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读书日|从入门到精深,中医人都在收藏的书单
青竹中医 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第403篇,医路漫漫 青竹相伴。

来源|青竹医社

 导读 

学习中医,系统的读书是中医治学之根,也是医学水平提升必须之路。那些经典、大师的临床智慧需要时间去记诵、精读、博览、夜以继日地沉淀,用心去领悟,这样才能拨云见日,不断精进。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我们多久没有读完一本书呢?

从古到今,凡有成就的明医,尽管他们的成长道路不同,或家学,或师承,或自学,但都认真读过医书。

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

青竹为了帮助大家读书,举办了专门的读书会,中医大咖带你读书,点击了解 3000+人一起参与发生改变的读书会,究竟有什么魔力呢?

今天青竹医社,给大家系统的推荐中医人必须要读的书单:

入门



《问中医几度秋凉》艾宁 
《零起点学中医》天下无疾
《黄帝内经 · 上古天真》徐文兵 梁冬
《任之堂医理悟真记》余浩
《医间道―十站旅行带你进入中医殿堂》余浩
《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余浩
《任之堂医经心悟记》曾培杰、陈创涛
《任之堂医案讲习录》董雪峰 张宇
《儿童健康讲记》李辛
《名老中医之路》
《段逸山举要医古文》段逸山
《中医人生—一个老中医的经方奇缘》娄绍昆
《医学三字经》陈修园


中医基础



《中医入门》秦伯未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中药学》
《方剂学》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梅花本)
《内经讲义》程士德
《内经语言研究》钱超尘
《全注全译黄帝内经》张登本
《素问玄机原病式》刘完素
《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马莳
《内经知要》李中梓
《打开<黄帝内经>之门——<内经知要>阐释》王道瑞
《黄帝内经太素新校正》钱超尘


伤寒杂病论


《经方的魅力》黄煌
《经方使用手册》黄煌
《中医十大类方》黄煌
《经方实验录》曹颖甫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刘渡舟  
《伤寒论校注》刘渡舟
《胡希恕讲伤寒论》 胡希恕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郝万山
《注解伤寒论》成无己
《临床应用伤寒论解说》大塚敬节 王宁元译


针灸系列



《针灸基本功》谢锡亮 
《针灸学》石学敏
《古典针灸入门》仁表 
《高式国针灸穴名解》高式国
《针灸经络腧穴歌诀白话解》谷世喆
《万一针—老中医万芳琴五十年针灸心得》
《王居易针灸医案讲习录》王居易
《一针疗法》高树中
《针灸歌赋选解》陈璧琉 
《单穴治疗选萃》耿恩广
《针灸真髓》代田文志
《针灸五输穴应用》杨维杰
《针灸甲乙经校释》皇甫谧
《针灸大成校释》杨继洲 张缙
《灸绳》周楣声
《灸境》李其航



数术易医



《中国古代星占学》卢央  
《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1》潘毅
《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2》潘毅
《易经数理秘笈》梁致堂
《易医拾遗之医镜心悟》


五运六气



《李阳波五运六气讲记》李阳波
《五运六气》任应秋
《中医疾病预测学》杨力 
《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方药中
《五运六气天文历法基础知识》
《五运六气——打开《黄帝内经》的钥匙》
《医易时空医学》毛小妹



中医各家学说经验



《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讲稿》任应秋
《扶阳讲记》卢崇汉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彭子益
《四圣心源》黄元御
《温热经纬》王孟英
《古今名医方论》罗美
《诊家正眼》李中梓
《濒湖脉学》李时珍
《中医临证备要》秦伯未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秦伯未
《四诊扶微 》林之瀚 
《医门法律》喻嘉言
《临证指南医案》叶天士
《医学源流论》徐灵胎
《医宗金鉴》吴谦
《脾胃论》李东垣
《医理真传》
《医法圆通》郑钦安
《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
《医学心悟》程国彭
《蒲辅周医疗经验》蒲辅周
《岳美中医案集》岳美中
《赵绍琴医学全集》赵绍琴
《千金方》孙思邈
《医林改错》王清任
《景岳全书》张介宾


国学经典



《论语》、《大学》、《道德经》、《庄子》、《易经》


以上是书单,那么如何读书呢?王辉武老师讲到读书方法,可以供大家学习领会:
一、读书三到:

朱熹认为读书应该“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又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所以首先是“实用”,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临床“实用”,科研选题“实用”,人格修炼“实用”,生活保健的“实用”。其次,边读边想,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把自己的职业摆进去,并记下你随时的思想火花,即自己的按语,写在书中空隙处。

二、读书的博与约

一个人一生的学问,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黄帝内经》是一部百科全书,大而博,我们如何去约呢?约就是“专精”,精读的书给我们建立了作学问的基地,有了基地,我们才能扩展,这就是博览了。博览必须要有重点,不是漫无目的乱翻,我们必须配合自己的专业去逐步扩大知识范围。这里需要训练自己的判断能力,哪些学科和自己的专业相关?在相关各科之中,又怎样建立一个循序发展的计划?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每一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到的最高境界。读书的第一要义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创造力”,能“发前人之未发”。
 
三、常读案头书(放在床头、案边、诊断室内或者随身携带可以随时翻读)

建议把《中医临床必读名著30种》中列出的,与你的专业有关的书,放于案头,然后再按书中的介绍去读。这些书有概说、作者简介、内容概要、背景回顾、传承导读、必读理由、前贤点评、延伸阅读等。可以帮助短时间了解这些书的特点。平时在包中放上一本书,睡前、诊余、等车有空时翻一翻、记一记,日积月累,必有好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上最全中医书单:从入门到卓越,读懂这108本你也是盖世神医!丨正安
高树中教授的针灸心得+针灸之髓 博客
转自《针灸中国》:金针探秘
1.跟着倪海厦老师每天学习伤寒论|辨太阳病
【必读中医书单】倾情推荐,三年书单分享!
辛圣明老师:养生馆人员如何掌握中医临床诊断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