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课程中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传统课堂的垄断者,其地位应该由权威者、传授者向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转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也将得以凸显,主人地位将逐渐突出。在这种教育思想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必须是一种相互平等的关系,彼此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一、现行师生关系存在问题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1年开始实验到2005年秋季全面实施,前后已经几年了,新课程倡导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在教育实践中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要打破旧有的师道尊严的思想,形成融洽、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具有现代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在新课程实施中,由于许多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没有发生彻底转变,尚未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的新型的学生观。因而,师生关系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情绪对立紧张

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淡化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外部环境和力量对学生的作用与影响,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被动载体。没有把小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个人权利的社会人来对待,经常有意无意地侵犯学生的个人权利,特别是侵犯学生人身方面的权利和自由以及学生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例如,教师故意疏远与冷落与之冲突的学生或借机惩罚学生,不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往往以教师的主张、决定为准。在这样的关系中,学生成了客体和附庸,成了被牵着鼻子走的顺从者,或是被强制的逆反者,他们经常体验的是被动、无为、无助和无奈。导致的后果必然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形成阻隔乃至对立,教学活动难以高效顺利进行,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更难以得到培育和发展。

(二)情感交流淡化

师生关系是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发生的。通过交往,学生可以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但有的教师习惯于传统课堂教学“布道者”的角色,只管知识的单向传输,从不注意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不了解和不善于听取学生意见;课外师生交流更少,形同路人。许多教师只关心自己的家庭、进修、职称、待遇等,未能对学生深入了解、全面关心。因学生感受不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自己的想法、意见也就不愿与教师交流。可以说,师生之间情感冷漠、缺乏交流沟通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种冷漠的师生关系,容易使小学生感到孤独、不知所措,久而久之,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三)公平意识没落

师生关系是一种道德关系,教师和学生都必须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爱生尊师是师生关系作为道德关系最准确、最适当的概括,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关爱是教师最重要的品德,它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沟通师生关系的纽带。关爱学生应该面向全体,平等每一位学生。但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本应纯洁的师生关系蒙上了越来越明显的商品化色彩。许多教师自觉不自觉地用功利化的眼光来衡量自己的职业,将师生关系当成了一种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关系。例如,面对差生,教师很容易产生“在他身上浪费精力不值得”的思想。而优秀学生,因为可以给教师带来成就、荣誉以及物质回报,花费再多的心血,也是值得的。另外,有些学生家长为了让孩子在学校和班级有更多发展机会,向教师送礼和请客、有偿家教等。有些教师为了个人私事寻求家长无偿帮助并动用家长关系。教师因此无法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从而导致目前师生关系中存在相互利用的扭曲现象。

二、转变教师角色,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通过师生关系来构成的。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们必须完成各自不同的职责。同时,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又是平等的,必须互相尊重。我们要认识到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师生之间的角色差异与人格平等的统一。但在新型师生关系的建设中,教师是占据主动和决定的方面,因此,教师必须首先转变传统的权威者角色,这是构建新课程倡导的师生关系的保证。

(一)变课堂的领导者为促进者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所以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首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再把单纯的知识传递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充当“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而应该把提高学生主体意识,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及灵活的知识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担当起学生学习“促进者”的角色。

(二)变课堂的传授者为引导者

传统的课堂上,教师是师生交往过程的控制者、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者,他们总是在尽心训导、竭力传授,呈现出权威无边、积极有为的态势,学生只是目睹教师口干舌燥“表演”的看客。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操纵——依附式”的关系将使教学活动难以高效顺利进行。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更有个性地学习。

(三)变课堂的主宰者为合作者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如果教师让学生感到高高在上、高深莫测,始终主宰着学生的思想,那么师生之间的距离永远无法缩短,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成为一种障碍,良好的师生关系、民主的课堂气氛就无法形成。所以,教师要使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一员,成为他们的合作者,在师生的交流中,不把自己意见强加给学生,而是与学生共商共识,共同发展。只有当教师成为孩子们的朋友,深入到他们的兴趣中去,与他们同快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教师,这样孩子们才能向教师敞开他的心灵,才能使师生之间达成心灵的默契,形成良好的关系。

三、树立新的学生观,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必须树立新的学生观。学生观是指怎样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学生是发展的人、生动活泼的人、有尊严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发展的人是具有巨大潜能的,最好的教师就是把学生的潜能开发出来。发展的人又意味着是不成熟的人,他就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过错,教师就必须怀着一颗博大的爱心去关注他、牵挂他。学生与教师只有年龄、对知识掌握多与少的差别,在人格上是绝对平等的。根据新的学生观,构建新型的学生观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师生人际关系中否认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被动载体,这样的师生关系和学生观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阻碍了教育教学的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努力创造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和宽松和谐、教学开放、鼓励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激活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学习、展示自我的机会;要改革教学方式,营造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体验提供充分的空间,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多种途径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要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实践活动中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丰富情感体验,提高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认真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绪、思想动态和知识生成状况,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发展。

