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时空访谈录:女人通过征服男人来掌控世界?探访武则天的“霸总”之路

女仕界

彼此成就,共同成长

编者按:

女仕界的人物访谈栏目,备受读者喜爱!我们选择各行各业杰出的女性,把她们的故事、人生经历、职业发展、创业经历、人生智慧、经营哲学等等方面呈现给大家。无论是被访谈的女性,还是读者朋友们,纷纷都反馈受益匪浅。“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历史总是在循环往复中螺旋式发展,我们所经历的人生抉择,面临的喜怒哀乐,情感体验是独有的,但规律和方法却是可循的。于是,女仕界打算把眼光放得更广阔一点,把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的女性,用跨越时空访谈的形式,呈现给读者,愿我们能从这些历经岁月不灭的女子身上,学到为人处世的哲学,成就事业的方法,活得精彩的智慧。

从古至今,作为天地造化最精心细致的作品——女人,她们心底最深的思慕是什么?或许是盛世的容颜;是不老的青春;是史诗一样的爱情;是共白首的相恋;是儿女;是夫君;是万千的宠爱;是世人皆称羡的花好月圆;又或是楼角初销一缕的霞光下,玉人身着淡黄衣袖摘下一枝梅花。

可是有没有人想过,这一切的山河温柔与岁月静好,绝不会凌空踏月而来。女人,单纯屈服婚姻,婚姻就会践踏你的清新浪漫;倾心奉养子女,子女就会与你的期望相去越远;努力逢迎世情,世情就会对你展示出最凉薄恶毒的真相。

事业是女人身上最坚硬的铠甲

笔者看历史,看今生,看自己,看她人,然后无奈得出结论,女人想要得到任何一样美好之前,都要有一身最坚硬的铠甲:事业。


父母,夫君,子女,他们都会让女人软弱,只有事业,才会激发出女人心中,最强悍最原始的力量,这种力量,让女人可以忍受伤痛孤独,走出低谷沼泽,离于贪嗔爱痴,对抗软弱空虚,从不忧郁绝望,可立于苍穹之下,让山河改道,方能遇见世间珵美。

当女人袒露柔弱纯美的真心,人人就会扑上来补上一刀,可当她用事业裹住伤痕,披上铠甲,举起剑戟,世界立刻待以善意温柔,报以爱恋与歌。

女人,你可以扔掉昨天的记忆,好让自己的脚步轻盈,但你一定得读一读厚重的历史,好修正你前行的轨迹。

都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可是这个小姑娘,从来是由男人打扮的。唯一参与了编写《汉书》的女性史学家班昭,也免不了屈从于男权的强大,写出一本束缚中国女子千余年的《女诫》。

时空访谈的第一期人物是武则天,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所有正统史书所承认的皇帝,她的事业达到了所有人的巅峰。如果你是一个事业上有勃勃野望的女人,你就不可不读一读这位温柔婉转的武媚,缘何成就了大气磅礴的武曌。

我们看史料的时候,会看到很多地方称武则天为“则天皇后”,新旧唐书与资治通鉴这三部史书中,都明确记载了中宗李显继位后,为武则天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这说明她的皇帝身份,是得到李唐王朝正式认可的,也得到历史正式的认可。但为什么史书中却称她为则天皇后呢,因为在公元705年11月,武则天在遗制中称:“去帝号,改称则天大圣皇后”。当然我们无法辨别一个八十二岁的临终老人的遗制,是不是出自她自己的意愿。但真实的史料是这样的。

《旧唐书·本纪·卷六·则天皇后》:

则天皇后武氏,讳曌,并州文水人也。

无论是“则天皇后”,还是“则天大圣皇帝”,她无疑都是行走在权力巅峰的女人。可是她并非出自天家,也不是公主,是什么力量让她能一步一步地问鼎高峰呢?

