击,又何尝不能忍受呢?我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可以说,书使我的生命再造。

    教育家叶圣陶说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书籍是人生真正的大学。没有书,就没有我的过去和现在,书,正在帮我走向明天,书是我生活的起点,也将是我人生的归宿,它终将陪伴我走完这漫长而曲折的人生旅程。

编辑:孙传海

征文启事链接

《纪实纵横》首届“图书杯”原创散文大赛征文启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谈买书、藏书之乐
谈谈读书与藏书的那些事
天下没有不爱读书的孩子
书多放何处
黄金屋
藏书家曲振明:与书籍对话乃人生快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