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情打脸:战国时代秦国咸阳根本没有高大外墙

在《大秦赋》(《异人绿帽传》/《大秦狼奶》)中有这样一个镜头。那就是吕不韦带着嬴异人一群人骑马到达咸阳城外,远远看见了咸阳的外城城墙和楼阙,开心的喊道:咸阳到啦......而且在外郭城垣内,秦国都城咸阳有很大的内部纵深......

但不好意思,这一镜头纯属虚构,并不符合历史上的真实情况。

从目前的考古发掘来看,咸阳城考古并没有发现咸阳城有明显的外城城垣,所以这一镜头是一个错误想象或者想当然的复原。而秦人不修建都城的外城城垣,有深厚的历史传统。

早期秦国历史:动荡的迁徙岁月

根据《史记-秦本纪》的记载,在秦人在公元前5世纪“城雍”之前,秦人都没有关于建造城池或者城墙的明确记载。而这种建筑风俗和早期秦国的人文地理和生存环境不无关系。

经过了西周末年的大洪水,戎狄入侵和周王室东迁之后,关中地区人口大为减少,戎骑出没。秦布族也从周人的牧马奴隶因为战功而被升级为大夫封地,最后成为诸侯国。秦国在周王室“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的许诺下,逐渐与诸戎开战,一步步兑现了周王室的空头支票。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秦人获封诸侯后长期在人口稀疏且并无强大对手的地域里活动迁徙,对于营建稳定首都缺乏兴趣。

戎夏交织:早期秦国的戎狄成分

考虑到秦人长期是周王室的牧马部族,所以早期秦人沾染大量的戎狄风俗,生活特征呈现出游牧的色彩。根据对西汉水上游礼县地区发掘的大堡子山、圆顶山、西山等墓地的分析,早期秦国的国民中既有秦国本族,也有留居原居地的 “周余民”中的贵族,还有戎狄贵族与戎狄上层,底层国民中有相当比例的被征服戎族奴隶。

比如边家庄 79LBM1、M5等春秋早期墓葬。不仅陪葬物品精美,还有头朝北,铜椁饰的周文化特征,与更早的西周风俗类似。说明墓主人是归顺秦人的周人民贵族。

位于礼县的大堡子山ⅢM1的春秋晚期秦墓,则带着贝壳,马衔,箭镞,铃,鹿角,骨器,戎狄三叉格剑等游牧风格的随葬品下葬且头朝南。这是秦陇地区戎族的葬俗,说明此人是秦公身边的戎狄裔近臣。这与历史记载中秦戎反复拉锯血战不无关系。而且大堡子山秦墓出土的大量金饰物区别于同时代中原人喜欢玉的传统,其中金虎的造型与新疆地区塞人制作的金虎形象非常类似,二者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大堡子山秦陵出土的金饰

新疆斯基泰文化中的虎纹饰

考古发掘对应了史书中秦人透露出来的游牧文化特征。所以,《秦本纪》中秦人经常性迁徙可能与他们的半游牧风俗有关。如果是这种不稳定的生活状态,修建厚重而稳定的城墙和城郭就显得累赘。

山河相依:秦人的真实城镇风格

雍城秦宫遗址

正是因为长期不稳定迁徙,所以秦人修建都城的方式是《史记-六国年表》记载的“城堑河濒”。秦都雍城就是以雍水河、纸坊河、塔寺河以及凤凰泉河为自然防御工事,在岸边堆土堆为防御的,城中还有水道穿城而过。这种情形,与甘肃礼县大堡子山、圆顶子山早期秦国居住点的防御体系十分类似。所以毫不奇怪,秦雍城的城墙厚度和中原相比非常薄:雍城城墙厚度仅为4.3~15m,远少于齐临淄城墙厚度m、鲁曲阜和赵邯郸的城墙。

《秦本纪》还透露的另一个信息。暗示在非常动荡的时代,早期秦君非常喜欢在祭祀点附近定据,或者将祭祀点修建成都邑,这些都邑,出现在秦人发展的关键性节点上:
“襄公于是始国,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乃用骝驹、黄牛、羝羊各三,祠上帝西畤”;
“文公元年,居西垂宫......四年,至汧渭之会。曰:昔周邑我先秦嬴于此,后卒获为诸侯。”乃卜居之,占曰吉,即营邑之。十年,初为鄜畤,用三牢。
”宁公二年,公徙居平阳。遣兵伐荡社。三年,与亳战,亳王奔戎,遂灭荡社。“
”武公元年,伐彭戏氏,至于华山下,居平阳封宫。“
”德公元年,初居雍城大郑宫。以牺三百牢祠鄜畤。卜居雍。后子孙饮马于河。“

因为关西相对地广人稀,所以秦国在征战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通过祭祀凝聚人心。通过祭祀西土之神,东土之神等不同的神祗,宣布自己对各方土地的所有权。
所以,基于以上的因素,和中原文化相比,秦人的聚落以祠庙或者宗祠为中心,早期的秦城镇在规划上缺少严格的几何严整性,整个聚落形态十分松散。

考古复原图里的雍城

虽然变法后的秦孝公从栎阳迁都咸阳城,但考古发掘显示,咸阳城依旧有以山河为城防的特点。孝公最早修建的咸阳城规模不太大,城墙厚度薄,仅有5.5~7.6m,其高度也有限,这种城墙矮小的结果,就是较小的城圈内有8座宫殿遗址,宫殿非常迫近城墙,城墙外就能看见秦宫,小小的城墙几乎成为了秦宫的宫城,容不下国都的各种设施,所以早期的宫城城墙以外就有相当量的外围建筑自由延展。

随着秦国的日益扩张,关外之敌对于关中腹地的威胁越来越小,敌人破武关和函谷关的可能性日益减小。帝国也在不断劳民伤财修建新的帝国工程,扩大首都圈规模。因此,加固咸阳的外城城垣似乎也就显得多余了。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其他诸侯国身上。如果不是敌人威胁巨大,也会缺乏修建城防的意识。比如《左传.襄公一四年》记载,在楚国令尹子囊奉命讨伐吴国,后得病身亡。临死前,由于见证了新崛起的吴国的凶悍战斗力,所以他的遗言是后继者一定要把郢都城墙修筑好,吴国人有深入入侵楚国腹地的可能性。后来战国时代白起谈到自己攻楚的经验时,也提到楚国的江汉平原腹地有”城郭不修“的问题,所以让秦军有机可乘。

所以,电视剧中展现的一行人骑马遥望到咸阳城的情况,其实在历史上并不存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真正的秦国首都是雍城,为何从不被提及?
【历史】芈月自述:我与秦人、戎人的故事
从秦人“九都八迁”,述说秦人发展历程
秦国都城的变迁
《大秦赋》中反复提到的雍城,对秦国有什么特殊意义?
雍城是什么城?《大秦赋》中嬴政在这举行冠礼,秦国宗庙也在这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