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不强大,别谈姐弟恋”?关于姐弟恋的十个真相

现在的你是不是随便一刷,就能看到姐弟恋题材的影视剧?这很正常,从韩剧《听见你的声音》《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到日剧的《今天不上班》《四十岁开始》,再到中国的《转角之恋》《爱情而已》……东亚三雄姐弟恋影视剧不仅非常高产,还爆款频出。

这股风潮不是凭空而来,不看“小奶狗”“小狼狗”词汇的流行,不看马克龙比他大24岁的妻子,只看一些国家的结婚年龄数据,也能感受到姐弟恋的日渐寻常。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看好姐弟恋的未来。

为此,腾讯新闻知识万象邀请马凌、陈祉妍,于闽梅三位教授和经济学家梁捷,从社会、经济、心理和文化角度共同探讨姐弟恋这一话题。

核心要点:

1

姐弟恋影视剧虽然常出爆款,但在现实中,它对人们择偶观的影响不如想象得那么大。

2

从心理学上看,恋爱不仅要实际年龄匹配,还需要心理年龄匹配。姐弟恋并不一定是“姐姐照顾弟弟”。好的关系中,每个人扮演的角色都很多元。

3

今时今日,不只是姐弟恋需要“心理强大”,谈什么恋爱都需要“心理强大”。爱别人需要承受很多风险,这种风险不只属于姐弟恋。

4

“女大三抱金砖”确实存在,不过这金砖或许只属于男性。有研究发现,女性从婚姻中的受益并不明显,还会面临很大的“生育诅咒”——事业和职业发展会受到显著影响,而男性则不会。

5

姐弟恋与传统的“男强女弱”“男大女小”相反,它的积极意义在于能帮人们反思男权社会的不合理,让人们更赤诚勇敢地追求爱情。

一、如何看待近年姐弟恋影视剧的流行?

1、  姐弟恋影视剧爆火,是否影响了人们择偶观?

于闽梅:据韩国统计厅数据,2005年至今,初婚年龄“女大男小”婚的比率逐年稳步增长,2013年-2017年五年稳定保持在16.3%的比率。日本的数据是,到2010年,日本初婚总数中姐弟恋是四十多年前的两倍多,接近25%。

今年年初,杭州民政局发布了一组数据,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女方大男方1~4岁登记结婚的数量占女性结婚总数分别是18.8%、19.1%和19.31%,持续增长。

之前国内外有很多“大叔爱上萝莉”“霸道总裁爱上我”等题材的作品,我在教授女性主义哲学课时,将大叔与萝莉关系看成是男权社会较经典的“男强女弱”爱情模式。大家如何看待现在姐弟恋影视剧的火爆?这些电视剧是否对人们择偶产生了影响?

梁捷:知道要参加这个对谈,我还专门做了功课。之前有一组引用很广的数据是,上世纪90年代,初婚配偶中,年龄上男高女低的比例是70%;但到了2010年,男高女低已经降低到43.13%,女高男低则升高到40.13%。

不过一位非常知名的社会学者做过验证,他发现是“男小女大”的婚姻已经上升到40.13%的结论是错误的,正确的应该是15.2%。

从统计上看,过去长达十几年中国婚恋关系中姐弟恋占比维持在15%左右。当然,最近国内一些地方“女大男小”的婚姻比例有所提高,可能已经接近20%。再加上日韩的数据,我觉得姐弟恋虽不普遍,但比例有了较大的提高,值得我们认真面对和讨论。

马凌:一方面,在信息茧房中,算法推送会让人们对整个社会环境产生误解,看了一部姐弟恋电影可能被推送更多类似的剧目,从而产生所有平台都只做姐弟恋题材的错觉。另一方面,我们确实能看到姐弟恋影视剧的增加,这类剧目在反映社会心理的同时,也会影响我们现实的婚恋观,并形成循环。值得注意的是,媒介的“强效果论”——也就是媒介播出内容直接让受众受到深刻影响——这套理论在学术上已经被抛弃,因为受众本身还是会选择性地接受某些观点,

总体而言,传媒的影响力并没有那么大。

我觉得,我们需要关注的不是媒体如何影响了大众,而是媒体如何替大众做了表达。姐弟恋影视剧的流行说明,我们离开了兄妹恋那种“霸道总裁”的阶段,女性主义话题在中国这么多年,逐渐发芽开花了。

