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通治一切虚劳的方法,分享出来愿你安好。
userphoto

2022.05.11 河南省

关注

所写内容来自于本人的内政自觉与临床积累。本职工作是满大街卖豆腐,暂时还能养家糊口,所以不营销不带货不做任何商业合作。半路出家无师自通无医生证,所以不网诊不开方。写东西不求名利,只求心安。

何为虚劳?

脾肾皆虚者!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之前讲过人体运化食物吸收营养功能的统称都叫做,而人体存储能量、气血津液物质的作用都叫做

运化出来的气血津液在身体日常消耗掉一部分之后剩余的存储起来,就叫做肾的收藏。而肾收藏的一些物质反过来又会帮助脾运化食物产生气血津液,这是一个正向循环。

所以,如果脾虚了运化能力出问题了,但是肾还有收藏,功能性是正常的。那肾会来回填脾,调理起来相对是容易的。所谓先天不倒则后天不灭。这相当于一个人失业了,但是银行还有存款,可以先维持生活,然后等找到工作后就又恢复了正常的经济循环。

反过来,如果肾虚了身体收藏的被掏空了,但是脾的运化能力还好,那可以通过脾胃消化的气血津液,甚至吃一些补肾的食物慢慢的再把肾收藏起来,这个也可以调理。这相当于一个人家里的存款没有了,但是还有一个好工作来维持正常的开销,慢慢的可以通过省吃俭用,再把存款积累起来。

但是!

如果脾和肾都虚了呢?这相当于一个人工作丢了,存款还一分钱也没有,那就比较难了。

再如果,这个人在没有工作和没有存款的前提下,连基本的工作能力也没有了,这才是最难的。

这其实就是虚劳。

脾虚运化无力,肾虚没有收藏,而身体脏器因为没有足够的气血津液濡养,所以各脏腑的功能也下降了。气血津液就会更加的没有来源,各脏腑功能就会再度的下降,气血虚了后还会生淤,淤久了还会化实。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

所以我接触虚劳的人,我问他(她)哪里不舒服?经常会收到这样的回答“哪都不舒服,全身没好的地方”。

气血虚则行动无力,脾虚则腹胀厌食,肾虚则小便频数畏寒肢凉,血不养肝则烦躁易怒筋挛肢硬,血不养心则心慌心悸多梦易醒,脾胃不运则生湿,湿重则身重体沉大便溏稀中焦不通,中焦不通则下降之路被阻,上焦则生虚火咽痛口疮入睡困难,上焦火不下行则下焦空虚,下焦空则肝升无肾精之源则生肝火,肝气横逆脾胃则打嗝胃痛,相火不降肾精无源则手脚心热。种种症状举不列举,皆因脾肾之虚逐渐而生。

自古以来,虚劳之病最为难治。今人更难于古人,古人虚劳多为营养缺失为主,所以肾气丸,建中汤,资生汤,薯蓣丸等等都以山药,地黄,饴糖等补益等滋腻的营养品为主药。而今人之虚并非营养缺乏,而多为纵欲过度,饮食不节,情绪伤神等问题导致了身体能量掏空,脏器机能早衰。所以现代虚劳者首先要调整饮食和习惯,提高思想境界控制欲望。否则神医降世,神药仙方也难奏效。

虚者,多以补药,可此时,补药难用,虚不受补。

如用补肾阴之药又多为滋腻之品,如熟地,海参等药,皆难通过脾胃运化,因脾胃也虚,强行用药反而生湿邪。

而其补肾阳之药更不可用,如附子,肉桂之流,肾精已虚,用肾阳之药,如在水已见底的锅下又放一把火把最后的水快速蒸发,短期内貌似可见效果,但如杀鸡取卵,不能长久。而肾精一旦耗空,症状怕会反而加重。

而用补脾运中之药,因肾阴已伤,肾主一身之阴,则脾阴亦伤。如用干姜,甘草等运中之药,脾阴未伤,则效果立见。如脾阴已伤,强行用运中之药,则会出现胃痛灼烧,痉挛身麻,手脚发烫,热利腹痛等症状。因中焦已无阴液,运中之药如火,不灼阴液则灼脏器。

虚劳者,气血皆虚,一切行气动血之药,不可重用。行气之药本为用气运气,越运越少。行血之药本为动血消血,越消越虚。

所以,虚劳之法,必应缓缓图之。当今医者不懂其中原理,见虚者症状多变,则开十几味甚至二十几位的大方,以求面面俱到,方中有补有泄,有行有清。用后不但无效,反填症状。然真正虚劳之人,清泻行只可一样一样的来,亦不能大补。因气血虚弱,不受重力。

而补虚之药也应多用食物少用草药,草药之补多为使其气血津液的转化加强,而食物之补才是真正补阴补精。否则人为何不可用草药代替食物充饥补血?

