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数高血压可用到的那些降压的中成药
userphoto

2022.05.17 河南

关注

中成药是历代医家医疗实践的结晶,具有便于储存、携带及服用方便等优点。高血压病表现有多种临床证候类型,很难将高血压病与某一种中成药对号入座。由于临床医生或患者往往根据药名或说明书选药,而中成药的说明书仅指出了该药的主要功效,引申作用并未标明,致使降压中成药或者不被应用,或者被盲目使用。至于各中成药之间的联合使用以及中成药配合西药使用治疗高血压病,临床医生或患者更是知之甚少。为了合理有效地使用降压中成药,笔者在整理了有关文献及个人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对具有降压作用的中成药的特征及辨证用药,略抒己见如下:

1肝肾阴虚型

患者临床症状通常以肝肾阴虚为主,由于阴不制阳,可兼见肝阳上亢之证。可选用杞菊地黄丸、降压养血冲剂、降压丸、降压平片、罗黄降压片等。

杞菊地黄丸由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组成,具有滋养肝肾之功效。用治肝肾阴虚之头晕目眩,耳鸣,畏光流泪,视物昏花等。口服,每次1丸,日2次。此外,同类可供选用的药还有滋养肝肾较弱的六味地黄丸、阳中求阴的左归丸、养血滋阴的归芍地黄丸、养阴敛肺安神的麦昧地黄丸及滋阴养肝明目的明目地黄丸等。

降压养血冲剂由珍珠母、桑椹、地骨皮、夏枯草、黄芩、野菊花、白芍、蒺藜、青木香组成,具有平肝潜阳,养血祛风的作用。用于高血压病头痛头晕,心烦心悸,寐差等。口服,每次1袋,日3次。

降压平片由夏枯草、黄芩、槲寄生、葛根、珍珠母、槐米、生地、菊花、淡竹叶、地龙、薄荷冰组成,具有降压,清利头目的作用。用于高血压及其引起的头晕目眩。口服,每次4片,日3次。

降压丸由珍珠母、龙胆草、夏枯草、槐米、地黄、怀牛膝组成,具有降压作用,用于高血压病之头晕目眩,头痛,耳鸣目胀等。口服,每次6丸,日3次。

罗黄降压片由罗布麻、大黄、草决明、牛黄、当归、菊花、丹参、川芎、槐米、葛根、山楂、怀牛膝、地黄、冰片组成。具有平肝清热,活血化瘀功效。用于高血压病的治疗。口服,每次4-6片,日3次。孕妇忌服。

此类药物以滋补肝肾,平肝潜阳为主组方,用于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的治疗,杞菊地黄丸、降压养血冲剂以养阴,滋补肝肾为主,前者是治疗肝肾阴虚证的代表方,但其平肝潜阳之力弱。降压平片、降压丸、罗黄降压片以平肝潜阳、清肝泻火为主,兼及滋阴。

2肝阳上亢型

治疗时宜选用天麻钩藤冲剂、夏枯草膏、钩藤片、复方羚羊降压片、降压片、脑立清丸、菊明降压片、降压冲剂、降压糖浆、稀龙丸、罗布麻降压片、杜仲降压片、牛黄上清丸、松龄血脉康胶囊等。

天麻钩藤冲剂由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黄芩、牛膝、杜仲(盐制)、益母草、桑寄生、首乌藤、茯苓组成,具有平肝熄风,清熟安神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具有降压,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过氧化脂质的生成。临床可用于高血压病之肝阳上亢,症见头痛眩晕,耳鸣眼花,震颤,失眠等。口服,每次109,日3次。

