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黄鹤楼,李白虽然不如崔颢,但这首诗却千古流传

人以楼传,楼以人名,名人和名楼相得益彰。欣赏经典文学作品,王之涣和鹳雀楼,范仲淹和岳阳楼,王勃和滕王阁,莫不如此。

黄鹤楼也是这样。黄鹤楼的神奇瑰丽,彰显了崔颢、李白这样的大诗人,而崔颢、李白这样的大手笔,又反过来使黄鹤楼万古永流传。

我们记得崔颢游黄鹤楼留有一首诗叫做《黄鹤楼》,它是古今黄鹤楼诗词中的杰作。虽然作为七律它在平仄押韵上有点不规范,但是那行云流水似的写作特色,已经使它成为了无人能及的经典之作。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难怪严羽的《沧浪诗话》里说它是唐人七言格律诗第一了。连大诗人李白游黄鹤楼,也只有望诗兴叹的份儿,连忙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李白是一个浪漫派的大诗人,他永远都不会认输。后来还仿照崔颢的格式写了《鹦鹉洲》,直到最后一首《登金陵凤凰台》,与崔颢的《黄鹤楼》并驾齐驱,才善罢甘休。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其实写黄鹤楼,李白也有一首诗很成功。虽然这首诗是送别诗,重点不在写黄鹤楼,但是送别的地点在黄鹤楼,而且诗歌的题目开头三个字就是黄鹤楼,这样就有很重的分量。

并且孟浩然和广陵这两个非常显赫的名字紧随其后,不读诗歌,一个题目就有足够大的影响。李白出川以后,在湖北的安陆居住了十年,这其中他结识了孟浩然。

孟浩然比李白年龄大,诗歌上也有了很高的成就,他求仕不得,隐居在故乡鹿门山。孟浩然的隐士风度和山水田园诗风格,李白非常钦佩。孟浩然要去扬州,李白就写了一首诗来送行,这首诗就叫做《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广陵就是现在的扬州。在唐朝的时候,扬州和成都是两个最富庶的地区。扬州的物资可以通过大运河运送到洛阳,然后通过陆路转运到京城长安。

李白和孟浩然是好朋友,所以诗里称为故人。黄鹤楼就在武汉武昌的江边,李白设酒饯行后,并题诗相赠。孟浩然坐上船只,向西告别了黄鹤楼,向东顺流而去。

此时正是烟花三月,百花盛开,黄鹤楼周边春意盎然,鸟语花香,景色宜人。扬州的美景就更不必说,那里花团锦簇,绣户珠帘,杜牧的诗歌里多有描写。

李白诗中这前两句不只是交代了送别友人的时间和地点,更主要是写出了黄鹤楼这样一个名胜古迹,写出了阳春三月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光景,用以烘托分别的气氛。

孟浩然越走越远,李白站在江边挥手致意,目送着船帆,直到水天相接之处,直到只剩下一江波光粼粼的春水。可见李白与孟浩然离别场面的壮观和与众不同。

诗中唯见长江天际流,前景是如此广阔,一点离愁别绪也没有。这不只是写送别场面,而是写两个大诗人的情谊和胸怀,预示着他们美好的青春年华和前程。此时是开元盛世,也是大唐气象的象征。

这样雄伟壮观的诗句,与两个大诗人,与黄鹤楼这样的名楼联系在一起,已经足够分量了。纵观古往今来的吟咏之作,又有多少能与李白这首诗歌相媲美。

当然李白还有一首诗,叫做《黄鹤楼闻笛》,也叫做《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这首诗也写了黄鹤楼,它的意境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又怎么样呢?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这是李白晚年的作品,诗人受永王李麟事件的牵连,流放夜郎,途径武昌时所作。诗中虽然也安排进了长安、长沙和黄鹤楼这样的名城名楼,但它的影响却没有前面那首诗那么大。

因为李白的心情不一样,他引同是贬谪之人的贾谊为同调,他在黄鹤楼听到的吹笛之声,那是《梅花落》的曲调。江城五月落梅花,那落下来的只是笛声,但是由此联想到冬天的梅花,不由得令人心寒。

所以诗人李白与黄鹤楼的相互辉映,相得益彰,还要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最佳。这首诗与崔颢的《黄鹤楼》一起,让李白、崔颢和黄鹤楼在历史的长河中,永不磨灭,熠熠生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李白主要作品》阅读及注释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古诗赏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前两句为什么被评为千古丽句?
此物最相思(第387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