虚劳之病人,总分两类。

一为自小素体虚弱,虚劳乃是先天所带,这一类人先天禀赋不足,脏器不如常人粗壮耐用,所以气血生化,功能运作皆不如常人,如已过发育年龄,脏器已成,则相对更为难治

二为后天所形成的虚劳,先天禀赋并无问题,此类人相对第一类人调理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但无论哪类人,调理虚劳的前提首先要正视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比如认为自己始终没有效果是没有遇到神医开出神方,要知道虚劳之病并非一朝一夕仅靠一个方子就可以治愈的。其次要认识到人体脏腑脏器是会随着年龄耗损的,即便身体开始恢复,甚至已恢复到同龄人的水平,但想回到曾经紫醉金迷夜夜笙歌的生活是不可能的,如若过界即刻会被打回原形。再者就是要调整好情绪和心态,病者过也,不但是身病更是心病,以往的世界观价值观是否值得推敲,应多看儒道佛的书籍建立正确哲学修养,心态自然放正,情绪自然得控。

下面开始说具体的方法。

治虚劳之法第一点便是调整饮食和作息习惯,此为根本。

脾虚运化差,我们就通过饮食来调整,让脾胃尽量的生出来相对更多的气血。肾没有收藏,我们就通过作息习惯来让身体气血的消耗变少,这样慢慢就会有收藏。经络不通湿邪多,我们就通过轻微的运动和练功使得经络慢慢通畅。

虚劳之人第一个要禁的食物就是米饭,米饭不益于脾胃消化,最生湿邪,但是大米粥是可以吃的。米成粥后密度放大质地变软,且饭变为粥摄入也会变少,对脾胃的消化负担减少很多,而且大米生津益肺,适合虚人,以东北黑土地的大米为最优。

平时主食以面食为主,馒头花卷,面条面包。这些作为长期的主食,易于吸收消化则生气血多生湿邪少,且面食益肝。

禁鸡肉、羊肉等生火的肉类,油炸油腻食品,禁鸡蛋黄、鱼类,最为腻脾。蛋清可吃,猪瘦肉可吃,但不可多吃,每顿少量几片瘦肉即可,每周可吃一次大肉补品,如排骨等,但必须中午吃,不可晚餐吃,亦不可过份吃多。餐后可吃少量山楂糕山楂条等消食。肉类食物购买也需谨慎,买肉方法观看此文章:一种肉和一种油,很可能是某些疾病的根源(点击蓝色字查看文章)。

禁食用花生油,葵花籽油,猪油等滋腻的油类。吃玉米油,大豆油。

生冷食物,概不可吃。水果可吃,只吃应季水果,且上午吃,蒸熟热吃,也仅仅偶尔吃,不可每天吃,水果滋阴,但却滋腻。

辛辣刺激尽量不吃,辛辣最耗脾阴,且外卖餐馆的辣椒有些是辣椒精所兑极伤脾胃。其它甜咸酸味随口就好。

平时饮水,不用地下水矿泉水,地下水性凉,不易于虚劳之人脾胃。脾胃虚寒的人有一种水不能碰,你喝对了吗?(点击蓝色字查看文章)。

吃饭不可吃撑,否则伤脾生湿。有营养的食物放到白天吃。下午三点以后人的消化功能进一步减弱,所以晚间饮食要比早中更为清淡一些。

蛋白粉,维生素,钙片等精微物质难以运化,更难以吸收,不可常食,否则易结于肝肾。

晚上不可吃夜宵,睡前更不能吃东西。中午也是一样,中虚之人常常饭后即困,这时如若睡觉,胃中食物将化湿邪。中午饭后不可马上入睡,最少要隔开一小时以上。

有的虚劳之人消谷善饥,肠胃有热,清掉胃热即可。也有人因身体气血亏虚而善饥,晚饭后睡前常常饿,这种情况吃一点软的热面包即可,吃后半小时后才可入睡,否则胃中食物没化,便入睡,胃阴一收,食物则化湿。

吃饭时不可玩弄手机、电脑等荧光屏。虚劳之人气血虚少,吃饭之时中气运转气血更虚,因食物还未转化为气血,此时玩摆手机,肝主血开窍于目,气血上升于目,则中焦强行弥补消耗的气血,未等完全运化则食物上行于脉道,气血未生湿气满布,久之则易头痛眼花耳鸣。