美丽是女人成就事业可以用的“武器”

武则天出身贵族,典型的官二代,他的父亲是大唐成立前从龙的功臣。曾居要职,与唐太宗非常熟悉。

《旧唐书·本纪·卷六·则天皇后》:

父士彟,隋大业末为鹰扬府队正。高祖行军于汾、晋,每休止其家。义旗初起,从平京城。贞观中,累迁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

初,则天年十四时,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宫,立为才人。

武则天非常美。这种美,是被正史称赞过的,无庸置疑。年仅十四岁的武家女儿,因为美貌得到了第一份职业:起点颇高的五品才人,得以陪伴在国家首脑的身边。唐太宗给她取名“媚”,这个字足以道尽武则天年轻时的花容月貌。

《新唐书·本纪·卷四·则天皇后·中宗》:

则天顺圣皇后武氏讳曌,并州文水人也。父士皞,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 封应国公。

后年十四,太宗闻其有色,选为才人。

《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五卷》:

故荆州都督武士護女,年十四,上闻其美,召入后宫,为才人。

现如今,女性的地位与武则天的时代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我们无须“以色侍君”,但依然是“你的形象价值百万”,无论是职业女性还是创业女性,抑或只是家庭主妇,形象问题对于来说,都是大事!

健康匀称的体魄,得体大方的装束,优雅温婉的言谈,配上聪明有教养的大脑,会让现代女性,无论走到哪里,都自带光芒。

不被接纳,不是你不好,

还可能是你太优秀啦!

以“媚”入宫的武媚娘,用美丽赢得她进入大明宫的门票,然后她想要用美作底色,准备为自己的生命,绘画出更绚丽的色彩。她没有被太宗给她的字束缚住,相反,她努力淡化自己在宫中以貌取人的定位。

在《新唐书·后妃列传·卷一》中,记载了武则天入宫之前,她的母亲为与她的分别而哭泣,她斥责杨夫人:“见天子庸知非福,何儿女悲乎?”意思是,我进宫侍奉的是天子,您怎么知道这不是福份,为什么做这种小儿女的伤悲之态?史学家以此推断年轻的武则天初入宫时就野心勃勃,有凌云之志。

以今天来看,那就是个张牙舞爪的小女孩,看不惯母亲哭哭啼啼的样子,心里伤别,口中逆反而已。我们据此能稍稍看出武则天的真性情,其个性中必然有烈火雷霆的一面。从道家的阴阳学说来看,这个小女孩阳气十足,是典型的阳阳体质。

而《资治通鉴二百零六卷》记载武则天晚年斥责大臣的一段话:“太宗有马名狮子骢,肥逸无能调驭者。朕为宫女侍侧,言于太宗曰:'妾能制之,然须三物,一铁鞭,二铁楇,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铁楇楇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太宗壮朕之志。”这一段讲的非常著名的武媚娘驯服烈马的故事,人物性格非常鲜明。

很难想象吧,一个妩媚娇柔的小女孩,站在皇帝和一众大臣甚至别国使臣面前,侃侃而谈,自信飞扬的告诉自己的皇帝夫君:给她一根铁鞭,一把铁楇,一支匕首,铁鞭打不服,就用铁楇楇(GUO)击,还不服,不能骑的烈马留之何用?干脆用匕首割断马的喉咙!这样柔弱与烈性的鲜明对比,给人非常强烈的视觉与感觉冲击,以至太宗都壮其志,或许因为她在众使臣在前保住了颜面,但很明显此举没有赢得太宗的爱情。

唐太宗李世民,是马背上的皇帝,征战一生,自然不缺少割断敌人喉咙的狠毒,但他却不一定愿意自己身后的女人,也有这种决绝刚烈的性格。他喜欢的人,应该象长孙皇后一样,端庄雍容,是大家深闺里娇养出来的温柔解语花,助他忘掉战场上如山如海的尸体与鲜血;抚平他收割生命时的阴狠暴戾;让他依在温香暖玉里,展示他的海清河晏与现世安稳。

