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代文阅读讲评课课堂实录

附文:五、(21分)x9;t+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0w=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5-18题。aLF*/d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D0
诗之草-K0jz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_/-
邵燕祥]w"fV"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Eb
小时候,有一次同时借到两本诗集,臧克家的《十年诗选》和卞之琳的《十年诗草》。那时候觉得“十年”是很长很长的一段日子,是一段遥远的过去;而“诗草”二字,更让我眼睛一亮,仿佛这不是指的草率、潦草以至“草稿”“草创”之“草”,而就指的是“芳草碧连天”的草。 H~_<(0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
连天的草,在柳永那里唱作“天黏衰草”,是不是南方的语音?而在我心目中,始终是在北方原上,就像少年白居易稿本开头写的“离离原上草”: i;DO0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f1@0y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M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IT
一样是晴空下绿得发光的草,让背着行囊的过客,也闻到了阳光晒暖的野草的清香。管他王孙不王孙,走在路上就是远行人。满眼是青草萋萋,满心是“离恨恰如春草,渐行渐远还生”,因此,说“萋萋满别情”,犹如说“心里像长了草”一样吧。 `Z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Xd{
不是有意的寻找,而是无心的邂逅,读诗,总是遇见诗中的草,冰心啊,康白情啊,真是“小草在前”;古典的诗歌,更是不期而遇,“青青河畔草”啊,“草色遥看近却无”啊,“细草微风岸”啊,真是“天涯何处无芳草”!穷困潦倒的诗人,一肩行李,披星戴月,但不愁没有道旁河边原上的野草为伴。 DqK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Q
没有草,就没有诗歌。草是迁客骚人除诗以外,仅有的无主的财富了吧。 C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qxrLM
在1943或1944年寒假里,围炉夜读,我的心随着一个陌生的诗人——戴叔伦飞向边外: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鹧鸪声声愁绝。 |K}n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Nxr[
想见迤逦边墙下,除去呼叫“行不得也哥哥”的鹧鸪,惟有千里暮云笼罩的平芜草野是有生命的,能够以无数尖尖的耳朵倾听征夫的叹息。 V;2=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8q
被诗人称为边草的,给远戍边关的士卒们,是拉长了的牵挂?是铺开来的向往?也许是互相默契的慰藉? e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Y>HQa
诗词读得多了,渐渐发现,遍地的青草往往只有一个共名:春草,秋草,芳草……HEU*~\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85"eR@
词牌里有个“踏莎行”,引起过我的注意,看到它,总有一种软茸茸的质感,不像踩在干枯落叶上那么吱吱作响吧?甚至因此认为把(William)Shakespeare译作“莎士比亚”,确比“沙士比亚”强,强在哪里?有个草字头! 1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1|<u3}
但我其实一直不知道莎草什么样。直到有一天查字典,原来古色古香的“莎”就是俗称的“三棱草”,竟然是我怠慢了多年的老相识。我在黄骅农场劳动的时候,常年泡在水稻田里,从二三月刚一化冻,春寒料峭,就光脚下田,带水耙地;那时候经年的草籽就藏下身来,它们会抢先在秧苗前面露头,从此天下无宁日矣,所谓“三夏”季节,主要的农活集中为锄草。天天跟草打交道,其中一种生命力旺盛的,就数“三棱(子)草”,茎状三棱,窜高益壮,绿白相间,似葱而坚韧过之,有弹性,只能用手拧住,使劲拔,它的根不太深,拔出来抟成一团,深深地塞进泥里去。 W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sw=[J
每一“丘”也就是每一方稻田里都有三棱草,尤其是在一丘的四角,边边沿沿,我想是平地的时候水把草籽冲过去的吧。这个丘字作为田亩的单位,似是古意,那时也顾不上查考;我想,即使那时候有人告诉我,你拔去的一棵棵出头的三棱草,就是诗意盎然的“莎”,我大约也还是只能把它连同诗意一起拔掉。 Gm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MuU=\
离开了稻田,莎草不仅不是恶草,在适于欣赏“闲花草”的环境里,它的审美意义就突出了。>q<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b@rSC
世上有花又有草,花有茎叶,草有花朵,不同的是花有木本和草本,草呢,通通是草本,且多的是一年生,但生生不已,代代相传。人们有时候也忘了每一棵草的纲目种属,只见一片茸茸绿草如茵,碧波荡漾如海,笼统地叫一个字:草。 6|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Cq ]a]
诗也是这样,远远看去,都是一个诗字,蹲下来瞧,有百花又有百草。悲观的人说“草木一秋”,却看不到满世界的“春草年年绿”,全不管“王孙归不归”!乐观的人看到,一代代烧荒的人消失了,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H?Y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xg y
诗离不开花,也离不开草;诗中有花,诗中有草。 sgElY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7.J
就让我和我的作品索性也成为“诗之草”,不好吗?*$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x?b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zS."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W?Css
15.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没有草,就没有诗歌”的含义。(4分)xHmE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Bw
16.请说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与表达作用。(6分)>&>S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Cy
17.请简述作者写“莎——三棱草”的用意。(6分)beY`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ki;w
18.作者说:就让我和我的作品索性也成为“诗之草”,不好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5分)C0p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3[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V ef{/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4~qSR(
