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游走在红蓝白黑之间——摩洛哥见闻【2】
游走在红蓝白黑之间——摩洛哥见闻【2】
林子
2017-05-03
阅读 760
关注

笫二站 :拉巴特——今日首都

摩洛哥首都,位于摩西北的布雷格雷格河口,濒临大西洋,自1912年以来,一直是摩政治首都,人口约212万。
拉巴特始建于公元12世纪穆瓦希德王朝。现有老城为18世纪所建,新城于1912年摩洛哥成为法国保护国(又称为殖民地)后兴建。

这是摩洛哥皇宫。这座神秘的皇宫历史悠久,但国王很少住在这里。皇宫拱门上刻有一行阿拉伯文,文字意为“带着欢乐而入,带着欢乐而出”。在拉巴特皇宫站岗的卫士军服、军帽五花八门,这是摩洛哥皇室的特色———抽调各军兵种、各部队官兵混合组队戍守皇宫。

广场上摆着几门生锈的铜铸大炮。从炮的造型来看,与当年拿破仑入侵莫斯科失败后被俄国缴获的大炮很相像,考虑到该地曾为法国人所占领,估计它可能是法制武器。

从网上找一张广角镜头拍摄的皇宫远景图。

据说,观察皇宫门前的喷水池是否喷水,就略知国王是否在此。通常是国王在皇宫里,喷水池才会喷水。

这是穆哈默德五世寢陵。穆哈默德五世为现任国王的爷爷,陵墓四个门口分别由士兵守卫,但是你可以过去和士兵合影。

墓室中间为穆哈默德五世陵寝(石棺),两旁分列为哈桑二世及其弟阿卜杜拉亲王的墓(石棺),也就是现任国王的爸爸和叔叔的墓。伊斯兰教徒去世后,通常实行的是土葬。但宗教领袖,对宗教有突出贡献或影响的人物(包括部分国王或王室人员),去世后的棺材会置放在清真寺里或专门的陵墓里。

拉巴特哈桑清真寺原是北非最大的清真寺,建于12世纪,是摩尔王朝极盛时建造,长183米,宽139米,四周有16道门。在1755年葡萄牙里斯本大地震(据称九级)中大部分建筑垮塌,数百庭柱悉数断裂,从残存的312个高低不等的石柱中,还能辨认出当时建筑规模的宏伟。据说国王原本计划将该清真寺建成当时世上最宏大的清真寺,但因地震的破坏,在建的宣礼塔只好停工。现耸立于寺正面的哈桑塔(宣礼塔)逃过灾难,完整无损保留下來,这成为一个奇迹。这座用褐色石块砌成的高塔为正方形,每边边长16米,高44米,加上塔顶,共高69米,是拉巴特引人注目的古迹。

哈桑塔(宣礼塔)四周雕刻图案各异,整个建筑群庄严雄伟,风格典雅,体现了古代阿拉伯穆斯林优美的建筑工艺和摩洛哥特有的建筑风格及装饰艺术。

两百年后,穆哈默德五世国王于1956年在哈桑塔上宣布了民族和国家的独立。国王穆哈默德五世被称为国父,哈桑塔也成为现代民族独立和自由的纪念碑。

这是一片残垣断壁的横切面,以石凳作对照物,就可以知道它是多么厚重。

拉巴特濒临大西洋,在去餐厅的途中,便能远眺大西洋。

浩瀚的大西洋,海浪伴我们进餐。有情调吧?

第三站:舍夫沙万——【蓝白小镇】


舍夫沙万,位于摩洛哥西北部里夫山宽阔的山谷之中,建城于1471年,海拔高度564米。
舍夫沙万的历史跟犹太人有着很大渊源。在15世纪,受到西班牙驱赶与迫害的犹太人和信奉伊斯兰教的摩尔人来到这里避难。地理位置偏居一隅的山城在当时被选中的确是个不错的屏障。历史记载,他们于1471年在此居住了下来。保留下來的小城堡记下了城建的年代,山城叫medina (中译为麦地那,意思为城镇,特指那些有城墙围起来的老城)。

 二十世纪初,希特勒对犹太人进行灭绝的种族清洗。那时候又有了一大批新的犹太人到舍夫沙万避难。在犹太教里,蓝色代表的是天空和天堂,让人们时常保持高度的精神上的感知和领悟,也寓意着蓝色是在上帝的保佑之中。从1930年代开始,犹太人在宗教信仰的指引下,开始把房子漆成了蓝色。这种做法很快被其他居民模仿。

据当地人介绍,最初只是当地的犹太人在自己民居的墙上涂抹上蓝色的Tekhelel这种天然涂料以辟邪,又据说是为了祈求和平,更多传说则是这种天然蓝色涂料能驱蚊,于是家家户户纷纷仿效。

当晚,我们居住在旧城外,旅店房间比较小,内设也比较简陋,有些房间的厕所还没完工。但看看房间的摆设,别有一番滋味。

烤鱼

塔吉锅

塔吉锅的底层是大块的鸡肉,上层是土豆萝卜和调料等。头一餐还觉得不错,多吃两次就厌了,鸡肉淡而无味。摩洛哥人口味淡极了,煮鸡只是添加点香料。没盐没姜,真难入口!

水果倒还不错

旅店里的小摆设,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

清晨,一群外国的年轻人在街边自拍。

今天,走进小镇就如同陷入了蓝色包围之中,每一次转角和每一次抬头带来的都是蓝色的诱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将蓝色发挥到极致的世界,一个梦幻的童话世界。

我们的领队姑娘成了我的模特。

与舍夫沙万单调的色彩不同,蓝白相间给人带来太多的遐想,至少在这座小山城里,为更好更多地观赏景色和建筑,我们这班老头老太太爬上爬下也不觉得累。据介绍,犹太居民已基本上离开此地,但这里的人也不单一。除了出彩的蓝色,这座阿拉伯特色鲜明的小城居住着不同的民族,这点还多少有些令人感到意外。

每年春天,这里的居民都要重新把民居、街道粉饰一番。走在巷子里,看见一家老小正在粉刷墙壁。将建筑物粉刷成蓝白二色,成为了小城居民集体性的行为艺朮。

尽点国际主义义务吧,我们也来帮忙。

说实话,如果没有蓝色,舍夫沙万也就是摩洛哥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山间小镇。但因有了这一抹蓝,舍夫沙万充满了迷幻的色彩,摇身变成世界三大蓝城之一。置身古城,就像来到了一个神秘的“蓝精灵”王国,目及之处,满眼皆蓝。
蓝色非常纯净,通常让人联想到海洋、天空、水、宇宙。纯净的蓝色表现出一种美丽、冷静、理智、安详与广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游摩洛哥(二)拉巴特
拉巴特| 世界最大的清真寺为何只剩下了312根柱子?
【摩洛哥】红色皇城马拉喀什
北非摩洛哥拉巴特:首都匆匆半日游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摩洛哥篇
我曾见过你,神秘,沧桑,又美丽 —《摩洛哥风情》(上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