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给孩子制定时间表,执行两天就报废,“墨菲定律”可带你走出困局

时间管理这项能力,对孩子学习以及未来工作的用处可谓是非常大了。不仅关乎于孩子能否自律、提高做事效率,还关系到他的整个生活面貌。

为了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家长也没少下功夫。各种时间表都制定了,各种勾引孩子兴趣的方式也都试过了,可就是不见效,孩子该磨蹭还是磨蹭,该走神还是走神。

就像朋友前两天跟我吐槽的一样:给孩子辛辛苦苦制定时间表,结果执行两天就报废。对待时间表这件事,孩子一如既往的三分钟热度,这是不是说明孩子没救了?

事实上,制定时间表这项计划方向是没错的,只是家长制定时太过想当然,一不小心就走入了误区。


01为何孩子不愿意执行制定的时间表?

1)难度太高

家长在制定时间表这件事上有些过于自我了,对家长来说,这件事确实很轻松,完成哪项任务需要花费多长时间都了然于胸。

然而制定得再得心应手,表格再漂亮,到了孩子眼里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家长总是习惯性从成人的角度想问题,认为孩子学的那些东西都很简单,花这么长时间就够了。实际上对孩子来说,每一件事都是有难度的,就跟成人面对自己的工作一样。

面对这样难度高的时间表,执行一两天倒也罢了,再往后头去就要精神崩溃了。

2)时间太紧凑

大部分家长给孩子制定时间表时,基本都是这样一个流程:

  • 7:00~7:30晨读
  • 7:30~8:00吃饭
  • 8:00~8:30写语文作业
  • 8:30~8:40休息
  • 8:40~9:10写数学作业

这样的时间计划特别常见,乍一看清晰明了,但时间紧凑得简直让人喘不过气来。本来每一项任务对孩子来说就不简单,结果刚完成这项紧接着就是下一项。

中间的时间太短对孩子来说没什么用处,中间休息的时间太长又容易让孩子懈怠,总之不管怎样都舒服不了。

3)压力太大

若家长对孩子的能力估计不清晰,给他安排过多任务,可能还没到下一项任务就已经精疲力尽了。

就好比减肥,一开始大家都信誓旦旦,今天做10个俯卧撑,明天增加到15个,后天20个。结果刚做到15个就没有力气了,于是计划再度泡汤。

事实上,除了时间表本身的问题之外,家长执行时的态度和做法也不那么妥当。


02执行时间表时,家长犯的那些错误

1)过于死板

家长都认为既然制定好了时间表,那么孩子就要严格执行,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任务。

这其实就不把孩子想象成机器人了,并不是输入什么命令就做什么的,孩子有思想也有能动性,并非与生俱来就自律,需要家长进行训练和培养。

陶行知曾说:倘或生活、工作与学习都能自动,那么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自动即自觉的行动,并非自发性的,需要家长适当培养,而后才能实现。

不培养孩子自觉自律的能力,单制定个时间表就让他严格遵守是不可能的,世间也没有这么简单的事。

2)不允许孩子犯错

前文说过,每项任务对孩子来说都是有难度的,因此在执行时肯定会犯错。

即使有的家长说“我制定时间表之前已经跟孩子商量了,他也同意了呀”,但这也不代表孩子就有十足的把握完成。

如果家长强硬要求孩子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不能犯错,就高估了孩子的能力和决心。

想想自己减肥定了无数次计划都坚持不下来就知道了,大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孩子。

但是,制定时间表这件事就无解了吗?墨菲定律可带你走出困局。


03制定时间表与墨菲定律的关系

家长给孩子制定时间表是希望通过形成一定的时间定向,让孩子养成到什么时间就自然而然的产生做某件事的愿望和情绪,这样能使效率提到最高。

但墨菲定律告诉我们,事情往往会朝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我们一定要考虑到这件事情变坏的方向,不管可能性多小,它总会发生。墨菲定律并非强调人为犯错的概率,更像是偶然中的必然性。

