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新《痛风管理指南》-何时考虑改变降尿酸治疗策略

2020年5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再次发布更新版痛风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本版指南),提出了42条推荐意见(包括16条强烈推荐意见),相对于2012版有何变化?一起来看一下吧。

何时考虑改变降尿酸治疗策略


1.对首次以最大耐受量依据FDA指示剂量接受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XOI)单药治疗的痛风患者,血尿酸仍不达标,和/或痛风频繁发作>2次/年)或皮下痛风石持续未溶解,有条件推荐更换另一种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而非联合促尿酸排泄药物(证据级别:非常低)。

2.对使用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治疗、促尿酸排泄药物治疗其他干预措施未能达到血尿酸目标,并且痛风持续发作≥2次发作/年)或皮下痛风石未溶解的患者,强烈推荐改为聚乙二醇尿酸酶治疗,而非维持当前的降尿酸治疗方案(证据级别:中)。

3.对经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治疗、促尿酸排泄药物治疗和其他干预措施未能达到血尿酸目标,但痛风发作不频繁<2次/年)且无痛风石患者,强烈推荐继续当前的降尿酸治疗方案,而非改为聚乙二醇尿酸酶治疗(证据级别:中)。


新旧对比


2012版指南已提出,对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单药滴定至最大剂量效果仍不佳、不耐受或出现不良反应,需考虑换药,别嘌醇和非布司他之间可以相互代替(证据级别:C);而单一最大剂量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效果不佳可联合促尿酸排泄药物,反之亦然(证据级别:C)。但本版指南保留了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间的替换(证据级别依然较低),却未对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与促尿酸排泄药物的联合使用提供推荐结论

2012版指南中,聚乙二醇尿酸酶同样不作为一线降尿酸药物推荐,仅在难治性痛风或一线治疗药物无效或不耐受时可考虑使用。本版指南对此进行了细化,对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治疗、促尿酸排泄药物和其他干预措施未能达标者,若无痛风频繁发作且无痛风石,不推荐改为聚乙二醇尿酸酶。

聚乙二醇尿酸酶等尿酸氧化酶类药物目前并未在我国上市,而美国未上市的促尿酸排泄药物苯溴马隆却是国内常用降尿酸药物,因此对换药和联合使用的问题,应根据我国国情制定更为恰当的策略。


 
来源:《痛风管理新思考——解读202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痛风管理指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痛风药物研究进展
近十年被批准的治疗痛风的药物
别用非布司他了,尿酸氧化酶让痛风说没就没?医生劝您莫踩坑
非布司他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痛风】又有新的痛风指南发布了,快来get你的新技能吧!
早读 | 建议收藏:痛风患者规范化治疗,42条指南建议必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