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临床热点 | 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药辩证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EH)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进展性心血管综合征,可逐渐出现心脏血管功能和结构的损害,最终导致全身心血管危险升高,而并非单纯的血压度数升高。中医学将高血压归于“眩晕”“头痛”“风眩”“头风”等病症范畴。

中医证候诊断,可分为以下几类:

1.肝火亢盛证:

眩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本证的相关证候包括肝气郁结证。

2.痰瘀互结证:

头昏或头如裹,形体肥胖,面色晦暗,胸闷,胸痛,呕吐痰涎,心悸,失眠,口淡,食少,肢体麻木或偏瘫,脉络瘀血,皮下瘀斑;舌胖苔腻,或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脉滑或涩。

本证的相关证候包括痰浊雍盛证和瘀血阻络证。

3.阴虚阳亢证:

头晕目眩,头痛,腰酸,膝软,五心烦热,面色潮红,心悸,失眠,耳鸣或耳聋,健忘。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本证的相关证候包括肝阳上亢证与肝肾阴虚证。

4.肾气亏虚证:

头晕目眩,腰脊酸痛(外伤性除外),痉酸膝软或足跟痛,耳鸣或耳聋,心悸或气短,发脱或齿摇,夜尿频,或尿后有余沥或失禁。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本证的相关证候包括肾阴虚证,肾阳虚证.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提出的治疗策略,对于轻度高血压,首先调整中医药治疗,再添加一种降压药物;中度高血压,起始中西医结合治疗,逐步调整降压药物;重度高血压,尽快调整降压药物后,再添加中医药治疗。

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高血压,如女性高血压、应激性高血压、清晨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假性高血压、运动高血压、餐后高血压、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等,多辨证为血虚肝亢(常见于中青年或女性)或冲任失调证(常见于围绝经期),常导致血压不稳定且容易伴随着情绪变化而波动,以头痛、头晕、眼花、心烦易怒、失眠多梦、两胁胀痛、舌质红、脉弦细等为辨证要点。

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n=992)和Meta分析结果均表示:养血清脑颗粒可显著改善常规降压治疗患者头痛的强度、发作频率与发作时间,同时减轻头晕、心悸、胸闷、眼睛干涩疼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养血清脑颗粒还可降低高血压患者的24小时、白昼和夜间平均血压,并降低了白昼和夜间收缩压变异性,恢复血压昼夜节律,从而有利于控制血压波动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辨证治疗
治疗高血压,三大国医邓铁涛、郭子光、张镜人各有绝招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验案举例
74 高血压病
唐蜀华治疗高血压病经验撷粹
滋阴疗法在高血压病中的运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