陈祉妍:我觉得姐弟恋的大量出现,意味着更开放多元的爱情模式。从心理学角度看,恋爱不仅是实际年龄匹配,还需要心理年龄匹配。人不像树木一样按年均匀增长,达到一定的生理年龄后,还需要经历很多外部事件并进行消化,才会有心理年龄增长。

我们总设想姐弟恋是“姐姐照顾弟弟”,但男方也可能思维成熟、心理年龄更大,是照顾人的一方。实际上,好的关系中每个人扮演的角色都很多元,比如,两个人有时是小孩角色打架、有时是互相照顾的角色。

所以我们不需要过分关注关系中的生理年龄,灵活的角色互动、更好的心理年龄匹配或许更重要。

2、 姐弟恋影视剧中,男性通常被称为“小奶狗”“小狼狗”,这种称呼反映出女性对男友怎样的期待?

陈祉妍:“小狗”的称呼可能因为我们对小动物、婴幼儿有天然的喜爱,觉得这种爱称会触动我们最温柔的情感,不是单纯代表年龄小。

过去,人们通常认为女性一定要嫁给比自己年龄大的男性,且女性年龄越大,择偶余地越小。姐弟恋的逐渐流行或许与人类预期寿命延长,通过科学膳食和运动能保持身体健康有关,生理的健康长寿给了我们更多追求自由的可能。

马凌:我们叫“小奶狗”而不是“小奶猪”,也是因为狗比较忠诚,对女性来说,忠诚感和的萌感很重要。

与“小”相对应的,近年来“大女主”影视也很火,《狂飙》爆火的原因之一也是女主角陈书婷是大女主,而非玛丽苏小女生或传统女性形象。《乘风破浪的姐姐》作为破圈综艺也让大家看到对女艺人来说,年龄根本就不是障碍了。

此外,保养、膳食、锻炼等,都打破了年龄偏见。过去的婚姻有“传宗接代”的生育需求,现在已经淡化了许多。如果没有生育追求,女方年龄就更不是问题,可以好好谈一谈爱情。

3、影视文学作品中中姐弟恋大概有哪些模式,国内外有差别吗?

马凌:我认为大概有两种,一种是强势女主与温柔小奶狗,另一种是女主本身是得到小狼狗照顾的姐姐。前段时间比较火的《爱情而已》则像是两个人共同成长,显露出自己柔软的一面,互相陪伴,很温馨。

我们这一题材影视剧确实受到日韩影响,2016年的日剧《贤者之爱》中,男主角有美好的肉体、傲娇的性格、进攻型示爱,“小狼狗”这个词就此产生。《偶像练习生》等节目中也有不同形象、温柔体贴的男生,这种“大众情人”很受年轻人喜爱。

有调查显示,日韩女性观众特别喜欢姐弟恋题材影视剧,包括大量文艺片、书籍等的女性受众占比也远高于男性。因此影视剧也会迎合女性受众的需要,将男主角塑造成帅气鲜肉,为女性观众带来“男色”的感官愉悦。

于闽梅:我觉得国内外姐弟恋差别还是挺大的。国外姐弟恋影视剧中男主人公更倾向于表现出“弟弟”的角色,有恋母情结,并将其投射到年龄比自己大的女性身上。前一段西方有一部电影,中年单身女主角很孤独,通过社交网络与一个年轻男孩相恋,但在约会见面那一天,在一个公共空间,男孩到处看可能是网上恋人的年青女性,根本都没有看她一眼,她也不敢上前相认。

4、姐弟恋是“恋母情结”的投射吗?