夏枯草膏由夏枯草组成,具有清火散结,消肿之功效。用于肝火上炎之头痛目眩等。13服,每次99,日2次。

钩藤片由钩藤制成,具有平肝潜阳,凉肝息风,降压之功效。可用于各期高血压,口服,每次10- 20r ag,日3次。

复方羚羊降压片由羚羊角、桑寄生、夏枯草、黄芩组成,具有平肝潜阳,清肝热,降血压的功效,用于高血压病头目眩晕、烦躁失眠等。口服,每次4片,日3次。

降压片由黄芩、决明子、山楂、桑寄生、臭梧桐、桑白皮、地龙组成,具有清热通便,降血压的作用,用于高血压病兼实热症状者。口服,每次2-- 4片,日2次。

脑立清由磁石、熟酒曲、赭石、牛膝、珍珠母、薄荷脑、清半夏、冰片、猪胆汁组成。具有清脑镇静,降压之功效。用于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烦躁咽干,头痛头胀,失眠健忘,头昏耳鸣,饮食量少等。口服,每次10粒,日2次。孕妇忌服,体力虚弱者不宜服用。

菊明降压片由菊花、草决明组成,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潜阳之功效。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及肾性高压。口服,每次10片,日3次。

降压冲剂由臭梧桐根、罗布麻、钩藤、野菊花、吴茱萸、槐米组成,具有降压作用,用治高血压病。口服,每次一袋,每日3次。

降压糖浆由夏枯草、白芍、槐角等组成,具有清肝火、降血压之功效。用于治疗高血压之头痛目眩,目赤耳鸣,心烦不眠。口服,每次15ml,日3次。

豨龙丸由豨签草、夏枯草、龙胆草、甘草组成,具有清热平肝之功效。用于治疗高血压。口服,每次8~12粒,日3次。

罗布麻降压片由罗布麻、夏枯草、钩藤、牛膝、菊花、珍珠母、泽泻等组成,具有平肝降压,镇静安神,强心利尿之功效,用于高血压病之头痛耳鸣,口苦心烦,少寐多梦等。口服,每次 ̈片,日3次。

杜仲降压片由杜仲、黄芩、钩藤、夏枯草、益母草组成,具有清肝热,降血压之功效。用治高血压病。口服,每次5片,日3次。

牛黄上清丸由牛黄、薄荷、菊花、荆芥穗、白芷、川芎、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大黄、连翘、赤芍、当归、地黄、桔梗、甘草、石膏、冰片组成,具有清热散风,泻火通便之功效。用于头痛目眩,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干结。口服,每次1丸,日2次。孕妇忌服。

松龄血脉康胶囊由葛根、珍珠层粉等组成,具有平肝潜阳,镇心安神的作用,用于高血压病之肝阳上亢型,症见头痛眩晕、急躁易怒、心悸失眠者。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有降压和调节血脂的作用。口服,每次3粒,日3次。

此类药物大多数具有钩藤、夏枯草、菊花、罗布麻、槐角、白芍、珍珠母、石决明、代赭石、磁石等药物组成,具有平肝潜阳,清肝泻火之功效,用治以肝阳上亢型表现为主的高血压,具有可靠的降压及缓解症状的作用。

此外尚可选用龙胆泻肝丸、万氏牛黄清心丸、牛黄宁宫片、芎菊上清丸、当归龙荟丸、导赤丸、黄连上清丸、黄连羊肝丸、醒脑降压丸、心脑静、琥珀多寐丸等用于肝火上炎型的高血压患者。

3阴阳两虚型

高血压病迁延不愈或治疗不当,可致阴损及阳,导致机体阴阳两虚。治疗时宜选用补肾丸、还睛丸、血平片、冬青补汁等。

补肾丸由磁石、菟丝子、五味子、枸杞、地黄、石斛、覆盆子、楮实子、肉苁蓉、车前子、沉香、大青盐组成,具有补肝肾,健脑明目之功效,用于气血两亏之头晕目眩,视物不清,健忘失眠,腰膝酸软,足膝无力,阴囊湿冷,小便频数。口服,每次20粒,日2次。

