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酒类小知识—白酒酒曲的基本分类
userphoto

2021.09.04

关注
中国酿酒史源远流长,在酿酒发展的过程中,也衍生出各种各样的酒曲。也就是说,在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的古代,甚至是两家相邻的酒肆,他们所用的曲也都不尽相同。到了现代,由于划分标准的不同,曲到底有多少种,谁也说不清。但是为了方便,现今比较认可的是酒曲分为五大类,分别用于酿造不同的酒。
  • 麦 曲

顾名思义,麦曲就是用小麦制成的曲。小麦附着力强,营养丰富,以麦制曲,用曲酿酒是中国黄酒的酿造特色。虽然近现代以来,白酒的名声最大,但是白酒是元代时蒸馏技术传入我国之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我国酒史上,酿造时间最长的其实是黄酒。
《世本》卷一记载:“帝女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作秫酒。”这里的秫酒指的就是黄酒。“生麦制曲,高温成型”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而采用生麦制曲而不是熟麦制曲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小麦自身所带的水中同样有微生物的存在,生麦制曲的过程中小麦没有经过高温杀菌,因此最大程度保留了小麦水分中的有益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再加上麦粒上附着的和空气中的微生物,三者相互影响、共同参与发酵过程,从而造就了黄酒滋味醇、绵、鲜、爽的风格。
  • 小 曲

和麦曲不同,小曲之所以叫做小曲,完全是因为长得小。小曲又称“酒药”,很多南方人自己在家酿酒时,所用的酒曲就是小曲。并且小曲不仅可以用来酿造白酒,还可以用来酿造黄酒。
制作小曲的原料主要是大米和糯米粉,再辅以辣蓼、中草药等材料,揉搓成几克至几十克的曲丸,或者曲饼。小曲酒香气清淡,带有较为突出的米香香气。和麦曲相比,小曲的微生物含量更多,酿酒时用量更少。
由于小曲在制作过程中会用到中草药,所以酿出的酒中也会带有一定的药香。我国的八大名酒之一的药香型白酒——董酒,在酿造过程中就使用到了小曲,即是大曲小曲共同发酵。但是不同的是,董酒所使用的小曲在制作时所用的中草药配方,已经被列入了国家机密,所以才有了“国密董酒”的称号。
  • 大 曲

从麦曲发展到小曲再到大曲,曲的形状从零散变为大块状;这是因为酿酒人在酿酒过程中发现,大体积的曲块能更好地保存微生物。大曲里的微生物比麦曲、小曲中多了很多,所以大曲是三者之中发酵能力最强的。
大曲在制作时,同样使用小麦作为原料。小麦粉碎后加水加“母曲”,踩成曲胚,然后进行发酵,发酵时曲胚中的温度高达60~65℃。所以大曲又被称为“高温大曲”。酱酒大曲一般都是在端午开始制作,到重阳结束,因为这个时候气温高、湿度大、空气中微生物多且活跃。
大曲酿成的酱香白酒,香气优雅、酒体醇厚丰满、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所以大曲酒不一定是名优的白酒,但是站在中国白酒金字塔塔尖上的酒一定是大曲酒。比如茅台、比如五粮液、比如剑南春。
  • 红 曲

红曲在酿酒行业中,并不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曲,多与小曲共同使用,以糯米为原料酿造功能性红曲保健黄酒。
红曲是一种天然产品,是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经红曲霉发酵而成的紫红色米曲,古时也称“丹曲”,被我国中医视为珍贵的保健品。经过临床研究表明,红曲在发酵过程中,红曲霉代谢产生的产物具有一定的降血压、降血脂、抗胆结石等多种生理活性功能。以至于,国际上还曾一度掀起过红曲研究的热潮。
所以,适当饮用红曲酒有益身心健康
  • 麸曲

麸曲是现代才发展起来的一种制曲工艺。麸曲是以麸皮(即小麦最外层的表皮)为主要原料,蒸熟后接入纯种霉菌,在人工控制的温度下培养的散曲。这种曲有制作周期短、出酒率高的特点。可用于代替部分大曲或小曲。
麸曲的出现,大大节约了酿酒所用的粮食,也降低了白酒的成本和价格,使得白酒更加普及,填补了市场空白。。
酿酒基本原理和过程主要包括:酒精发酵、淀粉糖化、制曲、原料处理、蒸馏取酒、老熟陈酿、勾兑调味等。
来源:权说酿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白酒的骨血——酒曲
为何大曲酿造的白酒口感更好?
曲为酒之骨,有哪几种曲?
自制酒曲
酿酒的酒曲是怎么制作的?
酒曲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