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秦赋》:李斯之死和大秦帝国的灭亡

作者 /  青梅煮酒

图片/  网络 


 

前文说过由于害怕秦二世的整治(可参见:给我一个国家,瞬间把它搞垮——秦二世胡亥),李斯写了一封拍二世马屁的奏书:《奏请二世行督责书》。

此书表达了两个观点:一是作为君王,就应该享乐。二是作为君王就应该实行严刑峻法,慈母多败儿,严父出孝子,刑法严了,老百姓才会害怕,才能给他们造成震慑。

胡亥看了李斯此文,大为高兴,此文为二世的独裁享乐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

李斯上书后和二世的关系得到一定缓解,李斯出卖自己良心换来了暂时的安全。而此时的胡亥在赵高的蛊惑下,已经是躲在深宫不见人了。

当初赵高当郎中令时杀人太多,结下很多仇怨,他怕大臣们在朝廷上向二世告状,就想了一个办法。

赵高对二世说:皇帝之所以尊贵,就是臣下只能闻其声,不得见其人,要保持神秘感。况且皇帝您现在还年轻,未必事事都能通达,您坐在朝廷上,行为有不当之处,万一被大臣们发现,就被他们拿住把柄了。

二世觉得赵高言之有理,从此就躲在深宫不上朝,大臣有事就通过赵高来传达,赵高成了连接皇帝和大臣的关键人物,国家大事完全取决于赵高一人。

李斯赵高忽悠了

掌握权力后,赵高紧接着就把矛头指向李斯,但李斯在朝廷枝叶很深,想动他并非易事,只能智取,赵高又一条奸计涌入脑中。

有一天赵高专门去找李斯,带着忧国忧民的面孔对李斯说:“如今天下大乱,关东盗贼四起,可皇帝还在加紧征发徭役修建宫室,到处收敛宝物,我对此很是忧心,我一直想去劝说皇帝,但因为职位卑贱,而丞相您位高权重,希望您能劝说皇上。”

李斯毕竟是国家总理,心系国家安危,同时他也懂得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道理。他说:“我一直都想去劝谏皇帝,可眼下皇帝深居宫中不见臣下,我是欲谏无门啊吾欲言之久矣。今时上不坐朝廷,上居深宫,吾有所言者,不可传也,欲见无间

赵高一听李斯上钩了,赶紧说:“如果丞相能够劝谏皇帝,我来安排您进宫。”

于是赵高专门选择二世饮酒作乐、纵欲淫逸的时候派人去通知李斯:“皇帝这会儿正闲着呢,赶紧来奏事吧。”

李斯就赶紧来到宫里求见二世,而二世这边正和妇女调情呢,被李斯一打扰,兴致全无。如此两三次,二世大为恼火,对李斯很不满:“我闲的时候那么多丞相不来秦事,偏偏在我和女人调情的时候来,这是欺负我年幼无知,故意让我败兴出丑吗吾常多闲日,丞相不来。吾方燕私,丞相辄来请事。丞相岂少我哉?且固我哉

赵高见时机已到,也在一旁给二世煽风点火:“确实是这样,沙丘之谋丞相参与了,如今陛下已立为皇帝,而丞相没有得到封赏,早已心有怨言,看来丞相是想列地封王啊。而且我听说李斯的儿子和陈胜、吴广互通书信,由于没有确切的证据,所以没敢告诉皇上,如今丞相大权在握,还请皇帝多加留心。” 

二世听了赵高的话,就让人去调查李由和陈胜互通书信之事。

李斯和赵高的正面较量

李斯得知此事,才醒悟原来一切都是赵高的阴谋,赵高是想置自己于死地啊!自己也不能束手就擒,就发起了反击,李斯和赵高的较量就此展开。

李斯向二世上了一封书,大意是说赵高专权,危害国家,应及早清除。

二世不信,为赵高辩解:“赵高是个大好人啊!他行为廉洁,办事能力强,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到今天。更重要的是他为人很忠诚,我十分信任他。我已经没了父亲,丞相您年事已高,不知何时就撒手而去了,我不依靠赵高还能依靠谁呢?丞相怎么能够怀疑赵高的忠心呢!”

李斯继续说:“赵高就是个小人,贪得无厌,阴险毒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二世还是不为所动。

李斯看二世对赵高真是一往情深,于是就联合朝中大臣准备彻底清除赵高。

可是二世对赵高很依赖,很怕失去他,就派人告诉赵高李斯准备杀他。

赵高可怜兮兮的对二世说:“丞相所担心的就是赵高一人,如果我死了,丞相就可以为所欲为了,甚至可以取代皇帝你而自立了!”

二世一听此言大怒,直接就把李斯交给赵高审理。李斯与赵高的斗争以李斯的失败而告终,原因无他,就是赵高更得二世的信任。

作为臣子,无论你如何显贵,一旦失宠,转眼就会成为阶下囚,这就是古代专制政体下臣子的悲哀,一身之荣辱全系于皇帝一人。就此,李斯的命运已完全被赵高抓到手中,李斯将何去何从?他还能做自己命运的主宰吗?