一、导入W\">q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p
师:请大家拿出江门一模的试卷,这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并走进邵燕祥的《诗之草》。(板书题目)KR{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mT
师:首先,请大家看几个数据(投影):W)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QAJ
江 门 一 模 现 代 文 阅 读:sciv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My
高三(10)政治班得分情况+?<x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1c
(满分为21分,参考人数为62人)5iY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q1}s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VSD<zs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3
◆最高得分15分,最底得分4分37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HO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Cn 5GK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ILTld
◆平均分10.16分,得分率53%Q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6~-!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E-{h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L
◆    13分以上人数12人,及格率19.4%_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5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i\oD~p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f57
师:这是江门一模现代文阅读,我们高三(10)班的得分情况。13分是一个及格分,我们班有50位同学没拿到及格分。同学们,是什么原因让你们这次丢分丢得如此之“惨烈”?N'lhn#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_|OY
   生:我们都看不懂,不知道它写些什么?(学生的基本回答)ZwFpU[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t%
   师:噢,是看不懂文本。那好,这堂课,我们就对症下药,学习目标为(投影)J$KrY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k3+_9e
学习目标一"j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eg
*散文阅读,如何快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mqr\~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6q
   iZ6`>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sD\
    师:为什么要强调“快速”?_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t<u
    生:没时间5S/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rVZV
 师:考场阅读,我们没有时间一遍又一遍、反复阅读文本。我想问一问,《诗之草》第一遍没看明白后,你们是怎样做的?F[ag{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S
 生:赶紧看第二遍[kb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FmF%w
    师:然后呢?'{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Op3
    生:还是没明白5LqGyM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aVF
    师:再看第三遍?f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Dn%"
    生:不是,赶紧开始做题p#,q2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Nh-Ej
    师:得几分算几分?4iazm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r|KD/
    生:是呀(声音小点)8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m%;o4
二、研读文本pu'&}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
    师:问题就出在这。看不懂,我们当然是要进入第二次阅读的;但是,再次的阅读不是第一次的简单重复,而是马上进入研读。(投影)i$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KY2ca`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G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RpV`h
研读:带着问题,由点及面,牢牢把握整体的阅读。u5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4fp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HPa],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WP
1、写作对象!3Q@UI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2\e$b
2、作者感情倾向[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_
3、文章思路^0L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q&C~Y
4、主要写作特色dcX/(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qz"p
5、作品主旨7%j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ag|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o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3Bie
师:研读是带着以上问题的阅读。因为我们进行研读的目的是走进文本、读懂文本。而到底怎样才算读懂了文本呢?这五个问题的把握,正是衡量的一把尺度。{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
   师:那么这五个问题,我们又怎样快速解决呢?+-CA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CQ
   生:看题目21rn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x[}sq.
