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悦读】寻求历史真相:为什么要独尊儒术?

原题: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原因及后世影响

作者:许平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西汉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他是历史上堪与秦始皇比肩的君主。说的比肩,不是他们各自的统一和对外拓土,而是他们在各自时代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大一统,大改变。

汉武帝时期发生了一件大事,即统治思想大改变。武帝罴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何他改变了自已祖宗尊祟的黄老之学呢?这里面有多方面因素。

首先要从汉武帝本人说起,青少年时代的汉武帝是个儿皇帝,朝廷实际权力为窦太后把控,而窦太后是非常崇尚“黄老之学”的,武帝不满太后的专权,作为逆反心理,在他实际掌控朝政后想摒弃过去的治国理念,而采用自己的治国方略。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因其父亲汉景帝选的太子太傅(武帝的老师)是卫绾,这个人是儒家子弟,受其影响,当然武帝结下了很深的儒家情结。

其三,西汉建立之初,因为多年的战乱,人口稀少,百业凋零,为了恢复国力,从汉高祖刘邦时期就开始实行“黄老无为之治”。通过几十年的治理,百姓得到了休养生息,人口充实,百业复苏,国力有了大的发展,但国内豪强兴起,北方匈奴依然时时进犯,边境不得安宁,加之以汉与匈奴有旧怨,祖宗“白登被围”( 指公元前200年冬天汉高祖在白登山被匈奴围困七天七夜)之仇,武帝可以用儒家的复仇说为自己北击匈奴提供理论依据和舆论支持,当然,如果再采用“黄老之术”,无为而治,那么国将不宁,民将不安。

其四,汉武帝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秦朝采取法家治国,二世而亡,同时秦朝法家霸术给天下苍生造成极大伤害,当时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舆论都无法接受法家。汉武帝无法直接将法家推到历史前台,无法直接采用法家治国(不同于现在的依法治国)。

基于以上原因,当大儒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建议,“以儒术治国,用西周礼仪”时,武帝欣然接受。儒家学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步步走向神坛,并且在以后的两千多年历史中主宰了中国的命运。中国曾因其兴而盛,也曾因其衰而乱,天下治、乱皆离不开儒术。

说完汉武帝罴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因循原委,在此,有必要向大家介绍一下董仲舒这位影响了中国二千年皇家统治思想的人物。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广川(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村)人,儒学大师、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赏,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他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其后,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著书写作。这以后,朝廷每有大事商议,皇帝即会下令使者和廷尉前去董家问他的建议,表明董仲舒仍受武帝尊重。

董仲舒一生历经四朝,度过了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公元前104年病故,享年约75岁。死后得武帝眷顾,被赐葬于长安下马陵。

独尊儒术,在最初起到了统一思想、统一舆论、稳定国家的作用,但后来却成为封建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禁锢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特别是人的个性思想,也使中国古代其它思想逐渐被边缘化。

其积极的方面,主要是思想的大一统,巩固了中国人的国民意识,增强了中国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的政治统一、民族统一,使得中国在历经千年后依然能够保持秦汉开疆时的基本版图,无论西汉以后中国出现何种形式、多长时间的分裂,中国人始终不忘祖国统一,并且这种一统意识深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融入了中国人的基因、血脉,人人皆视能为祖国统一做出贡献而光荣,在分裂与统一的大是大非面前,人人都有奋不顾身、牺牲自我的豪情。这种统一意识与当初所奠定的“大一统”思想,与中国数千年来的思想统一,与儒家的教化下形成的国家和中华民族认同感皆一脉相承。

但其消极影响我们也不应忽视。

简单地讲,首先,儒家占据正统思想地位,必然黯淡了其他学派的光芒,久而久之,中华民族上古和先秦时期原本一些很有特色和智慧的思想和思维方式不仅得不到光大,而且渐渐失传,大大压缩了中国人的哲学思维空间。

其次,独尊儒术,使得后来中国大部分学者、智士、豪杰都将精力投注于弘扬儒学,导致中国文化呈现出精光凝聚的现象,其结果是儒学越来越精致,但其衍生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也越来越多,这种文化因成熟过度而走向了极度保守。

所以,上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时,闻一多先生说:简直就是一潭死水。有人说,受儒术思想的影响,中国盛世时间一长,就要走向腐败,必得外来文明的冲击,才能获得新鲜血液,才能注入“兴奋剂”,重新容光焕发,光彩照人。(笔者不完全认同这种观点,任何文化都需要与时俱进,墨守成规肯定会导致停滞不前,也就缺乏生命力。)

上述现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博大精深,不啻是一门儒术。对于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化,我们应学会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并学以致用,努力使其发扬光大。惟其如此,我们方能有坚定的文化自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董仲舒和扬州
儒家思想:大一统、天人感应和三纲五常,解读汉武帝独尊儒术原因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为什么又不重用他呢?
汉为什么要独尊儒术?
家乡花10亿纪念:他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武帝所采纳,把儒家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 ”
浅谈:董仲舒与汉武帝,儒政关系中的君臣离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