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下室防渗漏管理办法,从设计到施工到管理全都有

一、背景概述

2014年7月4日,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与北京零点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司联合发布《2013年全国建筑渗漏状况调查项目报告》。据报告显示:抽样调查地下建筑样本1777个,渗漏率57.51%,我国既有建筑房屋的保有量巨大,每年用于修补渗漏和重设防水层所耗费的资源巨大,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渗漏,尤其是建筑地下防水工程的渗漏,被称为建筑的“癌症”。建筑地下防水工程的渗漏,不但严重制约建筑的生命周期,而且渗漏意味着地下混凝土结构本身存在缺陷,在地下水的长期侵蚀下这些缺陷会逐渐扩大,导致钢筋锈蚀、混凝土劣化等一系列的问题,进而危害到建筑结构的安全。

因此,为控制地下室渗漏风险,提升项目交付质量,降低渗漏维修率,特编制本防渗漏管理办法,以规范防渗漏管控的标准动作,强制执行渗漏关键节点做法,达到降低项目渗漏率的目的。

二、渗漏原因

2.1 地下室主要防水体系

2.2 防水等级及相关规定

根据现行《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要求,地下室防水等级一般按照二级,工程各部位规范规定及拟采用的防水做法如下表所示。

2.3 渗漏常见部位及原因

地下室常见渗漏部位及渗漏原因简析如下表。

2.4 渗漏处理的原则

地下室渗漏处理仅作为渗漏的补救方法,应加强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和检查,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①细部节点不明确、引用图集比较随意、各节点做法不统一、设计未提供节点大样图;

②后浇带、施工缝留设不合理,仅考虑沉降、温度分区的影响,未考虑项目分期开发的影响,同时现场施工缝留设比较随意;

③现场施工比较随意,有图不依,常采用习惯性做法、施工粗糙;

地下室渗漏处理应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堵”:适用于各种非结构裂缝,适用范围较广,堵漏效果较理想。
“疏”:适用于地下室外墙、底板有较大的渗漏点。
“补”:适用于渗漏点埋深较浅、易修补的部位,如穿墙(顶板)套管重新填塞、附加层、防水层的修补、顶板在较薄种植土下的防水层补漏等。

三、主体结构各阶段防渗漏管控

3.1 底、顶板各阶段的防渗漏管控

针对底、顶板渗漏问题应根据裂缝开展情况,综合评判是否为结构裂缝,如:柱底冲切破坏、地下水浮力过大造成防水板(筏板)破坏、温度应力导致的应力集中破坏、园林覆土过厚,引起顶板开裂、柱帽冲切破坏或仅是施工原因(如漏振、振捣不密实等)造成的防水渗漏。

设计阶段:

1)应考虑上部荷载(行车、景观造型、地表景观水系、施工荷载等)影响,应在施工图中注明覆土厚度、施工临时荷载要求,确保结构顶板及底板不发生破坏;

2)后浇带设置合理,满足沉降、温度应力、分期开发的要求;

3)后浇带、采光井(通风井)防水大样详图、地下室顶板防水及景观做法详图、地下室底板防水大样图应清晰明确;

4)场地地下水位较高时,后浇带底板节点可选用超前止水构造做法;

5)提供桩头节点防水处理大样图(选用水泥基结晶型防水涂料);

6)提供覆土顶板防水构造做法、车库底板防水构造做法详图。

影响顶底板防水的因素

施工阶段

1)按设计要求开挖至设计标高,地基、桩基承载力、施工阶段地下水位高度满足设计要求,防止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和和底板上浮造成结构破坏;
2)做好桩头的处理,确保水泥基结晶型防水涂料与防水卷材两种材料结合部位严密有效,厚度符合要求,不得少涂或者漏涂。
3)加强底板外防水层在转角、后浇带、转角部位的防水附加层的处理;
4)加强底板防水层的成品保护,防止钢筋绑扎过程中破坏防水层;
5)顶板在后浇带封闭前,若条件允许应进行顶板蓄水试验,结构防水层无渗漏后方可进行后浇带浇筑,重点检查后浇带、变形缝等部位的结构自防水;
6)外墙和顶板后浇带封闭应一次浇筑完成,不得分批浇筑;
7)后浇带封闭后,条件允许时可再次进行结构层蓄水试验,无渗漏后方可进行外防水层的施工;
8)加强后浇带、穿顶板套管防水附加层的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外防水封闭;
9)加强对防水层的保护,验收合格后及时进行保护层的施工,严禁未验收即封闭;

使用阶段

1)由结构破坏造成的渗漏,应由专业加固公司进行处理,采用的方式有:底板增加抗浮锚杆、上部顶板加固处理、必要时需结构和抗渗处理同步,需提供专项处理方案;