师:对,从读题目开始,环环相扣地解决。题目“诗之草”中的“之”是什么意思?D+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l7
   生:的(板书)!*S/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kX
   师:所以,这篇散文的写作对象是?qTi3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2sI
   生:草(g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N@520s
   师:诗是?XtJ#t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D
   生:修饰成分84=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s
   师:可是,我从你们的答题中得知,不少的同学都没有明确本文的写作对象,请看18题的答题(投影)Xt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fWV-
18、N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mrN
学生答题丢分的典型示例:Sg*F~$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WdM!m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zp#f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KDS
示例一:作者此举是为了表示自己对“诗”“草”的喜欢。“我”和我的作品成为“诗之草”是作者的愿望,作者以此道出对“诗”“草”的尊重,以写出“诗”和“草”的不可分。(1分)}*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tv"h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
示例二:作者通过直接抒情表达出自己对“诗之草”的喜爱之情,将自己和自己的作品变成“诗之草”,从而深化了文章对草与诗的关系的内涵,表达了作者对“诗之草”的赞美。(2分)%G9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cRxz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x=L#_Q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w=&/
示例三:好。 因为“诗之草”是坚韧的,是不败的,无论我是悲观还是乐观,都应该相信“诗之草”的精神韵味,生命中有花又有草,诗不能离花,也不能离开草,诗中有花,诗中有草,才是诗的真谛,更是人生的真理。(3分)]4s53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t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bd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
学生的精彩答题:gTeoj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O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Y=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M7 A
示例四:作者的观点很好。这句反问其实寄托了作者的期望,期望自己与自己的作品都能象草那样,蓬勃发展,给人以启示,给人以寄托,带给人们精神的慰藉。(5分)0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t5$k\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9SdCFM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GzQYG
师:“示例一”为什么只得 1 分?yPpC^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fKarey
   生:他把“诗”“草”并重了u_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2
他搞错了写作对象……a7'Lu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P\M[a
   师:但感情色彩的判断是对的,所以给 1 分。K~)[_?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_n
   师:“示例二”为什么给 2 分呢?SK)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r@9H\
   生:语言表达好一点,对“草”的感情更强烈一点{bJE8J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hl[pA
   师:“示例三”为什么给了3 分呢?gY3wY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N^
   生:写得比较模糊,表达的很有哲理nW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zYsV7
   师:答题也较规范,但依旧是在诗与草之间纠缠不清。18题,考查的考点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由此看来,明确写作对象会直接影响我们对文本思想内容的把握。},g: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zcL
   师:下面我们看第二个问题:作者感情倾向x<}.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u=
        大家还记得我们做过的一篇散文《西风胡杨》吗?jjT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pp
   生:记得CZ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U~"
   师:从题目,我们能不能判断作者对写作对象胡杨的感情?V#)]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FY~%~
   生:能,“西风”二字可以看出作者要讴歌胡杨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的不朽生命。hn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vL:mY
   师:胡杨的三个一千,还记得吗?PKEmV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g
生: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9l}XK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W4
师:作者感情倾向的把握,我们依然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中的“诗”,你们理解为什么意思?ef ?mL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71IE
   生:诗意的、如诗的、诗歌……4CO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59Vn
   师:可以初步看出作者对“草”?<E;\UY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A"eHq)
   生:喜欢、钟情、热爱……g|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
   师:如果有些散文,其题目不带感情色彩,例如05全国的高考阅读《张家界》,我们还可以从哪里入手?hz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W;[i
   生:看开头或结尾中的议论、抒情句4}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dg
   师:“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文章开头一句,作者对张家界山水的钟爱之情就喷薄而出。下面请大家读出《诗之草》的结尾句。:C22[~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nr*.
