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智玄大师说丁元英离“得道”差的那一步是什么?大师4个字,豁然开朗
userphoto

2024.02.25 湖南

关注

《天道》智玄大师说丁元英离“得道”差的那一步是什么?大师4个字,豁然开朗

《天道》中,丁元英帮王庙村扶贫,一招杀富济贫,让他心难安,于是他去五台山拜佛,求教佛法造诣精深的大师开示。

丁元英和朋友韩楚风拿5万敲大师的门,换来非也,后又+上5万的诚意,还是换来非也。于是丁元英亮出底牌,用他做的一首词,终于换来求教机会。


丁元英的词内容如下

《悟》

虽然言辞有点激烈,满纸一个嗔字。但确实勾起了大师的好奇

来看看这是什么狂人。

智玄大师:“敢问施主什么是真经?修行不取真经,又修什么行呢?”


丁元英随即回答:

“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寂空

涅槃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

修为成佛,在求。

悟为明性,在知。

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

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

不落恶果者有信无证,住因住果,

住念住心,如是生灭,不得涅槃。

不昧因果者无住而住,无欲无不欲,

无戒无不戒,如是 涅槃。”

然后大师含笑又问:“不为成佛,那什么是佛教呢?”


丁元英:“佛乃觉性,非人。

人人都有觉性不等于觉性就是人。

人相可坏,觉性无生无灭,即觉即显。

即障即尘蔽无障不显,了障涅槃。

觉行圆满之佛乃佛教人相之佛,圆满即止,即非无量。

若佛有量,即非阿弥陀佛。

佛法无量,即觉行无量,无圆无不圆,无满无不满,亦无是名究竟圆满。

佛教以次第而分,从精深处说是得道天成的道法,从浅义说是导人向善的教义。

善恶本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即是文化。

从众生处说是以贪制贪,以幻制幻的善巧,虽不灭败坏下流,却无碍抚慰灵魂的慈悲。”

丁元英一通言论后,大师说:“施主不是佛门中人,自悟能达到这种境界已难能可贵。以贫僧看来,施主已经踩到得道的门槛了。离得道只差一步,进则净土,退则凡尘。只是这一步难如登天。”


大师为什么说丁元英已经踩到得道的门槛了呢?

因为丁元英已经悟到真经是一种智慧心得,而不是形式上的结果(不落恶果)

觉者要由心生律,以性施行,而不是为了成佛求真经而以行制性,以律制心,导致心性被因果相所限制而不得涅槃。

那丁元英离得道差的那一步是什么?

我们可以对比下大师帮丁元英修改后的词就能找到线索。


丁元英的的整首词基调是嗔怒,傲慢。而大师修改后词的意境则从容豁达。

丁说的天命,是众生无明之天命,先天,非人力可主宰的部分,

而大师说的天命是后天,即道天,遵循客观规律的人力可决定的部分。


丁的意思是,悟道就不要谈什么宿命论,修行也不要取真经,悲喜枯荣哪有什么命中注定?悟道后人可以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

大师的意思是,悟道后就会知晓自己的天命,并按道的规律来指引自己活出使命。悲喜,生灭,枯荣所有二元对立从中道的平常心来如实观照并无分别,都有因缘注定,只需要随心,随力,随缘即可。

为什么丁元英修行不取真经?

丁元英把真经定义的太高妙,高不可攀。

看成是能够抵达究竟涅槃的究竟法门。

悟到即心得,不需要修一个果去证明

如果为了取真经而修行就会背道而驰。真经就不究竟了。

而大师把真经定义为:能让迷者进步的经就是真经。

如此真经就是一种当下人人就可以获得的触及的东西。


丁觉得修行是一种有信无证的盲从,所以他不取真经,也不为获得真经而修行。

而大师觉得,就算为了不落恶果而去修行的人,虽有信无证,但无证有觉,也是一种进步,如此修行也是有意义的。

就像有人告诉你一个信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你信了,于是为了怕落恶果而去布施去做善事,却没有得到好报,但挫败的经验也能给你思考。没证到善有善报,也会让你有觉悟。

所以只要每个人各尽所能,就能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就像大师说的:“得智的得智,化缘的化缘,烧香的烧香,坐禅的坐禅。”

丁元英不取真经,也说明他没意识到自己已经在道上,真经并不是抵达涅槃后的结果,而是迈开第一步时,就已经在得到了。因果是合一的,起点即终点。


所以丁元英差那一步,

我个人理解就是他无法知行合一。

他对弱势文化的嗔怒,对弱势群体无法得救的恨铁不成钢,其实是基于强者的傲慢,

嗔字背后其实是一种恐惧。他害怕面对自己的弱的一面。

所以在后面向大师咨询王庙村扶贫之事时,大师问他:“以施主之参悟,心做心是,何来讨个心安?”

他还在顾虑是否穷人会患上精深绝症,

他顾虑他的行为是不是破坏性开采的开采市场。

他怕佛骂他,其实佛就在每个人内心,他怕的是恶果后的自责,虽然悟到了弱者得救之道,但他并不能行所当行。

所以大师告诉他,

大爱不爱。

就是给了他一个定海神针,让他更笃定地去修行,用行动去检验内心悟到的真理,

当丁元英明白了大爱不爱,其实就放下了嗔心和恐惧,他就能用大爱去践行自己内心的信仰。

这段告诉我们什么启发呢?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出发地,

也是自己的目的地,生命就是一个了解自己的过程。

人活一世,不要随波逐流,而是要听从内心的声音,大胆走在属于你自己的道上,心之所向,素履以往。要笃定且脚踏实地的去践行你的使命,知行合一,全然的活出自己,才是对生命最大的不辜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道》丁元英究竟“差在哪”?五台山智玄大师的话又悟到多少?
拜谒智玄大师
《遥远的救世主》评赏之四:丁元英论佛——“悟道休言天命”
悟道休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经
天道
天道·丁元英五台山论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