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魅力九龙,“甲”秀一方

沿金堂大道南行50公里,你就会看见一个醒目的牌坊“竹歌稻甲”。这里就是成都市乃至川内享有盛名的甲鱼养殖基地。这片有着“九龙二虎三个包”传说的古老土地,如今魅力尽显,已经“甲”秀一方。

四通八达的交通让九龙腾飞

竹篙镇九龙社区位于金堂之南,距县城50公里。这里曾经比较封闭,要去县城需要半天时间,当天无法往返。如今,境内四通八达的村道,社道,旅游环线,水泥路,沥青路。就像血管一样,将一条条沟陇,一个个村落,一户户农家紧密相连。而今穿越九龙大地的金堂大道、成都三绕、成南高速和广兴大道,已经将古老的九龙与外界紧密相连。距离天府国际机场50公里的优势,让九龙腾飞。

发达的水系,支撑农业产业发展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九龙人民自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修建红花水库,从临社的风岭寺资水河引水,通过高高的渡槽,将白花花的河水汇聚在红花水库,然后通过水库的蓄水、调配,灌溉社区的万亩土地,如今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更是让涓涓细流直接灌入每一块田地。发达的水系支撑了社区水稻和30余年水产养殖历史,水产养殖面积1000余亩。确保了九龙大地的稻谷飘香,荷花飘扬,蔬果丰收,农业稳步发展。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九龙社区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经是九龙乡的核心区域,红花、光荣、龙虎的老地名,彰显这里的历史底蕴。九十年代初,撤销九龙乡,并入广兴镇,让九龙得到了一次发展。2019年广兴镇并入竹篙镇,建立九龙社区,再次让九龙腾飞,凤凰涅槃。

九龙的由来源于九龙大地的蜿蜒的梁子就像俯卧大地的九条巨龙,而形似虎头的梁子就称作了龙虎,洒在光荣地盘的三个土包,被人们神话地传说为“九龙二虎三个包”。守护着红花水库的火烧寨,曾经作为古时抗元桥头堡,巍然屹立。赵家沟瓜瓤梁子的传说,更彰显这里的农耕文明和乡村烟火。邓家老院子诉说着湖广填四川以来这里百姓的奋进与发展。位于社区吴明海家门口的五棵柏树,挺拔的树干,头顶着郁郁葱葱的桠枝,就像为新中国牺牲的五位烈士,英姿蓬勃,郁郁葱葱,注视着大地,感受着九龙的巨变。

产业稳步发展

九龙社区处于浅丘地区,沟陇开阔,梁子矮小,气候适宜,四季分明,适合农业生产。主产的水稻让社区稻花飘香。半坡种植小麦、红苕,胡豆、油菜、柑橘,成为农户主要粮食作物。曾经出口苏联的红橘,让九龙声名远扬。如今的光荣“耙耙柑”也有着个大味甜的盛名。每到春暖花开时,油菜花竞相开放,九龙大地一片金黄,初夏时节花果同树的景象让农人笑迎丰收。

竹韵悠悠,“甲”秀一方

九龙社区有着完整的水系,因而有着稻谷飘香,水产发达的美名。特别是社区的甲鱼养殖更是享誉一方,是献给成都乃至川内百姓餐桌的美味。社区已经有30余年水产养殖历史,现有市场主体8个,水产养殖面积达1000余亩,年产甲鱼180余吨,占全市85%产量份额,被列入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20世纪80年代,九龙农民人均年收入仅有230元,经济发展远远滞后于沿海发达地区。为解决人多地少、农民收入低的难题,竹篙区党委政府开始有组织地输出劳动力到沿海地区务工,至此“全国打工第一镇”迈出三十年蝶变第一步。1993年,在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大背景下,九龙社区赵家沟农民以其沟状地形和充足的水源,搞起了水产养殖。在原党支部书记王智全的带领下,有40余户村民养殖甲鱼,赵家沟成为远近闻名的甲鱼沟。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高峰期,甲鱼养殖技术滞后、管理混乱、无序竞争等问题逐渐出现,甲鱼养殖户因经营不善退出市场的不断增多,盛极一时的甲鱼沟就此沉寂。

2004年,九龙村“两委”深刻感受到经济发展对老百姓的重要意义,一直在积极寻找增收致富的方法和路径。从养殖“四大家鱼”到屡次尝试换来的却是多年积蓄的全部亏损。

2007年,王智全开始担任村支部书记,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尝试,承包6亩池塘养殖甲鱼,而此时的甲鱼沟早已名不副实,甲鱼养殖户已经从最高峰的40余家减少到仅有一家还在苦苦支撑。镇党委政府了解困难后,委派当时正在镇上挂职的市民政局干部王建华同志多次前往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水产研究所请教甲鱼养殖的技术难题,县农林局、县商务局也多次安排专家现场指导甲鱼养殖、销售等工作,王书记的甲鱼养殖渐渐取得了成功。

2014年建成中华甲鱼园,甲鱼养殖户再次达到20余家,规模也达到“千亩”,成为全镇四大主导产业之一,甲鱼养殖再次焕发青春。同年,王智全不再担任支部书记,开始了专职养殖甲鱼,并在镇党委的支持下打造了“山川源生”甲鱼品牌,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甲鱼养殖合作社。

2010年,7家甲鱼养殖户联合成立了“赵家沟甲鱼养殖合作社”,养殖规模达到300余亩,2011年注册了赵家沟甲鱼养殖基地商标“金潭”。

2022年,镇党委政府立足九龙社区区位、规模、品牌、资源、技术优势,深入挖掘甲鱼养殖生态价值、人文价值、旅游价值,统筹利用政府资金和社会资本,大力实施“一中心三提升”工程,引领九龙社区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提升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户收益,以甲鱼产业奏响乡村振兴进行曲。

党建引领,破茧成蝶

九龙社区地处丘陵,农户遍种竹子,这个有着多种用处的竹子,将一户户农家包围,竹韵悠悠,稻谷飘香。九龙社区建立了文化活动广场,医疗服务室。有为村民提供阅读服务的社区阅览室,也有一座由九龙社区退休作家开办的竹韵书院,将家校社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创举。

社区党委在竹篙镇党委的领导下,健全“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微网格党小组—党员示范户”四级社会治理网格化构架,实施党员“积分制”管理,努力为居民办实事、做好事,将居民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开展“邻里齐心·美化家园”大比武,带动126户居民开展美丽庭院打造,不断推动杂乱的“花园小区”向规范的“菜园小区”蝶变。把社区空间与居民生活、情感、价值领域渗透融合,将原来的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社区田园生活综合体,将功能单一的篮球场打造成多功能的乡味文化广场,通过一系列的更新改变了乡村传统单一、刻板、冷清的印象;聚集产业振兴,聚焦共同富裕,以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社区特色产业。

按照“竹歌稻甲·稻甲综合种养观光产业园”这一甲鱼品牌定位,突出本土性,实施“一中心三提升”工程,全力创建省级甲鱼育种场和“稻甲共生”养殖示范点,建成后将成为西南最大的甲鱼养殖生态基地。

党建引领,居民参与,重点打造“竹歌稻甲”产业品牌,九龙社区必将破茧成蝶,“甲”秀一方。(文/刘元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避孕药“喂大”食物真相
他养甲鱼,年收入可达500万!
戳这里,教你用养殖废水赚钱的新办法!
心急!蛙、甲鱼、龟等养殖品种养殖户亟待出售水产品,没人敢收,他们该怎么办?
2020年新的养虾季又开始了,你们怎么安排的?
“避孕药抹黄瓜、喂鱼虾”真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