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银行业高峰对话 | 服务、转型、未来、战略、数字化、科技

9月10日,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金融专场高峰对话,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中国建设银行信息总监金磐石畅销书《银行4.0》作者、无卡支付移动银行创始人Brett King(布莱特·金),发表了各自对银行数字化转型、银行生态平台、银行营销场景以及未来银行发展的看法

Brett King:“银行即服务”将变得唾手可得

问题一:全球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有哪些?Banking-as-a-Service(银行即服务)”内在含义有哪些?

《银行4.0》作者、国际网络银行专家Brett King表示:

从1995年商业互联网的诞生就已经产生了数字化转型的概念,但银行真正踏上数字化的旅程是始于智能手机Apps及其基础设施的兴起,在2008年至2011年间移动货币和移动钱包服务开始兴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肯尼亚的M-Pesa和中国的微信移动支付。随后在2010年8月,全球第一家挑战者银行Moven在美国问世,但它并非真正基于移动服务。

如今,最大的挑战者银行是中国腾讯牵头的微众银行,它拥有超过2亿的用户,并且移动金融科技带来的数字化革命在中国大放异彩,建设银行的数字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但是从银行数字化的演进史可以发现,银行1.0时代是专注于传统银行服务,而在银行2.0时代就已经具有初步的以互联网为依托的自助银行服务,随后在银行3.0时代以移动服务或APP银行服务逐渐成型,然后出现的银行4.0时代至今,嵌入式银行业务的兴起渗透至世界的方方面面,并且随着银行业的发展,“挤出架构”也在不断的变化。

在2000年核心系统的迭代是非常受关注的,但是在今天谈论的更多是中间件,如API、RPA、机器人、自动化、区块链和数据模型等等,它们都是介于用户体验和核心系统之间的中间件。从以前的核心系统驾驭的流程产品向基于中间件的用户体验模型转变,这就是银行即服务平台的主要方向,这些变化不仅仅是换了一种客户体验这么简单,而是深植于银行矩阵以及发展未来的中心。

挑战者银行能够快速高效地运用中间层技术,赋能传统银行的诸多特点,还能实现传统银行未能实现的功能,并且传统银行因为组织架构的制约,使得传统银行很难复制这些特点,这就是挑战者银行兴起的原因,也是银行即服务的关键所在。

从腾讯和其他挑战者银行中看到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的启示,也就是未来的金融服务生态系统是三大方面的融合,即现有银行、金融科技和科技公司的融合,而客户体验将成为融合的中心,使银行服务不断渗透至人们周围的世界。

总而言之,通过中间件和前端技术的推广,银行即服务将变得唾手可得。

金磐石:银行业的数字科技是作为要素,而不是手段
问题二:中国银行业数字化的发展方向,总体进展的程度,以及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难点有哪些?

建设银行信息总监金磐石表示:

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是将银行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融入到具体的生态,具体的场景当中,让客户无感无界的享受到银行服务。

但是客户享受的不是“高大上”的金融服务,而是要解决人们生产生活当中客户遇到的问题,比如说客户开办企业,银行就要先解决客户办企业遇到的贷款、转账、工资代发等等问题。

正如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所述的:未来银行机构是不被需要的,但是银行服务是永远需要的。就像一块糖溶在水里头,糖不见了,但水变甜了,但没有必要强调那块糖的存在。而这方面就是银行未来的一个方向。

另一方向是开放,把金融的服务、金融的数据开放给客户,开放给合作伙伴,让他们把这些东西嵌入到他们的生态和场景当中或者是银行建的场景当中,让他们把金融科技技术包括ABCDMIX、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以及5G、量子计算等等还没有大规模商用的技术用到极致。而银行用这些技术做的IT系统使银行成为国际一流。

因此,整个银行未来的方向就是和金融机构和ICT的厂商,或者各个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打造金融科技联合创新的实验室,将金融科技技术开发到极致,然后使金融服务融入到具体的生态场景当中。如国内的支付结算方面,腾讯的财付通、阿里的支付宝等等在全球都是领先的。

银行业协会曾公布了一个数据,目前中国银行业的离柜率达到了90%以上,工行、农行、建行手机银行的客户数已经超过了3个亿。这数据已经说明在银行金融电子数字化转型方面中国的银行走对了方向。

现在工农中建交这几家大银行都基本上成立了金融科技公司,而这些机构都是公司化运作,用市场化的机制持续打造金融客户的优势,所以在未来金融科技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

当然在转型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如金融科技人才还是非常短缺的,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兴的应用,尤其是大数据方面的数据分析人才非常的严峻,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银行对整个金融科技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

技术发展到今天,数字科技已经作为生产要素的一部分,而科技的要素和业务、管理结合在一起会产生很多商业的模式,这是巨大的改变,因为以前银行有很多业务是不能做的,而现在因为科技的存在产生了许多新的业务、新的模式。所以数字科技是作为要素,而不是手段。

金磐石:建设银行金融科技战略—“TOP ”

问题三:建设银行现阶段的金融科技战略以及对开放银行的实际做法

建设银行信息总监金磐石表示:

建设银行在开放银行做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开放,开放我们银行的服务和数据,另一方面是建生态、搭场景。