   生:“就让我和我的作品索性也成为‘诗之草’,不好吗?”rI\7]3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bvK
   师:大家感觉到了吗,一个反问句,作者对诗草的热爱,对诗草的一往情深呼之欲出。这篇散文,作者是要由衷地礼赞诗之草。)T[4pu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_
   师:草,平时在我们的眼中,一般是什么的代名词?"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R$7F
   生:平凡、普遍、不起眼、卑微、生命力强……hTGxZ4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94
   师:在花与草之间,我们多半会把眼光投向耀眼的花,可作者却对草情有独钟,这是什么原因?草的魅力何在,让作者深情地呼唤愿成为她?文本中应该是有交代的?所以我们可以抓住作者的感情线索去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EOF;0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d:j
   师:请大家快速标示文章的段落]_g: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Tq_:
   生:18个段落,J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e>25M
   师:除去一头(第一自然段)和一尾(15——18自然段),我们来理一理中间主体部分的层次。}8: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j<[5~e
师:2——9自然段一眼看去,都是在写什么内容?N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N
生:很多写草的诗句A5P%A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A5L#2
师:所以题目“诗之草”的“诗”第一层意思是?zp$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5J3@`
生:诗歌]}]al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V%+fu
师:换句话就是,草可以进入诗歌的殿堂,草可入诗(板书)。<zb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v7g
师:草为什么可以入诗呢?诗人们为什么会写草呢?@qV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CO
生:可以借草抒发离情别绪bw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JxQ?e
师:例如?a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mXA
生:萋萋满别情、离恨恰如春草*' t'4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cwhC
师:草还可以与穷困潦倒的诗人做伴,让他们不安的灵魂得到暂时的栖居;还会倾听征夫幽怨的诉说、与边关的士卒们相濡以沫的厮守。草走进了诗人的心里,也走进了作者的心里f>-5]p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H>"
师:10——14自然段,是在写什么内容?Ya?8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VjH#)V
生:写莎、三棱草pkDH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Xve}@i
师:其实这两者是同一事物,一为雅称,一为俗称,这一雅一俗之间说明了什么问题?bNmX.k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Z2s
生:同一事物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眼里,其意义价值是不同的。h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H
师:很好。“三棱草”有什么特点?nIi"__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4<
生:生命力旺盛、坚韧、有弹性?ouU'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
师:这是它本身具有的生命审美意义,只是,在稻田里、在农民或如我一样处于生存艰难的人眼里,它的这种审美意义?;Q{,&B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zR +Ou
生:突出不来。s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wOsw
师:即没有诗意的环境,没有一颗诗心,我们发现不了生活中的诗意。题目“诗之草”的“诗”第二层意思是?G%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jZe1t
生:诗意(板书)K#{ON,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n4v
师:草是具有生命审美意义,富有诗意的。草于作者的魅力是可入诗、具有诗意。文章的思路结构清晰了吗?x2e.Jq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fK1
生:明白了7*a6{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U
师:一般来说,文学作品是不会就写景而写景,就咏物而咏物的。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目的仅仅是要赞赞诗草吗?+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d
   生:其实也是在赞如诗草一样的人mfTW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H%*(r
   师:这篇散文的主要写作特色是?-ko;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
   生:托物言志%.4_E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f}a
师:了解一篇文章的主要写作特色,将有助于我们对文章主旨的深层把握。托物言志是一种比较含蓄的表现手法,那么,文中的花就不会是仅仅是指自然界中具体的花,也是指?g'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y~
生:生活中如花一般的人i,^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
师:文中的草?NJR?o4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0v}
生:就不是仅仅指自然界中具体的草,也是指生活中如草一样的人,l%W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
师:文中的诗?t9wO]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uQxlC
生:也不仅仅指具体的诗歌,也是指生活、生命之诗-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w1
师:本文点明主旨的句子在哪里?是哪两句?lrtmb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b3
生:结尾,“”[I^h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w^~7\
师:结合这两句主旨句,文章的主旨就不难把握了。生活如诗,诗意的生活离不开花,离不开那些名人、伟人、英雄、明星、偶像;但也离不开草,离不开那些不讲条件、不计名利默默奉献,站在幕后辛勤付出的普通人,诗意的生活,应该是由花和草共同酿造出来的。只是,现实生活中,花样的人生,太多的人孜孜以求;所以,作者深情告白就让我和我的作品成为诗草吧!n0=06&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Ox6b-
师:通过带着问题研读文本,我们走进了文本。是不是读懂了文章,我们就一定可以拿高分?$ZML2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R.1.