李斯之死

七十多岁的李斯被冠以谋反的罪名入狱,李斯的宗族也都被逮捕。在狱中,李斯回忆当年自己背井离乡,求学问政,为官于秦廷,心生无限感慨:

当年的秦国,地方不过千里,是我尽心尽力辅佐始皇帝统一天下,建立不世之功勋。之后北逐胡虏,南平百越,我都参与其中,使秦国版图空广阔。

我缓刑罚、薄赋税,使天下百姓归心。又辅佐始皇立社稷、修宗庙,以明皇帝之贤。我制定政策,让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树立起大秦的威名。

自初入秦国至于今三十余年,尽心尽力,可谓鞠躬尽瘁。如今位居丞相之高位,享尽人生之荣华,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血汗换来的,没成想竟毁于小人之手。

李斯咽不下这口气,因为自己有功劳,而且确实没有造反之心,所以他还寄希望于二世皇帝能够理解自己。于是他又上书给二世陈述他入秦以来的功劳。

如果二世能够看到李斯的上书,或许会念在他劳苦功高的份儿上放他一马。但是赵高做事不会留有余地,他没有给李斯机会,直接让使者把李斯的上书扔到垃圾筒,末了说了一句:“一个囚犯,还上什么书!瞧把你能的囚安得上书

赵高隔断了李斯与外界联系的一切通道,之后又派亲信冒充皇帝的使者去狱中审问李斯。

李斯对使者如实辩解,希望使者能传达给二世,期望得到宽宥。结果是一次又一次的招来严刑拷打,七十多岁的李斯被打的体无无肤,实在忍受不了这种痛苦,就屈打成招了。

使者把李斯的供词呈到二世面前,二世高兴的说:“如果没有赵君,我几乎被丞相出卖了微赵君,几为丞相所卖

秦二世二年七月,李斯以谋反之罪被夷灭三族,他本人则被押到咸阳市被拦腰砍成两断而死,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一代名相李斯就这样凄惨的结束了一生。后人在评价李斯时,称他是古今第一热衷富贵之人,为追求富贵而获得成功,最终也为守住富贵而毁灭。

可怜、可叹、可悲!

当代历史学者李开元认为:李斯其人,毫无廉耻心道德感。他为人生的目的在于利益,利益的所在,就是行动的所在,利益与道德无缘,利益与道义无关,当利益与道德不合的时候,抛弃道德,当利益与道义冲突时,割舍道义。 

我们当然不应该要求人人都必须视功名富贵如粪土,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但不以其道而得之,不为也。做人不能唯利是图,看到一点蝇头小利就往上钻,有时候吃亏一点,顾及一点情面,未尝不是好事。

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后人读史,当以此为鉴。

  

李斯死后,二世任赵高为丞相,事无大小完全取决于赵高。赵高想试探一下自己的小宇宙有多大威力,就开了个遗臭万年的玩笑。

有一天,他让人牵了一头鹿献给二世,告诉二世这是一匹马。二世笑道:“丞相别闹,这明明是鹿,哪来的马?”

赵高说:“谁给你闹了,这就是马”。

二世快被整蒙圈了,就问左右大臣:“这到底是啥玩意儿?”

大臣们有的沉默不语,有少数耿介之臣说就是鹿,更多怕死之人都说:“那是马!”

赵高很满意,自己的小宇宙威力确实不小。之后就开始清算,说鹿的杀掉,沉默的惩罚,说马的奖励。

从此赵高权势熏天,开始了他幕后老大的日子。

指鹿为马,看似荒诞不经,其实是人性自私、阴暗面最深刻的揭露平时候,大家相安无事,人人一副蔼的面孔,一到性命是涉及自身利益那就什么道德义都抛脑后了。人,自古至今,都是最经不起考验的

就在赵高在秦宫中搅弄风云时,起义军的队伍越来越强大,帝国的末日正逐步到来。

赵高为了给自己留后路,就和刘邦秘密往来,有意讨好刘邦。后来有人把这消息告诉了二世,二世就让使者去质问赵高,赵高知道再也瞒不住了,就决定杀掉二世,另立皇帝。

赵高和他的弟弟郎中令赵成、女婿咸阳县令阎乐里应外合发动政变,直逼二世宫门。

二世大惊,让左右侍卫抵抗,但没人愿意抵抗。二世逃到卧室,阎乐带兵来到二世面前责问二世:“你骄奢淫逸,暴虐无道,已失天下人心,如今天下共同反叛你,你自己决定去向吧。”  

二世说:“能让我再见赵高一面吗?”

阎乐回答:“不行!”

二世说:“我希望得到一郡之地当个王。”

阎乐又说不行。

二世又说:“请求得到一万户的封地当个侯。”依然被拒绝。

二世还不放弃说:“那就让我和老婆一起当作普通百姓,留我们一命吧。”

阎乐不耐烦了:“啰里吧嗦的,丞相已下令,要为天下人杀掉你,你不要再废话了。”于是阎乐持剑逼使二世自杀。

胡亥从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即位,到公元前207年自杀,共在位三年,死时年仅二十三岁。死后,以庶人之葬仪草草掩埋,至今坟墓尚在,地点是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江池村。

赵高在二世死后曾想自己称王,但得不到众臣的支持,只好立秦始皇的弟弟子婴为秦王。秦王子婴早就对赵高的胡作非为不满,用计把赵高杀死。

子婴即位四十余天,刘邦率领军队占领咸阳,秦帝国的大幕缓缓落下,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政变史话5—4
秦二世胡亥之死:杀兄弑弟 屠戮大臣
秦二世为何故称想做一个平民百姓? 1
赵高是个什么样的人,秦始皇至死都没看透,胡亥看透却晚了
指鹿为马的故事 指鹿为马的主人公是谁
(原创)李斯斗得过君子,斗不过小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