还睛丸由党参、枸杞、菊花、羚羊角、决明子、天冬组成,具有平肝息风,滋阴明目之功效。用治肝肾亏虚引起的视物昏花,内外翳障,畏光流泪。口服,每次1丸,日2次。

血平片由毛冬青、桑寄生、夏枯草、旱莲草、槐米、黄精、谷精草、钩藤、黄芩、牛膝、珍珠层粉、升麻组成,具有平肝镇静,通络活血之功效。用治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口服,每次3片,日3次。

冬青补汁由女贞子、金樱子、大枣、桑椹、菟丝子、黄精、锁阳、冬青、葫芦巴、淫羊藿组成,具有温补肝肾,滋阴益精的作用,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小便频数,腰膝酸软。口服,每次10ml,日3次。

此类成药中大多以补肾阳,滋肝肾之阴的药物为主组方,诸如菟丝子补阳益阴,益精养血而明目,温补脾肾阳气而止泻;枸杞滋肾补肝,偏于滋阴而制阳;肉苁蓉、锁阳补肾助阳,益精养血;石斛滋阴除热,明目强腰;黄精滋阴润肺,补脾益气;楮实子补益肝肾养血;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淫羊藿补肾壮阳,祛风除湿;葫芦巴温肾阳,逐寒湿等。补肾丸、冬青汁具有温补肝肾、滋阴益精养血之功,以滋补为主兼平肝潜阳,清热;还睛丸、血平片则以平肝潜阳、清肝明目为主,兼有滋阴之效。

此外,若偏于阳虚者可选用杜仲酊,由杜仲组成,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的功效,用于高血压病肝肾不足,腰膝酸软,小便余沥等,口服,每次1—2ml,日3次;金匮肾气丸(成药组方实际为济生肾气丸)具有温补肝肾,化气行水之功效。用治脾肾阳虚,痰饮,便溏,腰痛,足肿尿频。口服,每次1丸,日2次。感冒、热证及孕妇忌用。

 4风、痰、褰、热相兼

为患高血压病久治不愈,可因虚致实,导致一系列的病理产物生成。如肝阳上亢以及肝经热盛,到一定程度可产生肝风内动;肝肾阴虚,虚火炼液为痰;后期肝肾阴虚及阳,可影响脾气、脾阳,亦可导致痰饮内生;久病入络,可波及血分,导致瘀血阻络;痰浊产生后,亦可出现痰瘀内阻之证。因此,高血压病后期往往虚实夹杂,病机复杂,涉及到风、火、痰、瘀等多种病理因素,治疗时不亦速除。可选用舒心降压片、牛黄降压丸、山海丹胶囊、愈风宁心片、天麻注射液、大黄廑虫丸、防风通圣丸、礞石滚痰丸等。

舒心降压片由郁金、丹参、红花、葛根、桃仁、槐米、钩藤、菊花、牛膝、柏子仁组成,具有活血化瘀,养心安神,降压的作用,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口服,每次“8片,日3次。

牛黄降压丸由牛黄、羚羊角、珍珠、冰片、黄芪、郁金组成,具有清心化痰,潜阳镇心安神,降压之功效。用于肝阳上亢,痰涎壅盛之头晕目眩,性情烦躁,夜寐不安等。口服,每次1 ~2丸,日1次。

山海丹胶囊由人参、三七、山羊血、海藻、丹参、灵芝、葛根、连翘、苏合香等组成,具有益气养血,活血通络,降压的作用,用于气虚血瘀,瘀血阻络之胸痹心痛,眩晕,头痛等病证。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能降血压、扩张冠状动脉、降血脂,临床主要用于高血压病,冠心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的防治。口服,每次4-5粒,日3次,饭后服用,1个月为一疗程。服药期间,部分患者可出现口舌干燥现象。

愈风宁心片(口服液)由葛根提取物制成,具有解痉止痛,增强脑及冠脉血流量的作用,用于高血压,头晕、头痛、偏头痛,颈项疼痛,冠心病,心绞痛,神经性头痛,早期突发性耳聋等病症。口服,每次5片,日3次;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3次。