生:不是,还要看答题技巧D-"$S9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O
三、训练答题技能G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awS
师:对,阅读能力并不等同于考试能力。下面我们谈谈如何提高答题的考试能力(投影)'d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f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Y<0}UH
*学习目标二o>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LO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DX
清楚答题过程中丢分的主要原因:~$2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bk]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CGp2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R5
1、归纳不全,遗漏要点。43`*O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OZ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XC3w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Q) %U
2、不认真审题,造成丢分。*+"#Z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aJ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kO
3、不会解题,答题不合要求。:?9Y6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e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b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h035ys
师:从改卷情况看,你们比较好拿分的是15题,丢分最严重的是17题m`p H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L
生:是呀@?osCS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J
师:这堂课,我们就以这两道典型题为例,查查我们在答题过程中丢分的主要原因(投影)QH;Np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q'gP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wp2&s
15、©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h/a3
学生答题丢分的典型示例<+u_m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h
示例一: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诗歌也一样,没有顽强的生命力,诗歌就不复存在了,所以没有草,就没有诗歌。(0分)ytE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lDc7!$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DG;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4
示例二:无论是现代诗还是古代诗中都有对草的描述。(2分);1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kaP
示列三:很多诗歌会以草为题材。(2分)$B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6/%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LL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S<w!5\
示例四:读诗,总是遇见诗中的草;草是迁客骚人除诗以外,仅有的无主的财富。(3分)\yS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Maj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KN@xX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YEe
示列五:草是到处可见的,它一次又一次激发诗人的灵感,使诗人创作出一首首诗歌,仿佛有了草,诗歌就有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3分)ru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qZ`0e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6}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pQ
学生的精彩答题:h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F7?
示例六:草是迁客骚人除诗以外,仅有的无主的财富;诗离不开花,也离不开草,诗中有花,诗中有草;诗人与草为伴,才有诗中满眼的芳草萋萋。(4分)RO=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T3-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l*It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rtA
示例七:(1)“草”是诗歌作者的感情承载物,是迁客骚人除诗外,仅有的无主的财富;(2)“草”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顽强品质是诗歌创作的源泉。(4分)_|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vrO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HSI~TC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kL=
示例八:作者认为“草是迁客骚人除诗以外,仅有的无主的财富”,草成为诗人感情的寄托者;诗人常因草而生灵感创作诗歌,草成为诗人创作诗歌的常用意象。(4分)9YsZH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xB2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o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ZhTNR
   师:示例一0分的原因?vg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b`_ue=
   生:上下句是因果关系,不是类比关系vI<bx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2iOM
   师:很好。示例二、示例三丢分的原因是?K7@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M5rHo
   生:答题不全面,只答出一点;MB|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Q
   师:示例四,两方面都答了,为什么还扣分?B+[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i8,
   生:思考着"=vCLO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N@u:J
   师:请大家把题目自由读一遍'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M(y
