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净利润超预期的蟑螂效应
《股票魔法师》指出,如果你看到家中有一只蟑螂,就该认为家里有很多蟑螂了。同样的思路可以应用在财报出净利润惊喜(超预期)的公司中。如果一个公司公布了远超于分析师预期的净利润,很有可能未来的几个季度仍会有惊喜;如果一个公司报告了净利润惊喜,在同一个行业中的公司可能随后也会公布惊喜。
 在中报密集出炉的最近一段时间,很多陶粉都在密切关注财报的业绩超预期,并操作净利润断层个股。而且,不仅是陶粉,一些强势股体系以外的投资者,券商和一些大V等,也来热议净利润断层模式,导致这个交易模式显得有点拥挤。
 做净利润断层,本质上是一个“弱者模式”,即不做事先预判或埋伏,而是等业绩公布后,出现超预期,并且在次日出现净利润断层,才冲进去买入。甚至更保守一点,等净利润断层形成并上冲后,在随后的回调过程中,只要不回补断层所形成的跳空缺口,才低吸买入,做盈利余波。
 这个模式面临的困境是,随着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个股在净利润断层出现之前,就已经被埋伏的聪明资金和一些内幕资金提前炒高。超预期的业绩公布出来,顺势拉高后,就扔给在净利润断层确认后追高买进去的投资者。去翻翻图表,那些在业绩公布之前,一路走高,出现主升浪的个股,都是聪明资金提前炒作了,等着业绩兑现时兑现走人的。尤其是那些在财报公布前一、二天大幅拉高甚至涨停板的,基本上是内幕资金提前动作,或者业绩提前泄露了。由此带来的,就是这些取得先手的机构资金,对高位追涨的后知后觉的资金的反杀与收割。另一个困境是,大把的人都在盯着净利润断层,导致一些有质量的断层个股,都是大幅高开或者直接涨停,你想买也不一定买得到。
 而“强者模式”是什么呢?就是根据对上市公司的经营跟踪与历史财报分析,或者根据蟑螂效应,在财报公布之前,就提前潜伏进去。其实,很多“聪明资金”都是这么做的。研究公司,需要有很强的个股基本面研究功底,很多散户不一定具备这个条件。但是,明白蟑螂效应这个原理,我们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蟑螂效应,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和应用:
其一,一个公司的净利润超预期,往往具有持续性。
 《股票魔法师》指出,根据郎章效应,“对未来惊喜的憧憬可能引来投资者在某些股票的报告公布前买入投机。这种策略可能会有利可图。一个经证实的季度惊喜,可能预示着下个季度更高的净利润。当然,反之亦然”。“因为净利润惊喜具有持续性,我们需要关注那些具有惊喜的公司,并躲开那些利润让人失望的公司。检验的方法之一就是将公司之前几个季度的净利润与当时的预期相比,看看那个更高”。
  换言之,若一个公司上个季度出现了明显的业绩超预期,很多时候往往意味着业绩反转的开始,或者是经营性困境反转。因为分析师根据对以往公司财报和经营状况的分析,所给出的预期往往会较低。而一旦出现真正的反转,则往往会带来持续的超预期,因为分析师对后面的预期,还有一个验证的过程,不敢给的预测数据过高。这就很容易造成,随后几个季度的业绩,出现持续的超预期。因此,对于上一个季度业绩大超预期的个股,本季度财报就有很大可能也是超预期的。前两年的顺鑫农业、沪电股份等大牛股,都是这样的例子。最近的千禾味业、盐津铺子、汇川技术、理邦仪器、北新建材和吉宏股份等也是如此。通常来说,一季度超预期,持续超预期的概率更大;危机中超预期,持续超预期的概率更大;成长股超预期,持续超预期的概率更大;
  交易上,就是跟踪和研究上个季度业绩超预期,并形成净利润断层的个股(说明超预期的质量得到市场的认可),在本季度业绩公布前几天,埋伏进去取得先手。交易美股时,也发现这种规律,就是一些前期市场看好的,或上季出现过业绩惊喜的个股,在本季财报公布前一些天,就不断有资金提前买入,导致股价不断上涨。如果你担心万一财报不及预期的风险,那就在财报公布前一天选择获利了结;如果对自己的判断有信心,想赌一把,那就持有到财报公布后,再做打算。
其二,一家公司率先公布大超预期的业绩,往往预示着同行业的其它公司也可能会业绩超预期。
 如果我们强化了行业趋势和行业景气周期的研究,那么这个结论的成立,是不会令人费解的,所以我不想过多地展开。在一个景气周期向上,或者行业趋势进入快速成长期,那么这个行业里面的大部分玩家,都进入有肉吃的阶段,业绩好就不太会是孤立的现象。反之,行业不好,大家都在啃骨头,即便个别公司业绩冒头,要么是行业集中度提升造成的,抢了别人的饭碗,要么是通过财务处理带来的,不具有可持续性,这些可能仅仅是“沙漠之花”。为何要选赛道,精选景气行业,就是整个道理。
 风电行业这两年搞抢装潮,行业内的公司,业绩从一季度开始,到目前的二季度,很多都爆表了,包括东方电缆、泰胜风能、日月股份等。而中报季爆发的食品板块,则是出现批量业绩超预期的个股:三全食品、天味食品、安琪酵母、盐津铺子、千禾味业,到昨天的中炬高新和涪陵榨菜等等。这些都是这种原理的现实体现。最近一些股票群,包括一些大V,都在按照这个思路,在业绩超预期出现比较多的行业,提前埋伏业务领域差不多的其他个股,押注业绩超预期和净利润断层的惊喜。
一种成熟的交易模式,之所以有生命力,是因为其背后的逻辑是通顺的,可自洽的,是经得起推敲的。而搞清楚模式的原理之后,剩下的就是看谁下得功夫到位,看谁能够举一反三地坚持做下去,并取得预期中的超额收益。
 
 
2020.08.2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定期报告的正确打开方式--业绩超预期
A股的神奇规律(十):净利润断层买入法
【选股技巧】机构最爱的“净利润断层选股”,魅力无穷!
擒龙骑牛:净利润断层模式
【技术派】净利润断层
业绩大超预期股票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