黄杨宁片主要含有从中国黄杨及同属植物提取分离而得的有效成分环维黄杨星D,具有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用于气滞血瘀所致胸痹心痛,脉结代之症或高血压同时具有冠心病心绞痛者。天麻注射液由天麻提取物组成,具有平肝息风,祛痰定惊之功效。用治头晕目眩,耳鸣多梦,精神不振。每次2ml,日2次。

大大黄蔗虫丸由大黄、土鳖虫、水蛭、蛴螬、干漆、桃仁、杏仁、黄芩、生地黄、白芍、甘草组成,具有祛瘀生新,破血通经的功效。药理研究发现该药可扩张小动脉,缓解小动脉痉挛,降低外周阻力,并可改善全身微循环。可用于治疗高血压病以久有瘀血内停表现为主者。口服,每次1丸,日2次,可连服6月。

防风通圣丸由防风、麻黄、荆芥穗、薄荷、大黄、芒硝、滑石、生栀子、黄芩、连翘、生石膏、桔梗、川芎、白芍、当归、白术、甘草组成,具有解表通里,清热化毒的作用,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口服,每次69,日2次。

礞石滚痰丸由金礞石、黄芩、大黄、沉香组成,具有降火逐痰的功效,用于高血压病痰火壅盛者。口服,每次39,每日4次。

以上诸药,舒心降压片、愈风宁心片、黄杨宁片、山海丹胶囊、大黄廑虫丸偏于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可用于高血压病久病入络,出现血瘀证者;牛黄降压丸、天麻注射液、礞石滚痰丸则偏于清心,祛风,化痰,降痰火,可用于高血压病之痰热壅盛,风痰上扰,痰瘀阻络,痰火壅盛等具有明显“痰”证者;防风通圣丸则偏于清热解毒,解表攻里,可用于高血压患者表气郁闭,兼有里热实证者。

5其他类型

降压合剂由花生芽、苹果寄生制成,具有降压作用,可用于高血压病治疗。口服,每次15—20ml,日3次。

八角梧桐浸膏片由常山叶制成,具有降压,祛风湿作用,用于高血压病,风湿痹痛。口服,每次3~5片,日3次。

豨签片由豨签草制成,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之功,用于高血压病,兼风湿痹痛者佳。口服,每次2-4片,每日3次。

以上三种药均由具有降压作用的中药提取制成,具有可靠的降压作用。此外,尚具有祛风湿、强筋骨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压病兼有痹证者。

复方罗布麻片由罗布麻、野菊花、防己、硫酸胍生、三硅酸镁、双氢克尿塞、硫酸双肼肽嗪、维生素B。和B6、混旋泛酸钙,盐酸异丙嗪、利眠宁组成。

葛藤降压片由葛根、钩藤、氢氯噻嗪组成。

舒络片由野菊花、决明子、大蓟、亚油酸、芦丁、优降宁、维生素C和B组成。

珍菊降压片由珍珠层粉、菊花、芦丁、盐酸可乐定、双氢氯噻嗪组成。

血压平片由花生叶提取物、猪胆汁粉、芦丁、硫酸胍生组成。

以上五种药均为中西药合用的复方制剂,结合了中西药物各自之长,降压作用肯定,但长期应用时应该注意其不良反应。

此外,对高血压病属中气不足型可选用补中益气丸、人参口服液、当归养血糖浆等。

总之,临证应该根据患者性别、年龄、体质、中医证候及药物功效、主治、注意事项,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酌情选用,此处不一一赘述。

总之,虽然中成药降压速度和强度不如西药快,但由于具有多靶点作用的特点,确保其在降压的同时,还可全方位保护血管、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从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此外,中成药尚可发挥整体调节作用,改善临床复杂多变的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且使用简便,价格低廉,长期服用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高,真正体现出其强大的临床实用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疗高血压的中成药
治高血压可用的 6 种中成药(如何选用)
详列降压中成药
肝阳上亢怎么办
针对高血压治疗的几类中成药
中药治疗高血压的概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