2)由施工或者构造做法等原因造成的顶、底板渗漏,渗漏裂缝可按注浆防渗方式处理;

3)由穿管造成的顶板渗漏,当地表允许开挖时,可采用重新补做防水层进行处理。当不具备条件时,可进行注浆修补;

4)当底板渗水较严重且地下水位较高,采用注浆堵漏失效时,可采用疏导的方式进行处理。

3.2 外墙各阶段的防渗漏管控

地下室外墙渗漏目前较为普遍,通过渗漏点分析,主体结构中外防水卷材已经失效,细部处理不到位,导致结构渗漏。

3.3防水卷材施工质量管控

材料要求

1)选用集采品牌、严禁使用玻纤胎防水卷材;

2)材料的物理性能符合要求,包含可溶物含量、拉伸性能、低温柔度、热老化后低温柔度、热老化性、不透水性、接缝剥离强度等。(该项由厂家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进行抽样检测)

施工质量要求

四、西部构造各阶段的防渗漏管控

1、后浇带

设计阶段:
1)合理设置后浇带,满足结构温度应力、沉降要求,同时应满足项目单体、地下室分批施工、分批交付的要求,尽可能减小整体长度;
2)施工图需提供底板、外墙、顶板的节点大样,包含防水层做法,做法清晰明确;
3)地下水位较高时,采取抗拔桩、抗拔锚杆时底板后浇带选用超前止水构造做法;
4)后浇带两侧节点做法与施工缝做法一致,采用中埋式止水钢板和外贴式防水附加卷材。中埋式止水钢板连接处应焊接密实,不得虚焊、漏焊;
5)后浇带填充材料选用微膨胀抗渗砼,膨胀率为0.04%-0.06%,自应力为0.5-1.0MPa;

6)后浇带区域外墙防水保护层采用120厚Mu5.0实心砌体、M5.0水泥砂浆砌筑,两侧各出400mm至板顶;

施工阶段:
1)加强对施工单位的交底;

2)检查底板防水附加层是否按要求留设,底板防水层应无明显渗漏;

3)为防止两侧先浇筑砼流失 ,应在后浇带两侧设置密目钢丝网;

4)后浇带封闭前,应清除带内垃圾,剔除疏松骨料,检查底板防水的完整性,并清除底板内积水;

5)后浇带浇筑完成后,外墙、顶板应进行节点渗水检查,确保结构自防水有效;

6)外墙、顶板增加防水附加层,完成封闭后再次进行外墙淋水、顶板蓄水的渗漏检查;

7)加强对成品的保护,发现漏点及时修补。

使用阶段:
1)对顶部渗漏点:采用注浆进行修补;

2)对墙和底板小面积渗漏可采用注浆处理;

3)当外墙和底板渗漏较严重,但地下水位较低时可按照如下方式处理:

剔除疏松砼,形成规则形状,断面呈企口状,刷一道水泥基结晶型防水涂料,中部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浇筑高一标号收缩补偿抗渗砼,补漏前应注意地下水位的高度,防止由于水头压力造成堵漏失效;

4)采用注浆方式无效时,可根据地下室底板情况,选择疏导的方式进行防渗处理。

2、变形缝

变形缝设置在通道式地下车库连通口与单体连接部位,大底盘车库不允许设置。

设计阶段

1)变形缝仅设置于通道式地下车库与单体的连接通道部位,其他部位不允许设置;
2)一个通道仅设置一道,尽可能设在地下水位之上;
3)节点防水方式选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与外贴式止水带,同时外部增加外贴式防水附加层;4)变形缝处砼结构厚度不得小于300mm,可采用局部加厚处理。

施工阶段
1)确保单体与车库沉降稳定,软弱地基应采取专项措施进行处理;
2)通道底板防水已经完成,变形缝处采用加厚处理,防水附加层(外贴式止水板)和中埋式防水钢板已经就位。3)底板、墙体、顶板大样构造做法严格按照设计节点大样进行施工,做好预埋预设,间距杜绝采用施工缝节点处理,必要时进行外墙面淋水、顶板蓄水结构层检查;
4)中埋式止水带、外贴式止水带在顶部进行对接焊接,不得采用叠加焊接,同时需确保焊接的密闭性;
5)结构层检测完后方可进行外墙、顶板防水附加层及防水层封闭;
6)外防水层施工完后及时进行保护层施工,防止防水层由于成品保护不力造成破坏;
7)严禁在中埋式止水带部位打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防渗漏节点做法大全,高清节点图,一看就懂!
地下室防渗漏工艺工法手册,23张节点做法卡片!
万科(全套)地下室地下室防渗漏节点做法与技术交底
碧桂园地下室全过程施工图文介绍,及常见质量问题处理措施
BAC自粘防水卷材施工方案
地下室渗漏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实用高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