也就是说,你越害怕什么就越来什么。

墨菲是美国爱德华空军基地的一名上尉工程师,20世纪40年代,他与上司在一次火箭减速超重实验中,因仪器失灵出现了事故,原因是测量仪表被技术员装反了。

从这之中他得出教训:如果做某一件事存在许多方法,其中有一种方法效率又最高,那么一定有人会按照这种方法去做。

简单来说,他认为凡事只要可能出岔子,到最后就一定会出岔子。

很多事件都是不具备预见性的,即使计划再天衣无缝,我们也要把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或突发情况考虑在内,留出时间。只有如此,才能在解决意外时不影响原定计划,使其稳步进行。

家长制定计划原本是要求孩子严格执行,但这个过程中过于强的功利心,也可能挫败孩子的自信,使之放弃。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兜里装着一块金币,怕别人知道会偷走,于是每隔一段时间就用手摸一摸金币是不是还在兜里,这样的规律性动作很快就引起了小偷的注意,最后被偷走了。又或者兜被摸来摸去的,最后磨破了,金币从中掉出。

我们可以把墨菲定律总结成4点:

①任何一件事都没有它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好比家长制定了时间表,孩子就一定会严格执行,这种想法太天真。

②做任何事都可能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家长制定计划时总觉得,半个小时让孩子吃完饭、写完数学作业还不够吗?事实上凡事皆有意外,如果毫不留白,计划最终都会失败。

③可能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想让孩子每天严格执行计划是不可能的,倘或家里来了客人打扰到孩子,又或者学校临时添了作业,计划就会一团糟。

④越担心某种情况发生,就越有可能发生。

若家长担心孩子不执行计划表,从而对他严加督促,到最后更可能把孩子逼到放弃的边缘。


04如何根据墨菲定律,制定一个可执行的时间表?

1)动态调整

时间表的制定仅仅是一个开始,而不是对孩子的最终要求。

“我既然都制作时间表了,那孩子必须学会时间管理才行”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家长要在执行的过程中根据孩子的反馈进行调整。

有的家长认为时间表孩子不遵守没用,干脆算了吧,最后就废弃掉了。然后指责孩子“你怎么这么不争气,给你制定好时间表还这么拖拖拉拉”。

制定出一个时间表,就把孩子没有时间管理能力的缺点全部改掉?太想当然了。

家长要根据孩子每天的具体表现,判断时间表的问题出在哪里。比如到时间了这一项任务还没有完成,又或者每个时间段的任务都太难,让孩子疲于奔命。

只有在孩子的执行与预期效果之间,寻找到平衡点,才能发挥其效用。

2)时间设置要灵活

孩子的任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会随着年级增长以及能力增长出现新的变化。

因此,家长在给孩子制定时间表时,不要把每一项任务完成的时间定得那么紧凑,让孩子能喘息或拥有足够的空间对下一次变化做出调整,才能真正体现时间表的意义所在。

比如孩子步入小学三年级,作业不像以前那样靠死记硬背就能完成,或者老师布置了额外的任务,家长都要帮孩子进行调整。

3)劳逸结合要合理

家长要明白,时间表其实就是一项工具,可以辅助其他工具一起进行。

比如番茄钟,它的设定是孩子集中精力工作25分钟,然后休息5分钟,每过4个番茄钟休息半小时。

这样的时间设定不仅能极大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还会使他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就感。

总而言之,家长要摒弃一直以来的思想误区,不要认为给孩子制定时间表任务就算完成了,至于他遵不遵守全靠自觉,若效果不好就说明时间表这个方法不管用。

事实上,就像其他方式一样,时间表也是个动态的工具,只有不断进行调整和灵活规划,才能使其发挥到极致。

墨菲定律无处不在,家长要预先考虑到才是。

奶宝育儿堂,为0-13岁孩子提供专业的教育指导。关注我,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完美型家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制定了时间表, 孩子还是老拖拉! “墨菲定律”来帮你
给孩子制定的时间表总是作废,墨菲定律下的困局,你需要这样逃脱
不要乱给孩子制定计划表,这是“墨菲定律”的陷阱,父母要重视
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弹性学习表
孩子总是拖拉不积极,家长不妨试试“墨菲定律”,让孩子更俐落
【父母必读】孩子没有时间观念,父母可采用“墨菲定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