   师:明白了为什么扣分吗?XA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o\1/>
   生:他全是从文本中摘抄的CV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LO0P
   师:为什么不可以摘抄?h(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0w$m
   生:题目要求根据文意概括M-a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Q%`D
   师:对了,要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不认真审题,造成丢分。这次我们没给0分,是为了鼓励大家。看示例五,为什么丢分?5KR4G.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F\S_r<
   生:好象都答到了(学生在下面疑问)wPx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1
   师:现在看来,我觉得应该给满份4分{fQ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_;
   生:对呀(几乎齐声)(e\&Ra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uJw^
   师:可是当初为什么扣分了呢?d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_2
   生:不分点答'Y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86<dfd
师:对啦,答题不规范的原因。X}q9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
师:下面请大家自由欣赏你们的精彩答题。|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
生:学生自由读示例六、示例七、示例八PFGi5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O
师:从15题的答题情况看来,造成我们丢分的原因主要是:1、归纳不全,遗漏要点。2、不认真审题,造成丢分。以后大家要注意。下面我们看17题(投影)W=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
17、A\8)OQ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
学生答题丢分的典型示例&HM[6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E
示例一:写“莎—三棱草”具有生命力旺盛,坚韧,繁多,是为了突出诗歌也如此特点。同时也指出了诗人们在常见的草上赋予盎然的诗意,表达出“诗中有草”。令文章生动形象,吸引读者,点出文章的主旨。(0分)l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v`GE_H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Kk;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t,
示例二:作者写“莎——三棱草”是为让人们明白草的生命力强,是为了突出草的韧性,为了让人们明白草体现了人类中的艰苦,自强不息的精神,让人们懂得人应具有坚强,不被困难吓倒的精神。(0分)`)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G#_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cf[C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z
示例三:往往看似最平常的东西,也有它本身的审美价值和意义,关键是在于人,在于环境。(4分)~/S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k-S,q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UJtnw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epjSnj
学生的精彩答题:DO^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e07K
示例四:在诗人的眼中是“莎”,在艰苦的环境里,作者看到的却是“三棱草”,说明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的环境下在不同的人的眼里,其价值和意义是不同的。(6分)Deg%{8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yW\W%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c]MSy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M9}s
示例五:作者用这一例子说明根据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人的不同心情,草具有不同的意义。“三棱草”在作者劳动时因为杂草要被拔起而在适于欣赏的环境里就会突出其审美意义,这点明了文章“草是诗人感情的寄托”这一主旨,表现了文章主题,作者借此例来说明自己对草的看法,通过对比说明草能表达感情。(6分)$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Sw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Svp2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UB
   师:示例一、示例二为什么得0分?>0eE#y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lq5z:I
   生:示例一没看懂文章,没明确写作对象,示例二没写到莎,只是写三棱草X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Z7j7
   师:这道题是拉开分值的一道题,示例一、示例二的同学不会解题,答题不合要求。这道题目考查的考点是鉴赏表达技巧,称呼的不同所起的作用。相当一部分同学解不了题,答题方向一错,一丢就6分。K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6Uh=h
   师:示例三,为什么扣2分?7;:Q<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90-)q0
   生:学生思考着J5Uzuz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3<g
   师:只摆出结论,推理的依据“莎——草”不管了。}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Ot
师:下面请大家自由欣赏你们的精彩答题。0MXa[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n{4
生:学生自由读示例四、示例五。$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ZH#Ql
师:这次的现代文阅读,我们没做好,如果换一种积极一点的说法便是,我们在阅读这一块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如何提高现代文阅读的得分呢?努力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考试能力。这堂课就上到这,下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整理小学常见的数的整除特征,家长可以打印出来让学生多练习
人际关系的10大残酷真相 1、敢让你难堪的人,100%看不起你,
别人不会告诉你的社会潜规则
2024年,你计划读什么书?
我70岁退休金7800,一场疾病才懂:亲人不一定亲,老伴才是最亲近的人
相机拍照,除雀斑,治阳痿,治粉刺,埃及艳后玉容驻颜秘方,皇后淋浴驻颜秘方,车胎慢撒气,还事物本来面目经营术,胖瘦如意法,冰淇淋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