陈祉妍:若年龄差不大,可能不一定是“恋母情结”,恋母情结更多是一种角色和互动方面的期待,但很有可能破坏,而非促进亲密关系。真正的亲密关系是,即便有一些恋爱光环,但很大程度上能看到真实的彼此,而不是想象和塑造后的个体。

恋母或恋父相对固化,也许能在两人都倾向于参演剧本时保持稳定,但深层真实的心理亲密程度可能受到影响,意味着这份感情的基础是有问题的。

当然,我并不同意用恋母情结来解释姐弟恋,年龄差不一定就带来这种僵化、病态的互动。

马凌:国外影视的展现更大胆、激进,《朗读者》中15岁少年爱上36岁的女性,《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也是13岁少年迷恋27岁少妇,我看到最大胆的是2013年的一部文艺片《忘年恋曲》,一对闺蜜分别与对方的儿子相爱,中国社会目前还没有到能接纳这种恋爱的程度。

但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恋母情结来污名化忘年恋,不应该让这两个标签随意发生联系。

于闽梅:我更倾向于将恋母情结作为精神分析术语的中性词来讨论,展现恋母、恋父情结不是对姐弟恋的污名化。例如,在法国电影《钢琴教师》中,女钢琴教师爱上她的男学生,就不是从恋母情结角度拍摄,它表现的主题是爱情梦在男权社会的不可能。不管女性比男性年长多少,男权社会总是将男性而不是女性培养成主体,所以男孩攻击性非常强,最后他在性上也攻击了这位女老师。从相爱走向了攻击,恰恰是反恋母情结的。

从精神分析哲学来看,男孩如果表现了恋母情结,可能并不是真的要在恋爱中投射其对母亲的幻想,而是从父权社会对男孩的控制、制造男孩的阉割恐惧等角度来谈论他不得不告别对母亲的依恋,并将这种依恋投射到精神领域,在生活中进一步投射到比他年龄大(或更成熟)的女性身上。与此相对应,实际上,霸道总裁、洛丽塔等类型的影视题材背后也是有恋父情结的。

5、 有人认为从古至今结婚都有经济上互助的考量,姐弟恋是否也符合“经济理性”?

梁捷:从经济学讨论恋爱和婚姻有时比较冷酷:恋爱是决定要不要结婚的过程,结婚则是要持续下去,涉及婚后双方家务分配、关系协调、孩子的生育抚养等系列问题,是两类行为决策,是两码事。

目前,我们最主流婚姻模式可能是“男强女弱”和“门当户对”,当然有研究发现现在主流模式越来越向后者倾斜,可以说超过一半的权重了。然而这种主流婚姻模式在影视小说里没那么“好看”,因为影视剧一定是要突出戏剧张力的,在古代,私定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这样的剧情吸引人;到了现在,影视剧也要挑战各种禁忌,挑战阶层、收入和年龄差异,才能突出“真爱”。年龄、外貌等比较容易直观判断,因此容易凸显出来成为禁忌。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贝克尔说人们在决定是否要进入婚姻时,用了一个听起来有些冷酷的词叫“匹配”。婚姻,是从地球上的八十亿人中挑出两个人来结婚,因此考虑双方学历、收入、家庭甚至宗教信仰等,都很正常。

我曾经去人民广场的相亲角,大家都把自己的条件摆出来。我觉得很多内容就是对女性赤裸裸的物化,比如人们会进行这样的比较和打分:女性什么样的条件相当于一套市中心的房子,什么样的条件则相当于郊区的房子。我觉得人们在做是否进入婚姻的决策时,还是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年龄只是其中一个,且不是决定性因素。

二、姐弟恋需要心理更强大?

1、  姐弟恋中的女性是否要承受更多?

陈祉妍:其实,今天谈什么恋爱都需要“心理强大”。之前我们做过大学生婚恋方面的调查,单身女大学生有60~70%不想脱单,觉得不一定要找另一半,男生比例则是30%~40%。很多年轻人一直母胎单身,没有做过很主动的努力。这或许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共性问题,导致年轻人对恋爱有更多恐惧和回避。

我们或更年长的一代,不婚比例其实很低。从经济角度来说,现代女性有更多机会接受教育、获得工作,不再需要依靠男性生存。很多女性拥有这种自由后,会面临一个困境:我有更高期待,却不容易找到符合这种期待的男性。希望找一个人来遮风挡雨,结果发现所有风雨都是他带来的,如果我自己一个人也可以生活,何必这样?

