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人争相写作《采莲曲》,到底谁是爱莲人

记得李白说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一句话就把荷花的清新高洁概括了。莲花真是人见人爱,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绿莹莹的荷叶,它们亭亭地立在清凉的水中。荷叶如伞盖,有时还噙着一颗晶莹的泪珠。粉红的荷花呢,则镶嵌在绿色的海里,散发着馨香,随风荡漾。

古人被莲这种高贵圣洁的花所感动,于是有多少人拿起笔来,写它的文章,描它的色彩。前有周敦颐的《爱莲说》,后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细细品味,无不令人心旷神怡。

在古代,那些文人写的《采莲曲》就更是不可计数了。人们在还是孩子的时候,就接触到一些少儿读物和蒙学丛书,那读到的“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就十分的有味道,诗中洋溢着江南夏日的美好风光和青少年男女欢乐的场景,给人以清新爽快的感觉。

就像上面的那支《江南》曲子一样,有些采莲的曲子属于汉乐府或南北朝民歌,它们虽然没有具体的创作者,是属于大众口头流传,但经过文人的整理和民间的传唱,已经变得非常的通俗和朗朗上口。下面这首是选自《西洲曲》,它也是民歌,格调也是非常的轻松明快。

西洲曲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这是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的一部分,虽然题目不叫采莲曲,但它整个内容元素都包含在采莲的活动之中。前四句写女子独倚门前,等待心上人的到来,有一种一日不见如三秋似的焦急。后四句写在南塘采莲的情景,我们仿佛听到了在高过人头的莲花丛中,那些少男少女他们的呢喃软语和婉转的歌声。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上面的《采莲曲》二首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也应该是此类诗作中最为有名、最为普及的。诗的最成功之处在于,让人感觉不到此诗到底是写荷花还是写女子。亭亭荷叶、艳艳荷花,和袅娜女子的若隐若现,若有若无,构成了一副令人遐想的优美图画。那么密密匝匝的荷叶,那么青翠羞涩的少女,如果不是听到歌声笑语,我们还误以为只是一片寂静的花海呢。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大诗人白居易的《采莲曲》却别出心裁,独有一番别样的风味。菱角和荷叶,一个在清清的水面漂浮,一个在徐徐的风中凌乱。少女们划着船,碰到了心上人,想说句话儿又低头含羞。一阵激动,手忙脚乱,不禁把头上的碧玉簪也弄得掉入了水中。幸好是浮在水面,不然还得让小伙子下水去捞呢。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上面的这首是李白的《采莲曲》,那若耶溪的采莲女子天真活泼,岸上的青少年男子们徘徊踌躇着不肯离去,笑语隔着荷花在空中飘荡,垂杨柳里也是落花纷纷。在这美好的时光里,他们个个都有自己说不出口的心思。诗人好像在写景写情,又好像在祝福,珍惜吧,这美妙的萌动的爱情和夏日的热烈的时光。

史上的《采莲曲》真的太多了,多得我们都欣赏不过来。爱是人世永恒的主题,也是《采莲曲》的精髓。他们写的是清波荡漾,荷叶亭亭,少女们划船和轻快的笑语声,表达的是一种男欢女爱的浪漫情调。在古代的封建统治下,这些诗远离政治色彩,是一种真正难得的平民生活和田园水上风光风景画。我们现在读起来,仍然有一种荡涤尘垢、清新胸臆的快感。

最后还要说说周敦颐,他虽然没有去写《采莲曲》,但一篇《爱莲说》,也是非常值得称道的。他是一个真正的爱莲人。我们知道林和靖梅妻鹤子,终生不娶;知道陶渊明归去来兮,采菊南山。殊不知这周敦颐也是一个怪异之人,他既凿有爱莲池,也盖有爱莲堂,他一生与莲花为伴,虽然为官,终是如荷花一般,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今天我们欣赏古人的《采莲曲》《爱莲说》,揣测他们的诗意,让我们在那莲花高洁的意境里,找回真正的自我,也做一个爱莲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爱莲,不得不知的10首经典古诗词与您共赏
荷韵悠悠
在春天,想起一枝莲
诗词丨夏天必读的10首最美荷花诗词,哪首才是你心中的第一?
听蒙曼品唐诗之四十
爱莲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