虚劳之人不可饮凉水和常温之水,亦不易饮热水,只适合饮温水,但水之运化难于食物,有一法,每天一个大枣常放于温水之中,饮此水,部分水会直入小肠,不停于胃,则减少了脾胃负担,保存中气。

平时饮水,口渴则喝,不渴不可强行喝水。口渴之人饮水常急于饮水,但切记大口渴水无益于解渴,常常越喝越渴,因上焦有热,口渴咽干。但下焦湿寒,水突然进入太多难以运化,则越喝越渴,上焦越热,下焦越寒。所以虚劳之人,喝水一定要小口慢喝。亦不可饮茶水。


饭后散步有助于小肠蠕动,可以帮助吸收消化耗,节省脾气,但是要等饭后30分钟,因饭后食物停于胃,如若马上散步食物还未被第一步消化吸收便快速下行至小肠,反而影响消化。

平时食材尽量吃一些有机菜,这种菜和谷物的营养成分比较高,也更利于身体吸收,湿邪反而更少。

很多虚劳的人买各种杂粮粉和五行健脾粉冲水服用,首先不是所有的食物都适合虚劳的人,如黑豆,山药滋腻就不适合脾虚之人常用,薏米性凉更不适合脾胃虚寒之人常用。其次一般外面能买到的杂粮粉和健脾粉都是机器烘干后打粉的,虽然很细,但是本质上还是硬的,这种粉拿回来一定要炒至发黄才能食用。

小米等物也不宜每天吃,很多人知道小米养胃阴,但不知小米性寒,脾胃虚寒者不宜常吃,且吃小米也应与大米一起做二米粥,或和红枣煲小米红枣粥,并不适合单独服用。

晚饭过后不易做消耗气血的事,比如大量运动,出汗,长时间看手机,电视,电脑。这些都是比较消耗气血的,可以听听音乐看看书,这样剩下来的气血就会在晚间收到肾里,一点点增加肾的存储。

虚劳之人洗澡不可过于频繁,更不可晚间洗澡,影响气血津液归肾,应白天洗澡。

虚劳的人最重要一点必禁房欲,否则精从下走,一切方法都是徒劳。

虚劳之人适合每天做有氧微量的运动,切不可一开始把运动量放到太大导致耗伤气血。仅走步即可,有疲累感便可休息,身体恢复后再逐渐加量,再恢复后便开始跑步,但切记不可出大汗,欲出汗则停。

每天引导术必练,此极为重要,可学习简单的八段锦或者易筋经以调整身体升降循环的气机,但晚间不可做。

虚劳之人不可因身体虚弱不做家事,劳作可消业亦益于身体,能劳多劳不能则少劳,捡碗刷碗,扫地擦灰等都可慢慢去做,不可急躁,劳作慢则气血消耗甚少,而急于求成则气血消耗甚多,劳作之事最磨心态,亦是修行。

不可动气生气,特别是吃饭的时候,吃饭时尽量少说话。多看儒道佛的经典,建立哲学修养,调整心态,自然不易动气生气。

虚劳之人晚9点亥时必上床休息,此时三焦经当令,睡眠可使人体津液随三焦归藏于肾,不睡则消耗则难养阴阳,此为重中之重。(后续会写治疗各种类型失眠的文章)

早醒后禁躺床玩弄手机,散掉晚间养之阴阳。应起床做事,让阳气升发。

总体就是让我们回归自然般的朴素生活,这些细节对不曾做过的人来说看似很难,其实只要真正身体想好的人,习惯的养成也不过个把月而已,做不到者只因欲望没消,不能认识到病的根本来源于自己内心的欲望。如果连战胜欲望的信心都没有,就不必再往下看,就此退出,以免浪费时间。

以上方法一旦全部做到后身体气血的生成和肾的存储便开始向正向循环走去,肾有收藏脾的运化就会越来越好,脾运化越好肾收藏就越足,肝便有疏泄能力,肝有疏泄能力身体经络便开始通畅,各脏腑便有津液濡养,则诸病自消。此方法习惯不但适用于虚劳,无论何种慢病皆可用此养生之法。

此养生之法为本,是徐徐图之的方法。而一年四季节气更替,五行运转,则现转机。虚劳之病也是如此,虽肾无藏脾不运经络不行,但炎炎夏季,三伏之时,天公作美。此时人的运化能力是一年中最好的。人们只知天暖人善行动,不知天暖脾胃运化加强。炎热夏季,虚人也可出汗为何?因脾胃运化加强津液生成增多,这都是天时之功。而冬季虚人一旦出汗则大伤肾精,便可说明。

