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柳宗元柳州种柑橘,写下一首诗,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userphoto

2023.08.12 浙江

关注

柳宗元一首《江雪》的诗歌塑造了一个孤舟蓑笠的老渔翁,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其实他最有名的不是诗歌,而是散文。唐宋八大家唐朝就只有他和韩愈两人。

但是他的仕途极其不顺。他参与唐顺宗时期王叔文集团的永贞革新运动失败,被唐宪宗定性为二王八司马事件并贬谪到永州,后来又接着贬谪到柳州。

在永州是当司马,有职无权,且受人监督。到柳州虽然是任刺史,但交通不便,地方闭塞,与外界很少联系。柳宗元知道自己无法再回到京城长安,内心非常抑郁。

就要这样在柳州孤独终老,柳宗元心有不甘,他想起同是命途多舛的屈原来。屈原种了橘树,写了《橘颂》来赞颂橘树的优良品德,以寄托己志。

于是柳宗元也在柳州开垦荒地栽种起柑树来。柑树包括黄柑,是橘树的一种,统称为柑橘。栽种柑树既是一种体力锻炼,也是一种精神寄托,为此柳宗元也写了一首诗,表示自己的情怀。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从诗的题目看,柳宗元是在柳州城的西北角上栽种的柑树,品种是黄柑。“隅”就是角落。因为这里是城郊,有空地。而且远离城区繁华地带,不会影响市民生活。

这一年是唐顺宗元和十年,即815年,柳宗元四十三岁。他三月从长安出发,六月才到柳州,这柑树是当年秋冬时节栽种的。而诗歌是写于第二年春天。

诗歌的首联就是描写第二年春天柑树生长的情形。“手种”,指亲手所种。诗人亲自栽培,当然不排除有幕僚佣人帮忙。因为“二百株”毕竟不是一个小数目。

春回大地,新栽的柑树已经成活长出“新叶”。放眼望去春风荡漾,整块西北荒地一片碧绿,充满生机。这是诗人的劳动成果和希望,他不免时时来此欣赏呵护。

颔联是交代栽种柑树的缘由。诗人就是要向屈原学习,无论自己遭受怎样的厄运,都要像柑树那样保持坚贞忠诚的品格,而不是像李衡那样利用树木来牟利。

“楚客”,指楚国诗人屈原。“皇树”指橘树。屈原写过《橘颂》,赞美橘树“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坚守精神。橘树只在南方生长,迁移北方就变种为“枳”,果实苦涩。

“利木奴”,指把树木当作奴仆来谋利。这里是化用荆州人李衡栽种柑橘谋利的典故,“木奴”指柑树。柳宗元的意思是,自己栽种柳树完全是效仿屈原,热爱故国故土,并不是为了获取利益。

颈联是对柑树开花结果的憧憬这是一种联想,是一种盼望。柑树成了诗人唯一的知心朋友,是他在柳州驱除孤独寂寞的精神寄托,因此他急切地盼望着它们快快长大。

用“喷雪”来形容柑树开花时那种白花如雪的浪漫,用“垂珠”来形容结果时柑子像悬挂的珍珠那样果实累累,闪闪发亮。

但是诗歌中那“几岁”和“何人”的发问,就使美好的想象和残酷的现实隔开了一层厚障壁。到丰收的那一天还要多少年,到时候又是何人来采摘,这又不免使人悲从中来。

尾联诗人做了一个淡定的回答若是让自己等到柑橘丰收的那一天,一定会坐在树下享受这柑子的香甜美味,好好品赏自己的劳动成果。

这个回答表面看来里非常平淡,但诗人心理极其复杂。一是担心自己的身体不能太长久,看不到柑树的“成林”丰收。二是又害怕自己久久不被朝廷召回,真的在这里与柑树长相厮守。

说起柳宗元的身体,因为永贞革新运动失败的打击太大,在永州时就忧思过重,抑郁成疾。而同是核心成员“二王刘柳”的刘禹锡,思想性格就比较开朗。

但是结果真的不出诗人的意料。元和十四年,也就是819年,唐宪宗实行大赦,经裴度劝说敕召柳宗元回京。但是还没有等到诏书到达柳州,柳宗元就在柳州因病去世。

这一年柳宗元才刚四十七岁,也是他到任柳州的第四年,那些柑树还没有长大成林呢。这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吧,这一片柑林从此成了他留给人们的纪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柳宗元《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柳宗元 《柳州城西北隅种甘树》 赏析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柳宗元唐诗鉴赏
古风泊客一席谈:七言律诗·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柳宗元
(文化散文)一树新栽益四邻(月读)(罗慕赫)
柳宗元在逆境中写下一首诗,信手拈来之间的从容,让人内心更宁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