(二)尊重和信赖学生

过去,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现在教师是学生个性和谐、健康发展的促进者。这是课改赋予教师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也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名言的具体新解释,为此,教师在教学时,心中要有“人”,一不可对答错的学生轻易言“错”,不要轻易制造失败者,让学生保住自信;二不可发现答错就轻易“换人”,要努力成为促进者,让学生享受成功。实践证明,只有在学生不感觉自己是错误者或被辅导者的情况下,才会保持积极的心态、敏锐的感觉和清醒的头脑,与教师交流、互动互惠,迅速取得共识。三是教师不能随意责骂、谴责、讽刺学生,要改变以往命令式的、生硬的教育方法,要用商量、激励性的语言与学生交流。如:你同意吗?你还有什么补充等等。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以往有这样的现象,教师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关爱有加,而对学习有困难、思想品质不那么端正的学生只有批评与责怪。因此上课只提问好学生,给好学生很多机会,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很少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使他们觉得压抑,无形中压制了他们的发展,其实这样的学生,他并不是天生笨,只不过是这方面的潜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只有教师给他机会,鼓励他他是可以转化好的。

四、营造愉悦教学氛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心境

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情境,这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也是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手段。

1.尽量避免带着不良情绪进入课堂。美国心理学家吉诺特指出:“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是启发灵感的媒介。”可见,教师的情绪是营造课堂心理氛围的最关键的因素。教师带着良好的情绪教学,会让学生如沐春风,倍感温暖和振奋,使其保持一种主动积极的学习心态。教师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不愉快的事,应该努力调节心境,把不良情绪消除在课堂之外。

2.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切和悦纳,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有轻松感、安全感和归属感,形成和谐民主、充满人文气息的学习氛围。教师的民主态度、对教学的主动热情和对学生的理解关心,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中的愉快和满足。反之,师生关系的冷漠、紧张和对立,则会抑制学生智力的活动,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二)善待每一位学生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尤其要尊重智育发展迟缓的学生、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以及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因为这些看起来“比较差”的学生,最需要的就是爱心与尊重。

1.善待学习困难的学生

同一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倾向一般不会在同一水平线上,学习上肯定存在着上、中、下。其实学习不好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尊重与爱护,因为他们比学习好的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作为老师,一定要善待他们,真诚地向他们倾注情感,用爱心、善意去打动他们、启发他们、诱导他们,逐步增强他们的信心、勇气,并耐心细致地培养他们,让他们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和勇气,以使他们在学习上早日赶上其他同学,使他们都能亲自感受成功的喜悦。

2.善待犯错误的学生

学生是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误、难免会犯错误。教师一定要善待学生的失误、要善待犯错误的学生,给他们改正的机会。教育学生时,要力争不站在学生的对面,让学生怎样,不让学生怎样。而要力争站在学生的心理,站在其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

3.善待个性特别的学生

教师对于学生正当的爱好,都应给予肯定、鼓励,并加以重视和培养,实施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发展特长,开发学生潜能,因为爱好是一切发明创造的最直接的动力。在这一方面,我们一定创造条件,给学生多一片发展的空间,对于喜欢动手的学生,上课时可让他上台做实验;喜欢思考的学生,可在课外多提一些思考性强的问题;喜欢运动的学生,可以多组织一些体育比赛,让他们经历失败的磨练和成功的喜悦……二要精心培育,让学生多一份创造,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抓早、抓细、抓实,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多读课外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构建学生自主的课堂教学情境

民主平等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任何学科的教学,要想得到良好的效果,都离不开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而好的课堂教学环境的形成,必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氛围。如果我们的老师上的每一堂课,都摆着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板着一张脸走进课堂,势必使学生对你产生畏惧、反感的抵触情绪,甚至发展到讨厌你所教的课,看到你就烦。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建立平等的关系,用爱心感染学生,用真情换取信任,由权威型向民主型的师生关系转变。如果在学校里创造了一种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关系,教师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就能保证学生的心情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逐步形成进取、探索、创造性的学习品质。

教师对学生尊重了,教师与学生关系和谐了,学生自然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开启思维、开阔思路,掌握自主学习的主动权,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一场深刻的变革,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完成这一场变革的必要条件,也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为保障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本教学课堂教学之我见
教育教学理论部分
如何使对话教学更加精彩
后现代课程观与教师角色转变
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声音
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