所以在初入宫墙的十二年职业生涯中,武则天无疑是失意的,她止步于五品才人之位,直到唐太宗驾崩后,与所有后妃一起,住进了感业寺。

能遇到“真爱”,哪怕陷入“泥泞”中,都有翻身的机会

比起可读性与故事性,首推《资治通鉴》,高宗为太子时,进宫中侍奉生病的太宗,见到当时的武媚为非常喜欢。太宗驾崩后,武媚随同众后妃在感业寺削发为尼。等到唐太宗忌日,高宗到感业寺上香,见到武媚,武媚哭,高宗也哭。当时争宠争不过萧淑妃的王皇后,就私下里令武媚养好长发,并劝高宗将她纳入后宫,好离间萧淑妃之圣宠。结果武媚巧且慧,多有权变之术,帝王之材,和萧淑根本不是一个级数,而且刚入宫时,她收敛脾气,用辞谦卑屈尊弥志侍奉王皇后;王皇后非常喜爱她,经常在高宗面前称赞她,结果过了不久高宗专宠武媚,封她为昭仪。

《旧唐书·卷六》记载:

及太宗崩,遂为尼,居感业寺。大帝于寺见之,复召入宫,拜昭仪。

《新唐书·卷四》记载:

太宗崩,后削发为比丘尼,居于感业寺。高宗幸感业寺,见而悦之,复召入宫。久之,立为昭仪,进号宸妃。

《资治通鉴一百九十九卷》记载:

上之为太子也,入侍太宗,见才人武氏而悦之。太宗崩,武氏随众感业寺为尼。忌日,上诣寺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泣。王后闻之,阴令武氏长发,劝上内之后宫,欲以间淑妃之宠。武氏巧慧,多权数,初入宫,卑辞屈体以事后;后爱之,数称其美于上。未几大幸,拜为昭仪。

这一段传奇,是武则天职业生涯最重要的转折点,她终于遇到了赏识她的大老板,才能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啊。

可以见得当年那柔美与刚烈的视觉冲击,吓到了唐太宗,却吸引了有些阴虚体质的唐高宗。从三部史书中都可以看出,唐高宗将武则天从感业寺迎回宫中,的确是因为爱情。武媚还可以为了逃离困窘之地而哭,堂堂一国之主,又为何而哭呢,除了真爱不作他想。

然而武则天并没有单纯的依靠高宗给她的爱情,而是好好地利用了这份爱情。听起来似乎有点冷血,但于女人来说,这却最好的选择,无论她生在哪一个时代。如果武则天从此小鸟依人地盲目相信高宗的爱,当那份激情与爱褪色,她的下场,不会比后来同样得到高宗的爱情,却被她亲自下令杀掉的姐姐贺兰氏更好。

武则天做了最正确的选择,她利用帝王的宠爱,斗倒了当时后宫中势力最大的两个人:王皇后与萧淑妃,从此以后,她的职业生涯,才能顺风顺水的展开,她的对手,不再是争夺一个男人注意的女人们,而是左右政坛风云的大臣;她的目光,不再注视一个男人的背影,而是看向天下大势与百姓民生。这才是一个女人追求事业的正确打开方式。

能与男人并肩而立,

从来靠的都是智慧

武则天无疑是有帝王之才,连“反感”她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也不得不称赞她“性明敏,涉猎文史,处事皆称旨”。

后世的男性史学家们,非常有失风度的把所有最恶毒的形容词都加在武则天的身上。但不要忘记,武则天能执政,是因为她是一个女人吗?从来都不是!她能执政,全靠她抓住时机,展示出她极高的政治智慧和政治手腕,而不因为她是个女人。

《旧唐书·卷六》

“高宗称天皇,武后亦称天后。后素多智计,兼涉文史。帝自显庆已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详决。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当时称为'二圣’。”

《新唐书·卷四》记载:

“高宗自显庆后,多苦风疾,百司奏事,时时令后决之,常称旨,由是参豫国政。﹍上元元年,高宗号天皇,皇后亦号天后,天下之人谓之'二圣’。”

《资治通鉴二百卷》记载:

“冬,十月,上初苦风眩头重,目不能视,百司奏事,上或使皇后决之。后性明敏,涉猎文史,处事皆称旨。由是始委以政事,权与人主侔矣。”

唐高宗在风疾头痛眼睛看不清的时候,能选择武则天代他理政,是因为她最得高宗的信任,她当然不是凭借爱情赢得这样的信任,如果仅仅是爱情,武媚会是第二个杨贵妃。

因为对于工作,武则天是认真的,她不把事业与爱情混在一起,她分得很清楚。

武则天是凭爱情斗倒王皇后和萧淑妃的吗?大错!真正的原因是武则天的政治方向是正确的。

武则天先鼓动唐高宗废后,一般的正直老臣,都是皇后党,因为皇后母仪天下,代表的是正统,所以高宗稍稍露出废后之意,前朝老臣长孙无忌和诸遂良等就跳出来反对。

对此笔者猜武则天高兴坏了,因为他们不反对,武则天可能还当不成皇后。聪敏的武昭仪,立刻把废后与立自己为皇后,同从前朝旧臣手中收回皇权给等同起来了,她偷换了概念,把高宗给绕进去了:废后另立新后=夺回皇权,树立权威;废后失败=就等于皇帝政治上的失败。这样一来,武则天与高宗保持了高度的政治一致性,她的成功就成了必然。

武则天无疑是爱过高宗的,谁能拒绝一个从感业寺那样死气沉沉的深渊里,将她拯救到帝国最辉煌之地的英雄呢?但她并没有因此迷失自己。而对比我们现在的女孩们,多少人以为找到一生的真爱,就放弃自己的成长,如藤萝一样紧紧的依附,让对方窒息,又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笔者最向往的爱情,是亦舒书写的《致橡树》:“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生相依。” 最不幸如果你的另一半不愿意跟你分担分享,那要庆幸你是一棵树啊!无论他在与不在,你都沐风栉雨,骄傲地立于天地之间。

女人要创业,通常要承受更大的压力

千百年来,人们都习惯女性是“遵从”,是躲在男人背后,是相夫教子,是成就子女。而武则天,她却选择了一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路,她要自己称帝。

《旧唐书·卷六》记载:

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日。乙酉,加尊号曰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嗣。

《新唐书·卷四》记载:

壬午,改国号周。大赦,改元,赐酺七日。乙酉,加尊号曰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嗣,赐姓武氏,皇太子为皇孙。

《资治通鉴二百零四卷》记载:

庚辰,太后可皇帝及群臣之请。壬午,御则天楼,赦天下,以唐为周,改元。乙酉,上尊号曰圣神皇帝,以皇帝为皇嗣,赐姓武氏;以皇太子为皇孙。

她最终也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皇帝。无论你喜欢她与否,都不能“轻视”她给中国历史带来的震撼。

因为她的事业成就,很多人都说她不是一个“好母亲”,说她用“杀女”来换取政治资本,用踏着儿子的“尸骨”上位。

首先,我不认为武则天杀女是事实。《旧唐书》的成书在后晋时期,《新唐书》和《资治通鉴》成书时间差不多,都是在宋朝。《旧唐书》因为成书时间较早,选取的主要史料是唐朝实录,而武周以后恢复的大唐,皇帝都是武则天的直系子孙,所以对她的叙述还是比较客观正面的。

而在《旧唐书》之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史料提到了武则天的女儿,那就是唐德宗时期史学家苏冕的《唐会要》,在《唐会要》中明确了记载了武则天女儿之死:“昭仪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杀之,上遂有废立之意。”古代婴儿的成活率不像现代这么高,所以小公主是暴卒的,但很明显武则天抓住这个机会,利用女儿的死做了个局,把这个锅给扣到王皇后头上了。