这两个方面的前提是建设银行的技术引领,所以建设银行推出了金融科技战略,也就是“TOP ”,T是技术(technology),以建设银行的技术和数据作为双要素,双轮驱动业务进行创新;O是开放(open);P是平台生态(platform of ecosystem); 是培育鼓励创新,包容创新的体制和机制,因为这保证了建设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做完新一代系统就开始做下一个新一代系统。

因此建设银行在建平台、建生态的时候,主要考虑G(政府)端连接、B(企业)端赋能、C(客户)端服务。如建行打造了住房租赁相关的系统,这个系统不是给建设银行用的,而是给房地产企业、中介、客户、政府监管部门用的,而建行仅仅只是在这个系统中提供相关的金融服务。

所以现阶段做银行业务和以前做银行业务也是不一样的,建立的平台生态要让客户无感无界的感受到银行的服务。

通过这个平台客户解决了问题,银行也可以获取客户、激活客户以及留住客户。

Brett King:交易将会无现金,甚至无银行

问题四:银行5.0时代金融行业的数字化生态的形态对金融行业的影响以及未来银行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

《银行4.0》作者、国际网络银行专家Brett King表示:

在银行1.0,2.0,3.0到4.0时代,其核心是从实物配送系统转向数字配送,但是在另一方面,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让金融服务变得相对容易,当然转型过程也会被传统金融业所排斥。

因此,如果银行继续发展下去,与合作伙伴一起携手构建5G、增强现实、未来智能眼睛、语音人工智能识别、物联网等技术,问题就变成了拥有这一智能银行之后,会发生什么以及如何嵌入世界?

银行转型除了数字化技术还需要有中心化的技术,因为这是一种更有效的资源管理方式,因为去中心化的时代有三样东西能够定义未来的银行5.0时代,但这可能需要50年以上的时间。

1)未来价值交换体系将会独立于不兑现货币之外,人工智能可能在新旧模式之间转换。

2)银行将拥有被广泛接受的自动分散化的价值储存,而不会依赖于收费合规。

3)竞争性的价值体系。类似资本主义和古典凯恩斯经济(凯恩斯经济主要分析消费总量和收入总量的因果关系,认为总收入等于总消费加投资,如果储蓄的每一增加不被新的投资所抵消,收入就会下降,失业就会上升。)的矛盾。

当最终迈入银行5.0的时代的时候,交易将会无现金,甚至无银行,这是一种高度变革的经济模式,可能会有某种根深蒂固的社会意识和可持续性作祟,但在短期内会有四个重大的影响方向。

1)疫情之后在金融、医疗系统上看到大量投资,利用人工智能和Acacia以及行为心理学来疏导人们更好的理财,摒弃传统的预算模式,更多地关注和正确引领老百姓。

2)现在中国的行为信用评分将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常态,虽然美国也有社会保障,但在接下来十年里美国的社会保障可能没有用武之地,因为疫情将彻底该百年风险模式,行为评估将成为关键。

3)社交借贷和P2P支付将会卷土重来,因为大银行在后疫情时代可能会退出企业贷款,所以社会需要金融科技和P2P来介入这个领域。

4)银行和公司将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依赖客户亲身前往银行柜面或依赖客户亲笔签名以及需要签署纸质文件的银行或许未来十年内退出历史舞台。

因此可能在2025年以后的十年里,银行将和科技巨头并肩竞争,争夺银行账户储备以及在科技层面嵌入价值体系。其次,未来竞技将依赖于银行账户的智能化,因为现今的一些方法保证资金或者进行交易是完全不够,需要建立信用体系和资金管理的渠道作为基准。

汤道生:腾讯为未来银行提供更多服务

问题五:腾讯对数字化生态提供服务的布局能为未来银行提供哪些服务?

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表示:

现阶段腾讯主要关注三个方面。

1)通过微信为金融板块许多合作伙伴和客户提供服务,其中微信小程序大放异彩,为用户提供诸多服务,包括官方公众号、支付服务等。将银行业务发布在小程序上,这是目前腾讯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2)腾讯积极参与许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如零售、医疗保健、教育等,因此,一些重大转型项目需要银行提供调查结果,以便在用户购买产品后了解其未来的需求,在数以百万计的项目中,客户需要像腾讯这样的技术提供商来搭建平台,建立生态系统,吸引来自不同服务领域的各方,为用户创造最佳体验。而腾讯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平台开发,连接合作伙伴,赋能于每一位利益攸关者。

3)腾讯在金融科技领域投资众多,在风险分析、基金管理上,腾讯的能力更进一步,其金融合作伙伴也可实现更多获客,比如信用卡、供应链金融伙伴,当然腾讯也与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区块链技术,追踪交易记录。

总结

对于此次三人的高峰对话,可以说是对银行业的转型、银行的未来以及国内银行的形势均做出为非常专业、合理的看法。总而言之,银行所做数字化以及场景、生态平台搭建都应该以客户体验为中心。银行与诸君共勉!

文章来源: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金融专场高峰对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银行到了最分化的时刻
经济日报
腾讯云TCE,破解银行系统扩容及池化难题
欧洲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启示
这家银行打响了金融行业核心系统自主研发第一役
【商业银行金融营销策略】生态金融部、应用实验室、科技子公司……银行业布局“场景”创新范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