至此良机不可错过,立秋之前最热之时,正是一年中运化能力最好之时,并且此时气温很高,即使平时无汗之人也会汗出不断。

汗者,津液也,心之液也。中医汗吐下三法,为排邪之法。而今天公作美,汗出不断只需补充水分,便可化为津液,任何季节无可效仿,虚人它季如此喝水必浮肿也。

此时趁天时每日补水发汗,身体津液气机自然循环开来,邪随津液上行肌表,随汗而走。此时错过,一年内再无它机。这时如若只喝水补充津液,岂不浪费大好机会。

本人根据酸梅汤,四君子汤,高粱花生粥三个化裁一食疗方以助此季节补津运中之功,此方平和轻柔正适合虚劳之人三伏之用。

三伏回元汤:

红皮花生30克,高粱米20克,

黄芪5克,太子参5克,茯苓3克,陈皮1.5克,

乌梅一到二个,黄冰糖适量。

乌梅觉酸则放一个或者半个,与冰糖比例自行调节到最佳口感,此食疗方冲洗一遍,文火煮出汤汁1100毫升(两瓶农夫山泉),在最热之季每天代水温喝,以补中助津。

每天能喝多少水则喝多少,不可强喝。如若不够可再煮一遍。

此方以花生润肺合胃,高粱、茯苓温中化湿,太子参补肺健脾以益元气,乌梅酸收养肝,陈皮降气祛湿,黄芪提气助肺,黄冰糖甘甜补中。酸甘化阴共助生津补中之功。

此方喝十三天,在此期间每三天用艾灸条悬灸关元穴20分钟,不可灼烫,不可多灸,不可晚上灸,不空腹灸,饭后隔1小时再灸,艾灸适量升阳助气。过量则气血亏耗,相火不降。此用只为辅助。

立秋一到,大气急转,金气下降,则之前已补之津随金气缓缓下降收藏于肾,天气逐渐转凉则收藏逐渐下降则身体逐渐强健,此天助也。不懂升降原理可以观看这篇文章干货来了,一文讲透升降循环,让你从此迈进中医的大门(点击蓝色字查看文章)。

在此阶段不可频繁洗澡,不可洗冷水澡,吃生冷之物,吹空调贪凉,行房欲,否则前功尽弃。南方炎热之地,不吹空调可用风扇降温,否则太过炎热宜中暑,风扇虽也吹热风降温不多,但聊胜于无。

如三伏天亦不出汗,大病之人已无气血,面黑肤焦者已不能用此法。另有一类人出汗之时吹空调导致风寒束表,毛孔闭塞无法出汗。此类人用麦粒知热灸取穴大椎,关元,合谷,三里。左右各三壮既可打开毛孔,汗自出。

立秋一到便要停止艾灸,立秋为降,艾灸则升,与时令不符,无益也。三伏归元汤如若再喝药量减半再喝十天皆可。秋天养阴,身体渐强后更应继续保持作息饮食规律。

此法为养火之法,宜三伏炎热之季节。而养水之法宜冬季寒冷之时。

现在人言冬季宜进补,皆错也。冬季对应每日之晚间,晚间可适合大补?

冬季对应肾水,为收藏之令。被误解为收藏乃是进补,其实不然。

收藏者,收敛隐藏。为减少耗损,得其修养。

补之时为三伏,因其消化加强。

收之时为秋季,因其下降收敛。

藏之时为冬季,因其寒则收隐。

寒则收隐,则少动不动,如冬眠动物,不动不思,精神内敛,则消耗甚少,脏器得息。

观察家中猫狗,亦然。冬季猫狗懒动,习惯蛰藏。

人体升降循环,脏器脏腑,白日工作不歇,晚间缓动修养,第二日脏器才有再次加速蠕动的能力,气血津液才得生化,升降循环才得正常。

而与晚间对应的冬季,正是一年中脏器休养修复之时,此时学动物般少动少思,蛰藏收隐。则身体器官脏器得到休养,肾精的消耗也会减少。来年开春之时肾精足,脏器实,则春不温病。

而现代人冬季不知修养,熬夜纵欲,甚至桑拿发汗,实际上是在伤其根本。

冬天虽不能大补,但在天寒之时,可吃羊肉补血升阳,已抗寒冷。特别是收敛过重生发不足之人,可微提阳气以助升降。

总之冬季就是一个字,藏。

冬季得藏,春季则有精可升。

三伏进补,秋季则有津可降。

此虚劳之法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祖国医学对身体血液来源的精美描述吧(马悦凌)
气血的基本认识:
别看它便宜,它可以清除血液垃圾,让你越活越年轻!
[身体]秋季看一处 可知身体不足在哪里
夏天内部虚寒,记得要热养
从中医全面认识脾胃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