到了后晋时的《旧唐书》,干脆就没有提这件事。到了宋代,距离唐高宗时期已经四百年的时间,在史料缺失更多的情况下,故事却越来越生动了:

成书于公元1060年的《新唐书》在后妃列传卷一中记载:“昭仪生女,后就顾弄,去,昭仪潜毙儿衾下,”意思是昭仪生了女儿,王皇后去逗了逗孩子,离开后,昭仪就悄悄在被子底下杀了孩子,嫁祸给了王皇后。

成书于1084年《资治通鉴》一百九十九卷记载:“会昭仪生女,后怜而弄之,后出,昭仪潜扼杀之,覆之以被。” 这个一看就是皇后党的言论,王皇后对情敌生的公主非常怜爱,而亲生母亲却悄悄的把孩子扼死,用被子盖上,再去嫁祸皇后。

这种情节越来越丰富的变化,让人觉得,宋朝时的宋祁和欧阳修也好,司马光也好,他们编入了越来越离谱的修饰之辞,大概率因为男权主义在作怪,心底充满着对女性掌权者的森森恶意,所以本文中,笔者对武则天杀女的故事是不采信的。

再次,说说武则天与她的儿子们。武则天并未在高宗死后,就直接上位,而是先做了太后。她和高宗一直临朝听政多年,对国家大事要事,了如指掌;对人事行政,门门精通。无论哪个儿子上位,肯定都不如她更熟悉“业务”。掌控“公司”实权,似乎也很顺理成章。政治斗争肯定有“残酷”的一面,但是她是否狠到拉自己的儿子为垫脚石,很难说清楚了,至少正统的历史记载,并未明确写她谋害儿子性命。

但她与儿子们的相处模式,倒是可以给我们现代职业女性提一个醒,无论你业务能力多么强,都不要忘记让孩子们去“实战”训练,否则你只能干到“死”,操心到老,还不一定得到孩子的认可与尊重。

结语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那一年,洛阳牡丹在女皇的命令下,全城盛放,那是大自然给一个不屈服于世俗的女性,最好的厚爱与献礼,风华绝代、举世无双。

“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那个被太宗轻视为“媚”的女孩,并没有因此看轻自己,她掌握绝对的权柄后,给自己造字取句为“曌”(ZHAO),寓意日月当空。她有这样的底气与傲气:这世间所有的字,都配不上独一无二的自己,何况一个烟视媚行的、轻飘飘的“媚”字!

在人类生命的长河中,从来就没有什么贵贱,如果可以,昂起头,戴好由岁月加冕的王冠,骄傲任性,神采飞扬。生命很重,需“力拔山兮气盖世”;生命也很轻,似“万古云霄一羽毛”。看透它,放下它,今生只来一遭,不要轻易辜负。

参考文献:

《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

文末彩蛋:女皇轶闻

如果有人认真地读一读史书就会发现,武则天自公元690年称帝后,经常改元改年号,有时甚至是一年一个年号,比如长寿元年、延载元年、天册万岁元年、万岁通天元年、神功元年、圣历元年、久视元年、长安元年、神龙元年和景龙元年。

不得不说,女人真是善变,而女皇更是善变年号。

如果有个广告词,应该是:“做女皇真好,就是这么任性!”

The End

作者 | 铄墨

三个孩子的全职妈妈,来自深圳,现居蒙特利尔。曾服务深圳两家资本投资公司,近期致力于深圳研究院北理工电竞实验室项目。喜爱历史、文学,擅写历史人物,已经于自媒体创作三十万字的读书笔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带你比比武则天和叶卡捷琳娜大帝谁是更优秀的君主
女皇武则天随内宠不少但只爱一人
武则天入宫后的那些事儿
武则天做了几年皇帝?女皇武则天多少岁当皇帝的?
武则天摄国政一代女皇究竟长什么样?(组图)
如果他继位 就不会有一代女皇武则天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