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2农村怪象:80、90后纷纷回乡盖房“留后路”,到底为啥?

前几天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80、90后纷纷回乡盖房“留后路”,这是为什么呢?

近几年回农村建房的人多了,也出现了很多争议,有的人觉得建房没必要,有的人却不这么认为。当然一直生活在农村的人建房肯定是有必要的,所以这里指的是那些离开农村在城市奋斗,只有父母还在农村生活的那群人。

这些在城市生活,却还要回农村建房的人是怎么想的,有位网友特地来和大家分享他的故事:

我是80后,一直在城市打拼,但我自己都不清楚我还是不是农民工了,因为我根本不会种地,什么时候播种都不知道。我的户口也不在农村,一年回三四次农村老家。不过我的父母是实实在在的农民,但近几年也不种地了,种地太辛苦了,种粮地都荒着,只在屋边种点蔬菜什么的自己吃吃。

我家的房在2013年盖好的,花了50多万,现在估计100万都盖不下来。我拿回家18万,我弟也18万,父母存了5、6万,然后借了10来万盖的。房子三层,占地160多平,外带可以停两辆车的两层车库,卧室有12间,卫生间9个,双厨房,双餐厅,双客厅。

因为我还有一个弟弟,我爸都给我们设计好了到时如果分家怎么分。但我和我弟两应该不会分家,因为我和我弟一个在杭州一个在上海工作,分不分家没任何意义,并且我也结婚在杭州城里有房了,弟弟今年也要结婚也打算在外面买房。

也就是说,实际上农村的房子只有我爸妈两人住,我们也就节假日回去玩几天。农村人不管是儿子是女儿每隔一代成人后都要造一次新房,我记得我爷爷那辈住的是茅草屋,爷爷后来造了一幢带有庭台楼阁长廊花园的房子。我爷爷平常种种花草养养鸟喝喝茶,画画国画,练练书法,弾弹琴,拉拉二胡,房子里有嶺南画派的半丁老人陈半丁题词雲峰書屋,家里挂着各种牌匾,那字体我和我弟很多都不认识。

后来我爸那辈又造了新房,和叔叔们分家后。当时和大叔的新房是连起来起造的,二叔分的是爷爷留下的那幢房子。但后来房造好后大叔退伍留在杭州没回老家住,那房直到倒了大叔一家人都没住过一晚。

农村建房是祖业祖父辈的延续,有落叶归根的意思。现在的农村越来越好了,只要有宅基地更多的人愿意回农村建房,尤其在江浙这边的农村,这边在搞新农村基础建设,搞特色观光休闲农村。

在小编看来,现在回农村建房的主要有两种人。

一种是在城市奋斗,攒了点积蓄,但是房价太过高昂,只好回农村建房。有一栋属于自己的房子,心里也有个归属,逢年过节回老家也有落脚点。

还一种是已经在城市定居买房,生活比较富裕,随着年纪增长思乡情结愈浓,想要回归以前那种质朴的田园生活。在农村建个房子,节假日便可下乡游玩度假,等自己退休了,也能做养老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与老公28万在农村自建新房,村里人都夸我们房子是最好的
张勇军散文合集 || 房之变迁
农村闲置房越来越多为什么?
12套新农村自建房户型 新农村也该有点新房型了
晒家丨陈先生拆掉08年建的二层楼房,花100万重建新房,只因当年留下一点遗憾
乡愁|百年住房变迁,四代人的房子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