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硬化型胃癌的内镜诊断

2023年最后一期胃与肠-硬化型胃癌病理诊断及前沿治疗上架,本期主要内容包括硬化型胃癌的病理诊断、硬化型胃癌的X线诊断-4型胃癌的年度变化、形态学和组织病理学研究 、硬化型胃癌的内镜诊断、硬化型胃癌进展度诊断(CT、MRI、PET)、硬化型胃癌的手术治疗 、硬化型胃癌的化学疗法、硬化型胃癌的基因组分析及病理生理学以及主题病例,感兴趣的同道可购买阅读。

前言

胃癌的外观与其他肿瘤相比具有多种变化。其原因:第一是发生部位不同,第二是组织学结构不同,第三是增殖、生长方式不同。“硬癌”是一个组织病理学术语,表示纤维性结缔组织在癌基质中迅速生长形成硬结。大部分硬化型胃癌为未分化或低分化,肉眼分类中无明显溃疡形成也没有周边胃壁增厚变硬的现象,病灶与周围黏膜分界不清,定义为《胃癌处理规范》中的 4 型(浸润弥漫型)。典型的内镜检查特点是伸展差,可见皱襞变化(巨大皱襞、皱襞增厚、皱襞变直、皱襞曲折、侧皱襞)及原发病变的存在。硬化型胃癌大致分为主要发生在胃底腺区域的 LP 型胃癌和发生在幽门腺区并表现为幽门狭窄的胃癌。预后很差,因为它在诊断时通常已经是晚期癌。

[病例 1,图 3] 胃底腺型硬化型胃癌,原发灶明显。50 多岁,女性。H.pylori(幽门螺杆菌)感染史不明。

内镜检查的正镜观察显示,胃穹隆大弯处有凹陷和糜烂,并且在同一部位周围观察到周围皱襞肿胀和伸展不良(图 3a)。从胃体下部到肛侧没有发现肿大和伸展不良(图 3b)。倒镜图上看,从胃穹隆大弯至肛侧可见皱襞肿胀(图 3c)。凹陷部位活检诊断为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细胞癌。

图3 病例1

a 普通白光内镜正镜图像。在胃穹窿部大弯处观察到带有糜烂的凹陷。

b 普通白光内镜正镜图像。从胃体下部到肛侧没有发现皱襞肿大和伸展不良。

c 普通白光内镜倒镜图像。从胃穹窿部大弯到肛侧观察到皱襞肿胀。

[病例 2,图 4] 典型的胃底腺型硬化型胃癌。40 多岁,女性。H.pylori 感染史不明。

幽门胃窦区多发黄白色斑点(图 4a)。在靛胭脂染色内镜图中,结节状隆起和颗粒状隆起不明显,但可辨认出铺石状胃区,推测是结节性胃炎的残留(图 4b)。在正镜图中,胃大弯处褶皱明显肿大,伸展不良(图 4c、d)。在倒镜观察,在胃穹窿前壁发现了一个被认为是原发病变的溃疡(图 4e、f)。在切除的标本中,从胃体上部到胃窦全周性皱襞增厚(图4g)。此外,在胃穹窿前壁发现黏膜凹陷,组织上有黏膜内病变,与原发病变一致,浸润深度为 T4(SE)(图 4h、i)。

图4 病例2

a 普通白光内镜正镜图像。幽门胃窦区多发黄白色斑点。

b a图的靛胭脂染色内镜图像。结节状隆起和颗粒状隆起不明显,但发现呈铺路石状区域,推测可能是结节性胃炎的残留。

c 普通白光内镜正镜图像。胃体大弯处皱襞明显肿胀且伸展不良。

d c图的靛胭脂染色内镜图像。胃大弯处皱襞的肿胀明显。

e 普通白光内镜倒镜图像。胃穹窿前壁原发病变位置的不规则溃疡。

f e图的靛胭脂染色内镜图像。不规则溃疡更明显。

g 手术切除标本。从胃体上部到胃窦部的全周性皱襞增厚(白色箭

头)。在胃穹窿部前壁发现黏膜凹陷(黄色箭头)。

h 黏膜凹陷处弱放大图像。全层性壁增厚,黄色箭头处黏膜肌层破裂。

i 黏膜凹陷处强放大图像。黏膜内原有腺窝上皮保留,间质有低分化腺癌及印戒细胞癌增生。

[病例 4,图 6] 具有华夫饼样外观的胃底腺型硬化型胃癌。60 多岁,男性。H.pylori未感染。

在内镜正镜观察中,肿大的直径不一样的大弯侧皱襞纵向走行,皱襞间隙因充气而扩大(图 6a)。倒镜观察伸展不良的现象并不明显,但可以看到黏膜皱襞呈交错状横走,呈现典型的华夫饼样外观(图 6b)。由于上皮变化不明显,原发灶不清楚。从肿大的皱襞进行多次活检,诊断为低分化型腺癌。

图 6 [病例4]

a 普通白光内镜正镜图像。从胃体上部俯视胃穹窿,存在肿胀,直径不一的纵行走行的大皱襞。

b 普通白光内镜倒镜图像。伸展不良观察不明显,但发现黏膜皱襞呈大皱襞交错状横走,呈典型的华夫饼样外观。

[病例 1]相当于潜伏性 LP 型胃癌,因为在胃窦大弯处发现 0-Ⅱc 型,胃壁轻度变形和收缩。

[病例 2]被认为是典型 LP 型胃癌,因为在胃窦前壁发现溃疡,胃壁整体无伸展并有管状狭窄。

另一方面,幽门腺型则伴随着中等程度以上的萎缩和肠上皮化生,从胃体下部开始在幽门胃窦黏膜发生分化型腺癌,在浸润的同时成为未分化型癌,导致幽门胃窦部明显的狭窄。因此,幽门腺型多伴有上皮性变化,占91.7%,大部分为糜烂或溃疡。

综上所述,LP 型胃癌初期图像难以发现原因较多。在研究时发现,14.3% 的胃底腺型癌是上皮变化不明显的案例。

前 LP 型胃癌的内镜特征包括胃底腺黏膜区无皱褶集中的穿凿性溃疡,或周围区域有小的 0- Ⅱ c 样凹陷,周围伴有轻微的隆起。细川等发现的特点是病灶中央凹陷处有白苔,癌灶周围有隆起,皱襞集中。因此检查时,需要充分伸展胃体的皱襞,仔细寻找不规则的小糜烂和凹陷。与此相对,在黏膜下层深处浸润的区域,发生器质性变化,导致弹性消失,存在长轴、短轴向两个方向缩短,纵行的皱襞与横行皱襞发生交错。交错的皱襞可能会产生类似华夫饼样的外观[病例 4],这可能有助于诊断。

以上内容节选自2023年最后1期胃与肠-硬化型胃癌病理诊断及前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胃癌X线误诊病例分析
【胃镜检查诊断宝典】基于胃癌风险分层的观察技巧
弄清这12个问题,成为早癌高手!
早期胃癌内镜诊断详解篇(2)
早期胃癌白光合集
『消化内科主治医生452问』二、胃和十二指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