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妙饮·酒礼探考-汉】以礼治国: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userphoto

2022.02.05

关注

礼之用,和为贵,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作为我国风俗礼仪形成的重要阶段,汉朝十分重视礼仪。高祖刘邦近酒徒而远儒生,爱饮酒却不喜章法。

英雄之饮中的酒天马行空、决断排难而无往不克。汉初饮酒无尊卑礼数,完全随顺己意,往往导致秩序紊乱。

陆贾曾与高祖辩论,“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即简明扼要的述说了治理国家需要“礼法”的道理。
在叔孙通制定的礼法下,岁朝大典上没有一个行为失当的官员,高帝感慨道“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之后武帝依据《六经》展开'礼教',将饮酒纳入繁冗的礼仪之中。
那您知道汉代酒宴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吗?

0
1
饮酒步骤

在礼仪的约束下,饮酒也包含着复杂的步骤,简单来说就是拜、祭、啐、卒爵四个步骤。在宫廷宴饮中,官员饮酒前要向皇帝跪拜,在民间则是主人和宾客相互跪拜,是”礼“的一种表现。

饮酒当中的”祭“和祭祀并不相同,祭祀过程中的倒酒是最后一步,但在饮酒中,需要先倒一部分酒在地上,以表达对于大地生养的感谢。

0
2
敬酒礼节

汉朝人敬酒通常包含献、酢、酬三个步骤。客人都入席后,为表礼貌,主人要先为客人们斟酒,根据客人身份的尊贵程度依次斟酒,最后再为自己斟酒。斟完酒后,主人要站起来向宾客们敬酒,这个过程就被称之为“献”。

主人敬完酒后,客人再到主人跟前向主人敬酒,这就是“酢”。喝完客人的敬酒后,主人将酒杯中倒满酒,然后自饮,主人开始饮酒后,客人也跟着饮酒,这就是最后一步“酬”。

0
3
座次有序

亲疏有别、尊卑有序作为汉朝礼仪的核心思想贯穿了汉朝的饮酒风俗。汉时,人们通常采取席地而坐的方式,在酒席开始之前,主人先在地上铺上一张“筵”(即较大的坐具),再根据客人的身份在“筵”上加”席“,席加得越多,也就说明客人的身份越尊贵。

作为最为人熟知的一个楚汉之争情节,鸿门宴除了是一场政治博弈外,也是一场酒会。秦末汉初关于酒的一些礼仪逐渐开始成型,从鸿门宴中,我们就可以窥见当时酒会中座次安排所体现出来的“尊卑有序”之礼。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东最尊贵,其次是南,然后为北,最次的即是西。

-天朝礼乐-

天朝礼乐 音乐: 骆集益;周志华 - 榣山遗韵

                                                       

-以礼治国-

“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礼治,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主张的学说

发展到汉朝,体系更为完备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足以看出礼治儒学在汉朝的思想统治地位



  礼治之人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品中国文化】酒文化之繁复的酒礼文化(三)
中国酒文化(转帖连载5)——中国的酒礼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看朱元璋如何用「乡饮酒礼」教化万民
中国酒文化中的酒礼
酒桌礼仪:挡酒、劝酒、以茶代酒
以酒会友,推杯换盏,这些讲究不能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