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

      初见此石让我眼前一亮,在白色的石头中间,盘踞着一条蜇伏初醒青黑色的苍龙,它昂首姿态,似像传说中的龙抬头,行将起身赴人间行云布雨。

      龙抬头日,即农历二月二,是我国汉民族的传统节日,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据说,这节日起源于伏羲时候,二月二这一天,伏羲亲自种地,伏羲的老婆亲自来给他送饭,以后的黄帝、尧、舜、禹,都纷纷效仿,到周武王的时候,这一习俗还被发扬光大,每逢二月初二,都举行盛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抬头的历史由来。

      其实, 二月二龙抬头一说,依据的是气象规律,农历二月二时,受季风气候影响,温度回升,雨水也逐渐增多,光、温、水条件已滿足农作物的生长。民间认为是“龙”的功劳,有“龙不抬头天不雨”之说。民间视龙为祥瑞之物,百姓们把二月二前一天,称为“潜龙在渊”,这后一天,被曰为“见龙在田”。龙抬头了,一切都开始崭露头角。到了这天,它告诉人们,春天到来了。

      别小看这龙抬头节日,它大约从唐朝开始,国人尤其汉民族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了。

      民间趣传,武则天废唐立周当了皇帝,惹怒了玉皇大帝,罚三年不准向人间下雨,于是大地干旱,民不聊生。掌管天河的玉龙于心不忍,偷偷的下了场雨,玉皇大怒,把玉龙贬下人间,压在大山之下受苦,并用石碑昭告天下,玉龙违反天规,除非金豆开花,否则永世不得重返天庭。

      看到玉龙受苦,百姓都想办法解救玉龙。二月二这天,有人在晒豆子时,得到启发,把豆子放到锅中爆炒,就像金豆开花一样,大家纷纷效仿,并摆香案,把炒熟的豆子供起来了,玉帝看到后,不得已只好传谕,诏回玉龙,玉龙腾空而起,频频点头,以感谢百姓的搭救之恩。回到天庭,继续为人间行云布雨。

      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俗,每到二月二,家家户户晒玉米,曝黄豆。节日时,民间有扶龙头,引青龙,剃龙头之举,同时还把食品加上“龙”字:吃水饺叫吃“龙耳”,吃喜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这天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然后点灯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同时,妇女不动针线,不洗衣服,怕伤了龙的眼睛和龙皮等。

       写到这,本应搁笔结束本文了,忽又想起唐代李商隐的一首诗,即《二月二日》,附录于后:

        二月二日江上行,

        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

        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

        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

        更作风檐夜雨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月二,龙抬头,理发后准备3件事,抬起一年好彩头
“二月二,龙抬头”,这些习俗和禁忌你一定要知道!
趣聊民俗之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二月二节与龙有关的民俗
二月二 龙抬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