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00年前,苏轼在海南收下一个学生,写下半首诗,海南人感恩至今

作者:燕七

来源:燕七读诗词(gh_55afc179c9b5)

你为什么喜欢苏轼?

因为他豁达的人生态度,总能将苦难的生活过成一朵花;

因为他出众的才华,悲欢离合,日月星辰,在他的笔下,动人心扉;

当小编读到苏轼的半首诗,才恍然明白,为什么近千年之后,依然有人对苏轼念念不忘。

800年前,苏轼在海南收下一个学生,写下半首诗,海南人感恩千年。

苏轼的这个学生,叫姜唐佐,是海南历史上的第一个举人。

1097年,宋哲宗绍圣四年,62岁的苏轼被贬到海南。

相比于黄州和惠州,当时的海南属于未开化之地,自然环境差不说、人文环境更是糟糕。

弱者抱怨环境,强者改变环境,苏轼虽然已是花甲之年,却是生命的强者。

当地人有杀牛的习俗,苏轼亲自书写柳宗元的《牛赋》,劝告当地黎族人爱惜耕牛。

当地缺少药材,他写信给朋友,从内陆购买药材,施舍给黎民。

当地风俗是妇女出门劳动,身强力壮的男子闲在家中,他诵读杜甫的《负薪行》,劝告当地百姓,改善妇女的生存状况。

苏轼与人不同的是,他总是利用自己的影响来改良环境。

在儋州,最让苏轼揪心的是教育,他有一首《游城东学舍作》:

闻有古学舍,窃怀渊明欣。

摄衣造两塾,窥户无一人。

邦风方杞夷,庙貌犹殷因。

先生馔已缺,弟子散莫臻。

学校简陋,老师忍饥挨饿,学生四散,这就是儋州学舍的现状。

苏轼喜欢读书,他与当地的文人广泛交流,将众多学子吸引到自己身边。

在当地居民的帮助下,苏轼修建了一个桄榔庵,从此,他有了安身之所,桄榔庵也成为儋州新的学术中心。

得知苏轼在儋州,海南其他三州的士人纷纷到来,甚至远在广州的学子也冒着惊涛骇浪远道来问学。

对于来向他请教的人,苏轼热情接待,不管他们的基础如何、资质如何,只要有心向学,苏轼都一一开导指教。

元符二年(1099年),一个叫姜唐佐的人慕名来向苏轼求学。

他自备了资粮和书籍,从海口来到儋州,日日跟随在苏东坡的左右,随时向东坡咨询,并将自己的作品奉上点拨。

苏轼曾向旁人称赞:想不到海外还有这般出色的士子。

姜唐佐在苏轼这里住了半年,临别之时,求苏轼赠诗一首。

苏轼便在他的扇子上题道:沧海何尝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并对姜唐佐说:等你将来中了进士,我再为你续足成篇。

姜唐佐没有辜负苏轼的期望,后来,他北上赴试,中了举人,成为见之史载的海南第一位举人。

可遗憾的是,此时苏轼已经去世,无人为他续写成诗。

崇宁二年(1103),姜唐佐在汝阳遇见苏辙,苏辙为兄长苏轼给唐佐补足赠诗曰:

生长茅间有异芳,风流稷下古诸姜。

适从琼管鱼龙窟,秀出羊城翰墨场。

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

锦衣今日千人看,始信东坡眼力长。

是啊,事实证明,苏轼识人的眼力确实长。

苏轼离开儋州九年后,儋州人符确成为海南的第一个进士,据说符确也曾师从苏轼学习。

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

苏轼谪居儋州三年,讲明学道,儋州教化日兴,“书声琅琅,弦歌四起”。

元符三年四月(1100年),苏轼遇赦,他渡海北归,离开了儋州。

苏轼人虽离开了,却给尚属蛮荒的海南留下了文明的火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宋、明两代,海南中进士者74人,中举人607人,海南遂有“海滨邹鲁”之誉,这与苏轼谪琼期间开发海南文化教育事业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琼台记事录》载:“宋苏文忠公之谪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

诗人臧克家曾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苏轼最受人尊敬的地方,不论他的境况如何,他总是关心着一方水土,一境黎民。

不论在哪里,苏轼总是将自己关切的目光,投向苦难的苍生。

在黄州时,看到当地有“溺婴”的习俗,于是致信黄州太守,请求官方出台措施,制止溺死婴儿恶俗。

他任密州知州时,亲率官民筑堤引水,疏浚河道,挖掘井泉,以缓解苦旱之情,并安抚收养失孤儿童。

苏轼离世已有920年,可儋州却永远地记住了他,海南人永远感激他。

君不见,为了感谢他对儋州的贡献,当地人修建了东坡书院。如今,东坡雕像屹立,再现了苏轼在此讲学的情景。

有的人,灵魂之所以不朽,是因为他绝不是只关注脚下的一亩三分地,而是望向更广远的地方,关注更广大的群体,并力所能及的做一些什么。

为苍生谋利者,众人绝不会忘记他。

而这也是苏轼去世近千年,而依然不朽的原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上最特殊的一首诗,由苏轼苏辙兄弟俩共同完成,标志着海南人文的兴盛
900年前,苏轼在儋州收下一个学生,写下半首诗,海南人感恩至今
教育家苏轼:往事一场春梦散,独留名迹未消磨
一衰烟雨任平生
苏轼的儋州功绩邓凌月
苏轼被贬海南,条件艰苦却培养出海南首位举人和进士,他们是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