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荆轲刺秦王,为何秦王拔剑三次都不能拔出宝剑?

       自从秦始皇完成了中华的大一统之后,秦朝成为中国的第一个统一的朝代。
       遥望秦朝这一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似乎有太多的历史之最,当这样的成就反映到铸造领域,我们不难发现秦剑乃是中国青铜剑铸造的最后一个巅峰。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大概无人不知,《史记》中对这段传奇的描写十分生动,同时引起了我们对其中一个细节的注意。
       刺客荆轲手持匕首攻击秦王的时候,秦王一边绕柱子躲闪,一边拔剑反击,但是拔了三次竟然没有拔出来。司马迁解释说,那是因为秦王佩带的剑太长了。
       在秦始皇陵兵马俑群中的一个重大发现证实了这一故事。考古学家们在俑坑中发现了一批长约八九十厘米的柳叶状长剑,这些长剑又细又尖,千年之后仍不失锋利,令人叹为观止。
       要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其他诸侯的宝剑仅有五六十厘米长,如果再往前追溯的话,剑的长度就更短了,秦人又何铸造这一批长剑呢?

(图片源于网络)

       在铸剑的过程中,剑身的质量优劣与熔炼时加入的金属含量息息相关。在铸造青铜剑的时候,如果向铜中加入锡的含量不够,则剑身就会太软;如果加多了锡,剑身则会变得又硬又脆,因此铸剑时加入锡的含量是很不好把握的。
       可喜的是,铸剑工艺在秦国得到了很大发展,秦人在铸剑的时候,加入的铜锡配比恰到好处,使得铸造的宝剑钢性和韧性兼备,攻击性也大大提升了。
       铸造技术的进步为剑的加长提供了客观条件,秦人在不断的战斗中也发现了长剑的优越之处,那就是长剑更有利于刺杀敌人,具有更大的杀伤力。这大概也是促使秦人不断钻研铸造工艺的重要原因。
       不管怎样,秦剑的加长的确对秦国在战争中的节节胜利帮助颇大。虽然这些长剑曾充当了残酷战争中的工具,而如今却只能静静地躺在博物馆中,接受人们的观赏,让人想起那段争霸的岁月。
       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

“在历史的长河里,有我们祖先的智慧,透过历史看人生,你的人生你做主”,谢谢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始皇为何剑不离手?
兵马俑出土,或揭开秦剑长度之谜:怪不得荆轲能追杀秦始皇!
秦始皇遇刺拔不出剑,剑有多长?兵马俑出土的一把青铜剑给出答案
秦始皇在被荆轲刺杀时,为何长时间拔不出剑?可能与这个原因有关
青铜器|带你走近秦国的“大橙武”——青铜剑
荆轲刺秦时秦王为何拔不出剑?专家:并不只是因为剑太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