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海钩沉】郭春霞‖古罗马军团在金昌的传说

作者简介

        郭春霞,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人。自幼喜爱文学,视书如珍宝,读书如饥似渴,梦想当作家。在人生第一次需要做选择的三岔路口,没有选择喜欢的文学,而选择了一项自认为更有使命感的事业。参加工作后,除了天天书写工作文书,还需要不断的书写论文,一是为了总结工作,更重要的是为了晋升职称。  工作之余,也偶尔写一写自己和亲人的故事。

史海钩沉

古罗马军团在金昌的传说




郭春霞



2018年6月,我们姐弟三人陪父母亲自驾车去往河西走廊探古。

这次去河西走廊之前,父亲就说,在河西走廊上有一个地方,具体是一个村子,有古罗马人的传说,我们一定要去看看究竟?

我们查阅了资料,得知在河西走廊上的金昌市,有个骊靬古城,那里就是神秘的古罗马人居住的地方。

6月16日晨,我们从武威开车直奔金昌市的永昌县骊靬古城。

金昌,是甘肃省的地级市,地处河西走廊中段,为古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和河西走廊主要城市之一。自古以来自然条件较为严酷,是全国110个重点缺水城市和13个资源缺水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西部区自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因盛产镍被誉为“祖国的镍都”。

金昌地处内陆干旱区,工农业和城市用水主要依赖祁连山区降水和东大河源头冰雪融水供给。

远在4000多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金昌已有人类在此生息。

商周,为西戎牧地。

春秋战国至秦,月氏族驻牧于此。

汉初,属匈奴附属王辖地。

西汉,武帝起,先后置鸾鸟、番和、骊靬、显美、焉支等郡县。

元朝,设永昌路。

明朝,设永昌卫。

清朝,改为永昌县。

1981年,金昌市行政区域分为市区和永昌县两部分。

几千年的岁月,在金昌大地缓缓流过。也留下了许多传说。

我们开车到达骊靬古城外,远远看见道路两旁,绵延成片的薰衣草花海。

停下车,驻足观赏。

史料记载,公元前二世纪前后,世界上出现两大帝国,即东方的西汉王朝和西方的罗马帝国。

公元前53年,一支东征的古罗马军队在卡莱尔战役中几乎全军覆没。6000名杀出重围的将士,神秘地消失在亚美尼亚草原,消失在历史的沧海记忆里。18年后,在西汉王朝的版图上,骊靬县诞生。史料记载这个县是天子为古罗马人而设的。

2000年后,在中国甘肃河西走廊的蜂腰地带永昌县者来寨,发现一批身材高大,肤色深红、鼻梁高耸、眼窝深陷、头发卷曲、讲永昌方言的“欧式”中国人。人们戏称他们为“黄毛部落”。他们到底同消失的古罗马军团有没有关系?是否就是罗马人的后裔?为此,中外专家们在者来寨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工作,揭开了骊靬古罗马军团的千古悬案。

美国学者德效骞(1892-1969年)于1957年在伦敦发表的《古代中国之罗马城》的长篇论文中指出:2000多年前,古罗马军团远征失利,数千名将士突围后,几经辗转进入西汉版图,汉王朝在番和县以南10公里处的者来寨—今永昌县焦家乡骊靬村,专门设置“骊靬县”安置他们。

1989年初,西北民族大学关意权教授(1921-1998年)、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学者戴维哈里斯、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大学学者费维瓦谢尼金和兰州大学历史系教师陈正义等组成“骊靬研究小组”,展开对骊靬悬案的研究工作。

在中国史书上,《后汉书地理志》、《晋书四夷传》、《魏书西域传》、《魏略西戎传》和唐《通典》等书中,将“骊靬”有写作“黎轩”、“梨靬”、“梨键”,还有写作“力乾”、“力虔”的。

史书记载,(东汉)应劭日“骊靬”,大秦也,张掖骊靬县以西域蛮族而置;(东汉)服虔日:骊靬,张掖县名也,(唐代)颜师古曰:“骊靬秦国也。张掖骊靬县,盖取此国为名耳”。

我们又开车,进入骊靬古城景区。

停车后,首先印入我们眼帘的是新修建的罗马建筑群,在中间的亭台上,立有一圈罗马将士的雕塑,异域风情扑面而来。

还能见到古罗马人的后裔吗?我们向导游提出疑问。

导游爽快地回答说:“有的。我领你们去见。”她说:“景区停车场有位师傅就是罗马人后裔,不知道今天在不在”。

我们一听“有”,心情非常激动,赶忙随着导游去景区停车场。

导游朝着一位身材高大、结实、脸棠棕红色的中年汉子走过去,亲热地挎着他的胳膊,称他“大哥”,我仔细看,确定!这就是古罗马人后裔!高鼻、蓝眼、黄色卷发。

父亲看他不像汉族,就问他是什么民族,他回答“汉族”。父亲问询:“这个地方还有没有罗马人”?这位汉子干脆地回答,“没有罗马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笑了,他也笑了,指着停车场里展板,给我们讲述了罗马军团的故事,和罗马人后裔的今昔。我发现展板上的几张像片像他、他笑着认可了,就是他。