与此同时,现在有很多生活方式更支持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出行不再尴尬,陪伴变成了非刚需。这种情况下,我爱一个人,ta不一定爱我,或者爱过但背叛了,又或者种种原因不能在一起,有很多不可控因素。爱别人需要承受很多风险,这风险不只属于姐弟恋。

当然,我们也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科技和经济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新观念、新尝试则可能面临新旧观念冲击的压力。姐弟恋可能就处于这种压力下,这种恋爱需要的强大,未见得只在两人内部,还在周围人、整个社会对姐弟恋的态度。

如果你生活的小环境里有很多类似婚恋模式,那压力小很多。如果你是“开先河”的人,那就要承担更多压力。

2、姐弟恋是否更纯粹,更符合“爱情的本质”?

于闽梅:《爱情而已》的编剧认为,“在姐弟恋中,爱情的碰撞感和纯粹感更多”,将男主角设置成人格健全、更在乎两个人真诚平等交流的形象,并认为男主“赤诚勇敢”地面对社会压力,这是中国的新一代男性。相比于传统的“男大女小”,姐弟恋是不是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更勇敢的追爱?

马凌:汪民安老师去年的《论爱欲》一书以随笔形式回顾了西方关于爱欲的观念史,最后一章非常精彩,说什么是爱?爱就是激情相遇,就是勇冒风险,也就是不顾任何编码和体制框架来实现爱情,不一定以婚姻为目的,没有任何功利色彩。

另外一位哲学家韩炳哲也提到,爱就是与他者相遇,遇到另外一个陌生客体,与之发生关系,可能要付出很多甚至不会得到回报,但付出过程就是爱的过程。

陈祉妍:我不认为“赤诚勇敢”只是新一代男性,自古以来它就是表达爱情的方式,很多影片都用剧情冲突和外部矛盾展现这一点。《罗密欧和朱丽叶》的家族敌对,《我的女友是九尾狐》、《暮光之城》的异类相爱,都需要“赤诚勇敢”来碰撞爱情,我认为这是制造剧情冲突的必然人物设定。

我们确实需要新的男性女性来尝试新的、更开阔的婚恋观,我会希望男性的勇敢不是对外的,不是外力阻拦来冲动决策,而是敢于承担爱但失去的痛苦、敢于在双方关系中面对自己嫉妒、不安甚至自私,这是一种不容易被看到,但很珍贵的内在品质。放在姐弟恋话题中,可能就是是否敢于面对生理年龄差距带来的自我怀疑和不安全感,是否敢于沟通和共同处理这些问题。

于闽梅:汪民安谈爱时用的是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德勒兹的观点:爱是反抗商品化社会对我们物化的唯一武器,并在此意义上谈我们如何突破各种爱欲限制、反抗全球化商品化时代对我们的异化和挤压。

韩炳哲则有一点马克思主义后现代哲学的观点,将爱看成与他者的相遇,并非像传统主客体关系那样去异化他者,而是以他者视角看待问题,这才是最理想的爱情。

而能否勇敢面对关系中的小情绪小瑕疵,同样很重要。我觉得这两种观点背后的深刻内涵其实都已经高于“赤诚勇敢”本身。

3、很多人常说“女大三抱金砖”,这是真的吗?

梁捷:先从实证研究讲,婚姻是长期事件,一般会观察婚后五年、十年有何变化。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男性会从婚姻中受益。比如有研究将已婚和未婚两组人群进行对比,发现男性到了35~40岁后收入基本都会有增长,而婚后收入增长更突出。

这可以有很多解释,比如女性承担更多家务、提供了更健康生活方式,让男性更健康、更全身心投入工作;或者婚后没有退路,必须更竭尽全力拼搏等。但女性从婚姻中的受益并不明显,还可能面临很大的“生育诅咒”问题,不管是生完孩子马上投入工作还是之后不再工作,孩子都分散精力,事业和职业发展都会受到显著影响,男性则不会。

前两年有一篇很火的经济学论文,其基本结论代表了经济学家主流看法。它单独讨论了女性比男性年龄大的婚姻类型,发现女性比男性大五岁以上,收益的不对称现象会特别突出,年龄差越大越显著。

最后,不管是双方有意还是无意的共识,婚姻最终还是要回到谁做家务谁赚钱的问题上,一定需要有一个劳动分工。而我们会发现很多情况都是对女性不利,男性更多将家务分给女性,自己在外赚钱。

经济学中家务劳动无法标价,女性从早到晚忙碌无法用具体金钱衡量,女性学历也会愈发贬值、生育后身体状况也变差,男性还会因为女性没有工资就认为“她吃我的用我的穿我的”。这种性别不平等需要我们更深入探讨研究并解决。

4、姐弟恋是否和进化心理学相悖?

