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茵陈的11种妙用
▍来源:赛柏蓝—药店经理人
▍特约撰稿人:兰花草

三月茵陈四月蒿,茵陈妙用知多少。

茵陈又名白蒿,性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具有清湿热,退黄疸之功效。临床可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疾病的治疗。全草入药,可预防流感,治中暑、感冒、头痛身重、腹痛、呕吐、胸膈胀满、 气阻食滞、小儿食积腹胀、腹泻、月经过多、崩漏带下、皮肤搔痒及水肿等症,其散热发表功用,尤于薄荷。

坊间流传,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说的就是三月的茵陈是最好的,过了三月,茵陈就长成了白蒿,药性偏散,药用价值也大打折扣。

茵陈的功效和药理作用

茵陈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香豆素类、黄酮类、有机酸类、挥发油类等。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之功效。

近年研究发现,茵陈除具有利胆、保肝等传统药理作用外,还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病毒、抗肿瘤、降血压、调血脂、抗骨质疏松、神经保护、免疫调节、代谢调节等多种药理活性。 

1、保肝利胆作用

研究表明,茵陈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包括保护肝细胞膜完整性及良好的通透性、防止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及改善肝脏微循环、增强肝脏解毒功能等,对甲型肝炎、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有显著的疗效。

茵陈及其成分主要通过增强胆囊收缩、增强肝细胞功能、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红素和胆汁酸外排发挥利胆作用。

2、抗菌作用

茵陈对各种病原微生物有一定抑制作用,特别是对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病原性皮肤真菌等有显著抑制作用。

3、解热、镇痛作用

茵陈的解热、镇痛作用与阿片类受体和腺苷受体有关。

4、抗炎作用

茵陈可抑制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肥大细胞脱颗粒,所含成分通过多个炎症通路或直接抑制痛觉感知通路(如钠/钙离子内流)发挥抗炎作用。

5、抗病毒作用

茵陈及其组分对单纯疱疹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肝炎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等多种病毒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

6、抗肿瘤作用

茵陈的主要抗肿瘤成分是茵陈色原酮,作用机制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7、降血压调脂作用

茵陈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从而起到降压作用。茵陈可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从而起到降血脂功效,还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8、调节代谢作用

茵陈中的绿原酸不仅能抑制6-磷酸葡萄糖转移酶1,减少钠离子浓度梯度驱动的肠道葡萄糖转运,而且能抑制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进而抑制肝脏的糖异生,调节体内糖代谢。

9、抗骨质疏松作用

茵陈蒿及其所含的黄酮类、香豆素类、多酚类等成分通过调节破骨细胞分化和骨吸收过程中的多种因子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

10、神经保护作用

茵陈蒿醇提取物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治疗短暂性前脑缺血。

11、其他作用

茵陈色原酮具有一定抗心肌纤维化作用,滨蒿及其黄酮组分具有抑制蛋白变性的作用,这对防治风湿性疾病、白内障、AD等具有重要意义。

茵陈的临床应用

1、茵陈30-45克水煎,日1剂分三次服。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主治急性黄疸性肝炎。福建中医药,1959,(7):42

2、茵陈蒿1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1个月为1疗程。利湿降脂,主治高脂血症。中医杂志,1980.(1):39

3、茵陈30-60克,水适量文火煎至200毫升,1次顿服。小儿视年龄大小、体质强弱可分次服用或酌情减少用量,每天1剂。利胆驱蛔。主治胆道蛔虫症。湖南中医杂志,1992.(3):21

4、茵陈20克,加水150毫升,文火煮沸10分钟,过滤取药液,代茶饮,3天1疗程。清热利湿。主治口腔炎、口腔溃疡。黑龙江中医药 1992.(6):30

5、茵陈30克煎服,每日1剂。清热退黄、疏肝利胆。主治母儿血型不合。四川中医,2002.21(2):20-21

6、治一切胆囊感染:茵陈30克,蒲公英12克,忍冬藤12克,川军10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7、茵陈五苓散:绵茵陈30g,云苓15g,猪苓12g,白术12g,泽泻9g,桂枝6g,水煎服,日一剂。清热利水退黄,主治湿热黄疸,湿重于热,身目俱黄,小便不利,头重身困,胸脘痞满,口淡不渴,或便溏腹胀,舌苔厚腻或淡黄,脉濡、稍数或缓。(《金匮要略》)

8、茵陈蒿汤:绵茵陈30g,大黄9g,栀子12g,水煎服。治疗身黄,小便不利。(《金匮要略》)

9、茵陈蒿散:茵陈蒿50克,荷叶25克,捣罗为散,每服5克,冷蜜水调下,食后服。治风瘙瘾胗,皮肤肿痒。(《圣济总录》)

10、茵陈四逆汤:绵茵陈18g,熟附子9g,干姜9g,炙甘草3g,水煎服。治发黄,脉沉细迟,肢体逆冷,腰以上自汗。(《张氏医通》)

11、茵陈治遍身风痒生疥疮:茵陈适量,煮浓汁洗之。《千金方》

12、茵陈治感冒,黄疸,漆疮:茵陈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13、茵陈治病人身如金色,不多语言,四肢无力,好眠卧,口吐粘液:茵陈蒿、白鲜皮各50克。上二味粗捣筛,每服15克,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日三。(《圣济总录》茵陈汤)

14、茵陈治阳明病,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瘀热在里,身发黄者。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擘),大黄二两(去皮)。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伤寒论》 张仲景茵陈蒿汤)

15、眼热红肿:用茵陈蒿、车前子等分,煎汤,以细茶调服数次。

16、治热病发斑:茵陈100克,川大黄(锉碎微炒)、玄参各50克,栀子仁0.5克,生甘草25克,捣筛为散,每服20克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服。(《圣惠方》茵陈散)

茵陈的副作用

茵陈因其疗效广泛、确切,副作用小而被收录于《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方》《本草纲目》等历代本草和《中国药典》2015版。

但是毕竟是药三分毒,茵陈也不例外。由于茵陈苦寒,所以脾胃虚弱的人当慎用。另外,盲目大量饮用,可造成胃部的不适,甚至会抑制中枢神经,出现嗜睡、流涎、头晕、恶心、腹泻、急性肝胆损伤、心律不齐等情况。所以,茵陈需要适当饮用,切记盲目过量。

参考文献:刘玉萍,邱小玉,刘烨,马国.茵陈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9,50(9):2235-224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近中药:认识一下“柔肝利胆”的茵陈,还有哪些特点?
身边的中药——茵陈
中医传统名方之茵陈蒿汤
胎黄2
茵陈
茵陈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