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高翥的诗《清明日对酒》,看古人的清明扫墓习俗

清明节来了,我们又想起了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路上行人为什么要断魂呢?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下雨道路难行,远在异地的游子不能及时赶回家乡,耽误了祭祖扫墓,因此感到愧疚。

清明节当天,祭祖扫墓是主要的节日活动。据有关资料,如果天气下雨,不便野外活动,也可以前后稍作挪动,但只限于前三天后七天内,不宜超过这十天的范围。

这一天也可以是公祭,如祭拜轩辕黄帝,祭拜孔子圣人,家族祭拜等。更多的是家祭,即一家一户为单位,祭拜自己的祖先。坟墓都在山上,所以祭祖扫墓就像我们现在踏青春游一样,要翻山越岭。

杜牧的诗只写了行人匆匆赶路,没有写如何清明扫墓。宋朝诗人高翥倒是有一首诗如实记录了古代清明扫墓的情形,这首诗就是《清明日对酒》,《千家诗》收入后把题目改成了《清明》。

《清明日对酒》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首联两句紧扣题目写清明,南北山头是泛指周围所有的山岗。墓田即坟墓、坟茔。这么多人一代接一代的来,又一代接一代地离去,所以南北山头都占满了,到处都是立着的碑石和小土丘。

和去世的人打交道,风俗里只有清明节和中元节。所以清明节是不能错过的,因此山岗上人很多,来来往往。没有特殊情况,几乎都是全家人倾巢出动。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祭祖扫墓一个是要维持墓田的整洁清幽,去除杂草荆棘,形成一定的土丘,碑石端正,周围不积水。

二是要上供品,焚香烧纸放鞭炮。这里的纸灰即是烧的纸钱,也叫作冥币,它的灰烬被风吹起来,在空中飞舞,像蝴蝶一样。有个“庄周化蝶”的典故,只有蝴蝶是沟通阴阳二界的使者,这里的蝴蝶即是纸钱。

这个时候正是杜鹃花开放的时候,也是杜鹃鸟啼鸣的时候,这里化用一个典故,把人们追思先祖的伤痛和杜鹃啼血联系起来,说漫山遍野的杜鹃花都被鲜血染红了。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冢指的是坟墓。祭扫活动结束,天黑下来,狐狸又跑到坟墓里睡觉去了。当然不只是狐狸,一切野生动物都有可能。这里是指墓田一年只有这一次热闹,到晚上又恢复了荒凉。

儿女们回到家里,马上忘记了白天扫墓的悲伤,在灯下欢声笑语,好像没有清明这回事一样。这里用墓地的荒凉和家中的喧闹,形成强烈的对比,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古诗中有“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鸟飞千里,它最终还是要回到家乡;狐狸临死,它也要把头朝向生它养它的土丘。狐狸对墓穴是那么忠诚,而人呢,只是那一刻的哭哭啼啼。诗人苏东坡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匆匆几十年,尽量把有生之年活得洒脱些,这是可以理解的。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九泉指阴间,人去世后所在的地方。所以诗人大彻大悟了,既然死后一切都没有了,更谈不上什么尊严,那还不如活在的时候好好地享受,不要这个那个地计较,生活得痛快一点。

所以诗人曹操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李白说,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这并不是说他们就是消极避世,只不过是文人士大夫的旷达乐观,提倡及时行乐而已。该进取的时候进取,该放下的东西放下。

清明祭扫带去的这些供品,烧的纸钱,真的祖先的亡灵能够收到吗?不能,连这酒一滴也到不了九泉。恐怕这魂灵都是不存在的,只不过是人们用来寄托自己的哀思而已。诗人陆游早就说过,死去元知万事空。

水用源,木有本,清明节祭祖扫墓只是一个慎终追远的方式。活着的人身上流着祖先的血液,有着他们的基因,享受着他们传承下来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清明只不过是对他们的怀念和尊重。

读高翥的诗,让我们了解到古人是怎样过清明的。知道一些古文化常识,这对我们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传统,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首被选入千家诗的清明诗歌,以死思生,让人默然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高翥《清明》鉴赏
清明古诗欣赏
千家诗(一百零七)——清明(高)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全诗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