弟弟和这位罗马后裔探讨,那次罗马军团东征,是否就是著名的十字军东征?他想了想说,不是的,十字军东征应该在这次东征以后。

我们邀请这位罗马人后裔一起拍照留念。他也爽快答应了。

我们继续随着导游去往古迹址。

自西汉王朝在祁连山的照面山下设骊靬县,建骊靬城后,距今已有两千多年。骊靬古城遗址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现仅存残垣。古城遗址所在地骊靬村,原名叫者来寨,后来随着骊靬文化的发展,又将它改名为骊靬村,隶属焦家庄乡。村里有100多户,300多口人,其中部分村民属骊靬后裔,具有金发、碧眼、高鼻等欧州人种特征。

我们穿过新建的罗马结构城墙,进入绿树环绕的村落。村里鸦雀无声,特别安静,只有我们的脚步声。我们延着村里的砂石路,往里走,穿过一户户土房院落,聆听着历史的声音,途中仅先后遇见两位老人在村里行走,没有看见年轻人,也听不到孩童的戏闹声。村里显得空旷、寂寞、甚至有些冷清。

骊靬古城遗址位于骊靬村中心地段,20世纪70年代,古城墙周长约500米,高度约5至6米,城墙上宽2米。由于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到了90年代,仅剩一段残垣。现定为县级文物,建有围栏予以保护。

1979年当地村民取土时,曾挖出西汉时期的灰陶残片和汉五铢钱残片。

1994年,县政府在村中修建了骊靬亭,并立碑。

据记载,骊靬古城东北有昌宁湖,西北有宁远堡,骊靬古城遗址所在位置,是祁连山脉的第一个通道,为古城的天然屏障。骊靬古城边有者来河流过,河对岸有一座元、明时期城堡可驻扎百余名骑兵,扼守从祁连山进入河西走廊的通道。汉代烽火遂与河西走廊的其他军事设施相联系。

在西水皇附近的汉墓群,发现的遗骸具有西方人的特征,骨架一般长度180厘米,眉骨高耸,下颌宽平,门齿齐整,留在丝织物上有棕红色或黄色毛发。墓穴呈东西走势,头朝西。

目前,生活在永昌境内具有欧州人相貌特征的人约有200余人,主要分布在者来寨方圆30平方公里范围内,被当地群众称为“骊靬人”。

这些高鼻梁、蓝眼珠的村民都说当地话,均为汉人,但习俗有诸多迥异。在安葬死者时,不论地形如何,一律头朝西。村民们过年时都制作“比萨饼”。用发酵面粉制作“牛鼻子”馍馍。

2001年7月15日,中国中央电视台《直播中国》专题节目中向全世界公布骊靬人血样化验鉴定,具有46%的欧洲血统。

天眷永昌,让它见证了东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印迹。

今天我们走进骊靬,探秘古罗马军团的历史故事,终于解开了父亲心中多年的谜团

作品链接


【地域风采】郭春霞‖路过河曲,遇见白朴

【地域风采】郭春霞‖分不清的神木与府谷


编辑 孙传海



投稿注意事项

1.所投文章必须是没有在其他平台上发表过的原创作品。

2.作品内容必须健康向上,必须充满正能量,不得涉及政治敏感话题,不得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别人隐私,不得抄袭别人作品。文责自负。

3.本平台实施赞赏稿费制。文章获得的赞赏金额在20元(含)以上的,将其60%作为稿费。文章获得的赞赏金额在20元以下的,没有稿费。所有稿费都将在文章发表一周以后以红包形式发放,稿费发放以后再获得的赞赏,将不予发放,算是支持平台建设。

4.投稿前请加主编微信(wltzqsch,以便以后联系稿费发放等事宜。另外,给本平台投稿,请先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输入ID号关注平台(本平台ID:gh_e93717c94c46

5.

5.给本平台发稿,必须发作者照片和作者简介,否则不予发表。为使文章图文并茂,请作者尽量多发几张与文章相关的照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甘肃金昌生活有古罗马军团后裔?
消失的罗马军团与神秘的骊靬古城
高鼻梁蓝眼睛,一个村子都是古罗马人后裔!你知道在哪里吗?
古罗马军团流落甘肃骊靬?是闹剧还是确有其事 真相到底如何
骊靬古城
古罗马的最大悬案:克拉苏战败后,他的第一军团是否逃到了中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