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实地探访河南版“小汤山”——郑州岐伯山医院,内部环境令人震撼!医院名字原来有这样的渊源
userphoto

2022.05.08 河南省

关注

文/河南商报记者 张成诚 王蒙

大年初三,郑州市新型冠状病毒隔离病房在郑州航空港区火速开建,被网友称为河南版“小汤山”。

经过10多天的紧张建设和医疗设备安装,原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港区医院如今已经脱胎换骨,迎来了它的第一批226名“战友”,并将于2月16日正式接收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2月13日上午10点,宝姨宝舅来到被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病医院实地探访,新设立的“郑州岐伯山医院”红色标牌首先映入眼帘,这便是它以全新面貌示人的新名字。


为啥叫“岐伯山”?岐伯是谁?“岐伯山”在哪里?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岐伯山的故事......

新名字“岐伯山”,背后原来有这么深的渊源


岐伯到,疫情除。岐伯,是中国上古时期著名的医学家,道家名人,精于医术脉理,名震一时,后世尊称为“华夏中医始祖”。

岐伯山位于新密市苟堂镇南部,在方沟村与槐树岭交界处,与巍巍具茨相比,它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山岭。但岐伯山的名气却十分大,相传它是黄帝召集天下名医开展医药研究的基地,是岐伯著书立说、创《黄帝内经》的地方,是中华医药之源、医学圣地。

宋《路史》载:“古有岐伯,原居岐山之下。黄帝至岐见岐伯,引载而归,访于治道。”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便是以黄帝和岐伯答问为主要形式,以黄帝和岐伯之名所著。它创立了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成为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

因《黄帝内经》为黄帝和岐伯所作,又称“岐黄家言”,中医术又称为岐黄之术,从事中医业者称为“岐黄传人”。可以说,岐伯山与郑州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在郑州航空港区建成的河南版“小汤山”医院,最终以“岐伯山”来命名也就不难理解了。

宝姨宝舅实地探访:岐伯山医院到底长啥样?


岐伯山医院有多大?
据介绍,该院总用地面积29419.46平方米,新建建筑面积12893.43平方米。宝姨宝舅探访整个医院大概需要花费20分钟,每个病区之间都要经过数个通道,多层防护门,如果没有专人引导,整个医院新建病房区域像一个迷宫。


郑州岐伯山医院是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设计基础上的进一步优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许金生介绍说,该院区虽然建设时间短,但是接诊区、负压病房楼、ICU、医技楼、网络机房、中心供应库房、垃圾处理暂存间、救护车洗消间等模块样样齐全。

医院设计按照“洁污分流、医患分流”的理念,将整个新建院区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医护人员专用通道和病人通道,配合零压清洁空间到负压病房的通风系统,按照严格的感染控制流程,最大限度避免交叉感染,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
有何特别之处
许金生介绍说,岐伯山医院和医院普通病房最大的不同在于,每个病区都设置了两条通道,“一条是患者专用通道,另一条是医务人员工作区域,这样可以避免交叉感染。”



目前病区内患者床位共287张,其中普通病区260张,疑似病区17张,重症病区10张,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胡和平介绍说,“同时还设置有多个辅助科室,具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条件。”

多种先进医疗设备,最大程度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医院西南侧为接诊观察区,共设立17个独立的单人房间。


病房空间虽算不上宽敞,但各类设备配备都已经非常完备。除了病床以外,还配备了独立的卫生间和热水器、液晶电视和一台智能平板电脑,每间病房的柜子上,还都摆放了一盆绿植。


病床旁的床头柜上,摆放着一台平板电脑,上边清晰的记录着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各项生理指标,只需轻触右下方的红色按键,就可以与不远处的护士站取得联系。


此外,每间病房靠近医务人员通道侧都配置了一个双开门“传送口”,据了解,该设备主要用来给患者传送药品、食物等。“为避免交叉感染,一侧窗口打开时,另一侧自动闭合。”许金生说。

沿疑似病区向东,就进入了负压病房楼,楼内共设置4个病区,可以容纳260张床位,每个房间可以收治2位患者。


在护士站内,有一块实时体温检测显示器连接整个病区,一旦有患者体温出现异常,该检测设备就会自动报警提示。

为减轻医务人员工作负担,每个病区都配备查房车、移动远程会诊系统和一台自动配送机器人。“自动配送机器人,在设定好路线后,会自动将医务人员所需要的药品、设备等配送到制定位置。”


“减少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直接接触,最大程度降低交叉感染风险。”许金生告诉河南商报记者,有需要进行会诊的患者,值班护士会将移动远程会诊系统送至病房,专家可以通过这些设备清楚的掌握病人的基本病历信息,并和病人“面对面”进行对话,问诊。

医院最东侧设有一个能容纳十张床位的ICU重症监护室,重症监护室不远处检验科内,两台大型CT设备已经配备到位,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


宝姨宝舅注意到,相对于普通病房,监护病房略显拥挤,整齐的陈列着呼吸机、ECMO等多种医疗保障设备,未来这里将会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ICU配备了15位医生和35位护士,接诊后将对重症患者进行全方位治疗,尽最大努力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许金生说。

宝姨宝舅探访手记:
探访结束,这里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相传岐伯是上古神医,曾在中原遍尝百草,救死扶伤;轩辕黄帝拜岐伯为天师,精研医术,二人谈医论道之内容后成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岐伯之术,专克病毒。

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河南人用智慧和汗水,用时17天搭建了郑州版“小汤山”医院,并赋予了它“岐伯山”这个充满寓意的名字。

整个探访流程虽短,走出病区,宝姨宝舅还是被深深震撼,震撼的是短时间内这一个个整齐的房间、需要多少人不分白昼的忙碌,震撼的是每一处细节都被考虑得如此周到完备。

探访当天,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62名医护人员和来自郑州市二院、市三院、市中心医院、市中医院、市骨科医院、市七院、市九院、市妇幼保健院等8家医院的64名医护人员,共计226人正式入驻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病医院(郑州岐伯山医院)。

未来,这里将成为河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座“堡垒”,首批226名医护人员将化身“岐伯”,用必胜的热血和冷峻的理性向新型冠状病毒开战。
今天,我们把岐伯山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明天,孩子们也可以把岐伯山医院的战疫故事,讲给更多孩子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直通疫情防控一线】记者探访火神山医院病区
雷神山医院普通病区关舱,最后一批援鄂医疗队员撤离
河南版“小汤山”正式命名,背后有这层含义!
隔离病区的特殊“战疫”:48小时诞生一个重症医学科
《郑在战疫》⑤|被“德尔塔”纠缠的人:得知确诊慌了神,病房中寻找生活节奏
白衣执甲!他们说,这是入党以来最自豪的一次“优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