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端午节驱“五毒”,这五种毒虫都是妖怪

镇压五毒 禄是遒《中国民间信仰》

进入五月,气温升高,雨水充沛,毒虫繁衍孳生,出来害人,因此五月又被称为“毒月”。旧时端午节有“五毒”之说,五毒即五种毒虫,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种毒虫,其实壁虎本来没有毒,也被归入了五毒之列。有的版本将壁虎替换为蜘蛛。有一出京剧《五毒传》,五种毒虫修成了人形,分别是红蟒精、蝎子精、蜈蚣精、蝎虎精、蛤蚂精,为祸世间,后被张天师降服。古人受毒虫之害,故将五毒想象为妖怪。

清宫戏剧画册《五毒传》

驱五毒的方法,以门前插艾草最为常见,孔尚任《节序同风录》载:“带露采艾,插门户及床帐,辟毒虫。”艾草又名艾蒿,是一种香草,人们注意到其药用价值,便在端午这天采来插在门上,还有的更为精细,用艾草扎成人形,还有的扎成虎形,名曰“艾虎”。

也有的地区将艾草晾干点燃,在屋里用烟熏遍墙角旮旯,再撒一遍石灰粉,也可以将毒虫消灭。用艾草、菖蒲等药草沐浴,也可起到防病的功效。此外,还有内服的药剂,在酒中加入雄黄,即雄黄酒,饮了雄黄酒,便可辟邪解毒。在《白蛇传》的故事当中,千年蛇妖也难抵挡雄黄酒的威力,在端午节这一天现出了原形,许仙被活活吓死。可见这种习俗之久远。

饮雄黄酒 清代杨柳青年画

与此同时,古人也相信一些符咒的力量,比如用红纸画出五种毒虫的形状,贴在墙上,在端午这天,用五根针将这个五个毒虫一一扎上,就认为毒物已经被刺死,不能再出来作怪了。这种习俗还带有几分巫术色彩。用五毒形象的印子,蘸了红颜料,盖在糕点之上,据说吃了也能镇压五毒。

雷公降五毒 民间纸马 陕西凤翔 清代

钟馗驱五毒

《燕京岁时记》载:“端阳日用彩纸剪成各样葫芦,倒粘于门阑上,以泄毒气。”葫芦纹样的剪纸倒贴在门上,据说就可以将五毒的毒气泄掉。也有的人家贴钟馗像,钟馗手拿宝剑,将五种毒虫一一斩杀。民间纸马中又有雷公击五毒的图像,图中有一道雷符,尖嘴猴腮的雷公从空中飞来,手拿雷公锤,敲出雷电,地上有五种毒虫,其中的蛇和蝎已经变成了人头虫身的怪物,雷电击中了地上的五种毒虫。

五毒图 野崎诚近《中国吉祥纹样》

据《荆楚岁时记》载:“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据说佩戴五色线,也是因屈原而起,《世说新语》中说五色线缠绕粽子,扔到江中祭奠屈原,蛟龙见了五色线,就不敢偷吃。五色线也用来刺绣,在孩子的肚兜或鞋子上绣出五毒的纹样,所谓以毒攻毒,孩子穿了便会避开毒虫。佩戴五色线,或是暗含五行,也或许是古越人纹身习俗的延续。

五毒令

古人在端午节时驱五毒,通过各种方式来驱赶毒虫,是颇有仪式感的节令习俗,其中有很多风俗沿用至今。用现代眼光来看,毒虫携带病菌,叮咬之后传播疾病,驱除毒虫又有免疫与保健之功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端午节丨五毒醒,不安宁
话说“端午节”
端午节里的中医文化 采百草驱逐毒邪-端午,五毒,香袋,中医文化,荆楚岁时记,文化内涵-健康
端午节的习俗 9
安庆民俗
北京民俗--端午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