于闽梅:有人说,从进化心理学看,男性倾向于寻找年轻漂亮的女子,因为这象征着更好的繁殖力;女性倾向于年长、地位高的男性,因为这意味着更好的保障。姐弟恋似乎与进化心理学的这种理论背道而驰,陈老师如何看待?

陈祉妍:进化心理学难以完全验证,我们无法控制条件重演进化,但有很多实验和调研来侧面验证。进化心理学大量探讨男女差异,认为漫长的人类进化过程中,男女常面对不同问题,进化出不同策略。

其默认的原理就是人类所有策略都为了自身基因最大化传递,因此男性更偏向于拥有更多配偶以使基因更多传递。男性寻找“年轻漂亮”的配偶强调健康的生殖,女性选择经济地位高的配偶则强调资源的提供。

进化心理学帮助我们知道自己有动物的一面,但人类发展并不是奔向本能,而是超越本能。我们期待的是,在理解和控制本能的前提下,拥有更多人性的自由。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更多的姐弟恋或者更多的超越简单表面标签,真正看到二人心灵或魅力的婚恋关系,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5、如何看待网上各种各样的“姐弟恋爱指南”?

于闽梅:在网上可以看到不少文章教姐弟恋如何相处,比如“姐弟恋步入婚姻的X条法则”,“姐弟恋第一守则:给弟弟绝对的自由”,“姐弟恋无法回避的X大现实问题”。在大家看来,姐弟恋是真的更难,还是一种“自我实现预言”?

马凌:信息泛滥的社会中大量自媒体在生产类似的标签文章,很多质量并不特别高,大家还是要学会筛选。我们的爱情不该被一些平台上的内容引导,因为作者本身可能也是搬运的甚至是瞎编的。

相比之下,我们自身体验更重要,要慎思明辨,不要轻易拜到某位“情感导师”名下。祝愿姐弟恋的所有朋友们都能找到自己的美好未来。

梁捷:越是风险社会,整个社会价值观越保守。电视剧往往通过挑战现有观念来增强张力,但有的观众反而会将自己带入到保守观念中,认为电视剧挑战自己的价值观,进行批判。

不过,追求爱情确实需要打破约束的勇敢精神,习惯了单身状态的两个人在一起需要特别的勇敢,姐弟恋则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压力。

至于婚姻,中国有20%~30%的离婚率,姐弟恋顶住压力步入婚姻只是第一步,之后的十年二十年会面临更多问题,短短的几条建议怎么可指导多年的生活?婚姻还是需要双方更深入的磨合和探讨。

陈祉妍:新事物产生时由于小众,人们往往容易觉得它有问题或异类。层出不穷的建议可能只是因为姐弟恋比例不够高,大家在适应阶段觉得这种婚恋会面临很多问题,或许以后姐弟恋多起来,就不会有人专门提意见了。

祝福姐弟恋的各位享受关系中的亲密和快乐,祝福单身的各位“不拘一格降爱人”,接受各种差异与不同。

于闽梅:我们处于象征结构中,被各种符号规范,而这种规范根本上是男权的,传统家庭结构也是被这一套象征符号限定。姐弟恋正好与传统“男强女弱”“男大女小”的符号相反,它的积极意义就在于能帮助社会中每一个人思考,我们将男权社会象征结构内化了的那些想法,或许并不合理。

它可以矫正社会结构,有其革新性——我们可以先爱上一个人,再考虑其他方面,在爱欲革命中,一切都是可以的。

本期圆桌嘉宾:

1

马凌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2

陈祉妍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

3

于闽梅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4

梁捷 经济学家 执教于上海财经大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姐弟恋:恋母情结的泛化吗?
欧美兴起姐弟恋 恋母情结是内因
听说女大男10岁的情侣结婚最合适?
“姐弟恋”婚姻比例上升,进步不止一点点
迎合女性的国产姐弟恋,却骂声一片?
双宋大婚:是不是油腻中年男太多了,姐弟恋才开始盛行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