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杜甫漂泊成都写下一首诗,少年多欢乐,现实很无奈
读书工
>《待分类》
阅读量
转藏数
2023.11.14
关注
杜甫是与李白齐名的大诗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诗歌作品。但是他除了少年时生活比较优裕以外,一生仕途不顺,安史之乱以后更是颠沛流离,穷困潦倒。
他穷苦困顿到极度,常人都无法理解。在奉先羌村秦州同谷等地,饥寒交迫,甚至捡拾橡栗为生。即使后来到了成都,条件有所改善,但生活仍旧是极其困难。
到底困难到什么程度,杜甫自己的诗歌里有具体的记载。今天我们就来阅读杜甫的诗歌《百忧集行》,看看杜甫在成都草堂是一个怎么样的状况。
《百忧集行》杜甫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即761年。当时,杜甫栖居成都草堂,生活极其穷困,因此应邀入成都尹严武幕府为参谋,并表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
杜甫在成都修建草堂,得到地方官吏以及亲朋好友的支持,其中严武高适等人鼎力帮忙。但是要在这里长期生活下去,全靠救济支援,可以说是困难重重。
杜甫诗歌的题目叫百忧集行,“百忧集”,就是指多种多样的忧虑互相交集。“行”指古诗的歌行体。全诗运用回忆对比,写出了少年的欢乐和老年后现实的无奈。
诗的前四句就是写的少年时期,
“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
可以说那个时候杜甫是无忧无虑的。
因为杜甫出生在一个官吏家庭,他祖父杜审言为朝廷官员,只是在杜甫出生前四年时去世。他父亲杜闲先后担任奉天令和兖州司马,在杜甫三十岁时才去世。
杜甫早期的漫游是有家庭经济实力支撑的,更别说更早的孩提时代了。那个时候他就像一个小牛犊,健壮而又调皮。水果成熟的季节,门前的梨子树枣子树,他一天能够反复上下千百次。
上树去采摘水果,反复多次而不觉得累,当时精神状态多么好,多么欢乐。但是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转眼间到了五十岁,年老力衰,行走不便,动不动就要躺下来休息。
此时家底都耗光了,自己的仕途又不顺,只当了几年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全家逃难,东躲西藏,现在流落到成都,生活极其艰难。
“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
身体状况这么差,还不能静养。为了一家人的生计,还要低三下四、强颜欢笑地来奉迎主人,这真是使人悲伤至极,有苦难言。
杜甫在成都修建草堂居住下来,全凭官府和亲朋好友的资助,连一日三餐的温饱都靠救济。他本人充当成都府尹的幕僚,在严武手下做事,虽是好友,也不得不格外小心。
这样靠别人的施舍、看别人的脸色生活,真是人生的悲剧。所以杜甫哀叹说是“生涯百忧集”,百忧感其心,这不是一时的忧伤,这是一生的耻辱。
家里是一贫如洗。
“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尽管如此地讨好别人,家中依然是穷困不堪,粒米无存,吃上餐愁下顿。夫妻相视无语,都是一脸的愁容。
只有小儿子年幼,还不懂父子之间的礼节,对着东边的厨房发怒,大喊大叫着要饭吃。孩子不会掩饰,他的啼饥号寒,对杜甫更是一种痛苦的折磨。
上面我们欣赏的是杜甫的诗歌《百忧集行》。少年多欢乐,现实很无奈。诗人用现实的笔法把自己漂泊成都时期的遭遇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出来。这既是个人的痛苦,也是时代的不幸和悲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点击举报
。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又 见 绵 竹
杜甫草堂赋
游成都杜甫草堂(三首)‖胡备战
江畔独步寻花,零落一路芳华丨每日一诗
杜甫草堂
游成都杜甫草堂四首(增订稿)[律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留言交流
回顶部
联系我们
分享
收藏
点击这里,查看已保存的文章
导长图
关注
一键复制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
微信登录中...
请勿关闭此页面
先别划走!
送你5元优惠券,购买VIP限时立减!
5
元
优惠券
优惠券还有
10:00
过期
马上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